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溺愛」里長大的女兒,進了全球第一獸醫學院

作者:卷卷兔
本文來源:公眾號“穀雨星球”ID:guyujihua2021
最近有幸在朋友圈見證了一場夢想的實現——
一個從3歲起就愛上小動物的女孩Jessie,在從小很少上補習班、無夏校、無競賽的背景下,包攬全球專業排名第一英國皇家獸醫學院錄取和第二的加州戴維斯獸醫學院的錄取。
在寵物經濟成為風口的當下,這一步踩中了時代的脈搏:
這兩所大學不僅就業率還高達99%,在多項調查中畢業薪酬也越來越高。
中國孩子去國外讀醫學院本來就很難,獸醫也是如此,每年能被錄取的孩子一隻手都數得過來,錄取率極其低。
舉個例子,孩子要去新加坡或香港參加面試,現場有十幾個老師,參加面試的學生才20多個,包括一個小組面試,六次一對一面試,一共7關,相當「魔鬼」。
所以,「為什麼要讀獸醫」、以及「為什麼能被錄取?」成為Jessie和媽媽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這一期#100箇中產媽媽的故事,我們從一個媽媽陪著女兒逐夢獸醫的成長故事切入,抓住了不確定下養育孩子最大的風口。
Jessie媽媽是穀雨星球最早一批忠實讀者,在她焦慮的時候,從過往文章和活動得到了一些力量。於是,她很願意成為了過來人分享自己的故事,群裡家長也聽得很感動,文末有直播預告。(*本文以Jessie媽媽第一人稱講述)
一個「溺愛」的媽媽
在很多人眼裡,我可能都是「溺愛」孩子的媽媽。
Jessie在一個眾所周知很卷的學校「深國交」讀書,申請時候,同學都會選好幾個專業,然而Jessie卻只願意選獸醫。
當時就有朋友勸我:「排名第一的獸醫學院很難申的,萬一失利連後路都沒了。我們先用一個冷門專業進個好點的大學,以後再轉專業。
小孩子的熱愛隨便聽聽就可以了,上個好大學要緊,不用太由著他們來」。
這些勸告都是好心,而且身在最卷的國際高中之一,不焦慮不可能。但我還是頂住了這份壓力,沒幹涉女兒專業選擇。
這跟我本身的經歷有關。
我是一名青少年的心理老師,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旦認準了什麼,家長就很難掰回來。而且也許更看中的是大學名氣大不大、畢業後賺錢多不多,但孩子更需在乎的是大學這四年自己會不會開心
就像有些孩子,讀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名校,但狀態非常好,很享受大學生活,還談了戀愛,有了很多好朋友。我也遇到過一些學霸,永遠年級前幾,但心理問題出現的機率很大,有的甚至抑鬱休學了。
■瞭解青春期孩子的發育變化,這幾本書都可以幫到大家
這些孩子的故事特別讓人遺憾,也讓我們更為堅定:大學offer不是一個教育的終點,它只是孩子開啟一段人生的起點,這個關鍵的選擇權應該交給他們。
可能很多家長會問,你怎麼確定他們就能選對?
我的一個心得就是,我並不是由著孩子來,而多暗中觀察孩子我就是花了很多時間旁觀,才反覆驗證了3件事:
1、她真的熱愛動物
2、她有能力克服獸醫專業長時間的苦和累
3、她能從這件事中獲得幸福感
很幸運,Jessie對小動物的熱愛是從很小就顯露出來的。
最開始是一兩歲,在小區遇到小狗小貓,她從來不害怕,會主動和它們去玩。甚至蟲子、蛇、蜥蜴,她都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有興趣去了解。
三歲剛上幼兒園,老師問孩子們「長大想做什麼」,她想都沒想就說「我以後要做獸醫」。那是十幾年前,獸醫比不上老師、科學家光鮮,所有人聽完就哈哈大笑。
當時我也沒太當回事,只是以為像其他孩子一樣喜歡小動物,慢慢就會轉移興趣。
直到一年級時我們家養了一隻小狗,從它來家裡第一天起,它的吃喝拉撒都是Jessie在操心,小狗的任何變化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家裡的小狗是Jessie的好玩伴
有一天她急匆匆跑來和我說,小狗生病了,要快送它去醫院。但我沒看出小狗有什麼異樣,Jessie卻一直堅持,「小狗今天眼神無光,無精打采,還有輕微顫抖,肯定不正常,一定要儘快去醫院」。
於是,我們帶了小狗一起去了醫院,檢查果然發現,原來是小狗吃了鐵絲出現了腸胃出血,幸好及時就醫得到了處理。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也很大。
我看不出小狗有什麼毛病,當時要去檢查一次花了幾千塊,不是一筆小錢。我看到她很焦急,第一想法是不要以成年人的口吻澆滅她的好奇,才救了小狗,也呵護了她的熱情。
如果孩子一次被父母拒絕,可能就再沒有下一次了。
■愛著世界上所有小狗
讓興趣迴歸生活
我跟所有媽媽一樣,都想過,既然她這麼喜歡動物,想做獸醫,那是不是可以提前用自然、生物的知識和專案好好培養一下?
