
+++
多倫多地區一名16歲孩子急病到醫院急診,結果從晚上10點等到第二天6點多才看到醫生,隨後就器官衰竭而死,父母崩潰,起訴醫院和工作人員,為兒子討回公道。

2024年2月初,一場偏頭痛讓16歲的芬利·範·德·沃肯(Finlay van der Werken)無法上學。
母親Hazel說,芬利生病的時候,這種情況有時會發生。當芬利的病情惡化了,海澤爾決定帶他去奧克維爾特拉法加紀念醫院(Oakville Trafalgar Memorial Hospit)。
“他痛得哭個不停,看著我,好像在說要去個什麼地方似的,”母親說。“看得出來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他知道自己情況不正常,所以我開得飛快。”
“到了醫院,我把車停在急診室門口,然後我們一起跑了進去。那裡人太多了,走廊兩旁都擠滿了人。我們坐下來,芬利就一直哭個不停。他從來不會因為痛得哭。如果不是真的有急病,他絕對不會那樣。”
Hazel說,儘管他告訴護士兒子情況不太好,但他還是在急症室裡等到通宵都沒看到醫生。
律師Meghan Walker在查閱醫院記錄時表示:“芬利大約在晚上10點整被分診,直到早上6點22分,他才真正被醫生診治。”
母親回憶道:“我凌晨三點去的時候,他們說,‘嗯,我們只有一個醫生,但四點會有另一個醫生過來,我不知道那個醫生在哪兒,’”。
第二天早上,芬利就診時,醫生說他“患有敗血症/肺炎,伴有缺氧,病情急性惡化的風險很高”。
律師表示,醫院記錄顯示,他的血氧水平整晚都在下降,這也令人擔憂。
“看著螢幕上顯示的是他的血氧飽和度,我記得我當時跟芬利說,‘我們必須得把它升上去。’”母親說。
“那時他的呼吸已經很淺了,他說,‘我做不了深呼吸。太疼了。’我說,‘你得試試,你得試試。’”
芬利最終需要插管。醫生決定將他轉送到多倫多SickKids病童醫院。但在此之前,他心臟驟停了。
索賠宣告中寫道:“導致他心臟驟停的原因是敗血性休克和肺炎。”
但是,工作人員告訴孩子父母,芬利的器官功能正在惡化,繼續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被認為是“徒勞沒用的”。
“我們不得不做出決定……停止芬利的生命支援,”母親淚流滿面地說。父親GJ補充道,“否則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兒子會醒來,然後在劇痛中死去。”

芬利去世後,父母說,他們與醫院工作人員見面,回顧了發生的事情。
“他們並沒有說他們錯了,”母親說。“但他們承認,如果芬利早點就診,結果可能會不一樣。”
Global News新聞聯絡了醫院尋求評論。
荷頓醫療系統(Halton Healthcare)的官員在一份書面宣告中表示:“我們堅定地致力於透過旗下三家醫院(奧克維爾特拉法加紀念醫院、Milton醫院和Georgetown 醫院)以及我們的社群門診,為所服務的社群提供高質量、富有同情心的醫療服務。”
芬利的家人隨後提起訴訟,部分指控醫療團隊未能對芬利進行監護,未能制定適當的治療方案,也未能告知其家人其真實病情。
此案的首席律師梅根·沃克 (Meghan Walker)說:“專家們非常明確地表示,芬利的病情是可以治癒的,如果他及時得到治療,我毫不懷疑他今天還會活著,我認為這是我的客戶最難接受的事情。”
“他被列為第二高級別的分診(triage)。指南規定,95% 的情況下,患者應該在 15 分鐘內就診。”
醫院表示,他們正在進行改進,以更密切地跟蹤資料,完善值班覆蓋標準、協議以及其他工具和工作組,以改善患者流量和溝通。
在7月18日釋出的最新訊息中,他們指出,已於2024年秋季成立了“住院時間委員會”,並於2025年7月1日啟用了“指揮中心”,旨在幫助改善急診科的流量。
但範·德·沃肯一家希望提高公眾意識,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我們感到失望,現在的醫療系統讓我們無法再信任了,”父親GJ說。
“我們覺得我們需要替芬利站出來,為他發聲,告訴他們我們能做些什麼,”母親說道。“我們經歷了這場悲劇,並且每天都在經歷著這樣的悲劇。我們可以選擇保持沉默……但如果不講述這些故事,就沒有人知道。”
“如果不講出這些故事,又怎麼會帶來改變呢?”
家人希望他們的悲劇能夠激發人們重新努力,改善安省醫療保健系統的不足之處,並呼籲省議員、衛生廳重視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296590/ontario-family-sues-hospital-staff-sons-death/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