但轉念一想就趕緊放棄了這個念頭。
我見過很多家庭,孩子一齣現興趣的小火苗,家長馬上就找資源、找老師報班,「強火猛攻」下動力一下子從孩子轉移到家長身上去了。
所以,我們還是選擇了讓興趣迴歸生活,前提是給孩子留出「生活的時間」。
我買了很多動物相關的書籍繪本,Jessie最喜歡的一本特別厚的《世界名犬》,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對幾乎所有犬類的品種、生活習性如數家珍,越看越感興趣。
一到週末和假期,反正我們也沒上培訓班,我們就索性辦了連續多年的動物園年卡,一有時間就去,到後來Jessie就像是定期探訪老朋友一樣,對裡面的小動物們產生了感情。
長假去別的城市和國家旅遊,第一個去的也是當地動物園。在這個過程中,Jessie也瞭解到了不同地區的地理和物種差異。
滿打滿算,去動物園的次數至少有幾百次

時間久了,Jessie會很在意動物們的生存狀況。她有一次心疼地和我說,北極熊身上很髒,沒人幫它及時清理,那麼大的身軀住的地方卻很小。
看到動物表演,她也會拉著我們走,不願意看到動物們按照人的喜好做動作。
因為從小照顧小狗,她還想體驗跟大動物打交道是什麼感受,於是,她還去報名了馬術。
每週去上課,她都像去見好朋友一樣開心,會細心裝上馬鞍,給馬喂胡蘿蔔,連清理馬蹄這些其他小孩不願意做的粗活兒都搶著幹。這樣一來,她也學會了如何與大型動物相處。
如果說這時候Jessie對動物的喜歡,上升到了一種深度的共情,那麼高中發生的一件事,更讓我確定,她身上還有一種天然的使命感,可以拋下一切顧慮去救助困境中的動物。
10年級暑假的時候,她參加了一次去陝西的朱䴉保護專案,回家後,她對鳥又產生了極大的喜歡,就請我再給她買一隻鸚鵡來養。
我們去了花鳥魚蟲市場,店鋪裡擠擠挨挨的一堆籠子,每個籠子裡又擠著一群鸚鵡,導致大多數的鸚鵡生存狀況並不好,有些明顯是生病的,還有一隻因為打架,脖子上的毛都被扯禿了一大塊,怯生生待在角落裡。
店主推薦我們買一隻叫得活躍的,但Jessie不願意,她一定要把受傷的那隻買回家。對方特別不理解,別人都買生龍活虎的,病懨懨很快就死了,從來都沒有人要。
Jessie就說,「正是因為它生病了,所以我才要買它。因為它最後的結局只能是被放棄,如果我買回去,或許還可以救活」。
■Jessie給鸚鵡細心搭好了生活環境
我知道她想做的事情一定就會做到,也沒有阻攔,就付了錢。而店主一邊嘟囔著「這個小孩太奇怪了」,一邊把鸚鵡給我們。
回家後,Jessie馬上去查資料該如何護理受傷的鸚鵡,還從網上諮詢獸醫,只要看到哪裡有人推薦好用的藥,她都統統買回來,每天按時按點精心護理小鸚鵡。
但不到一個月,這隻鸚鵡還是死了。看到Jessie傷心的樣子,我決定趁機打一個「預防針」:
「如果你未來要做獸醫,可能就會經常面臨小動物的生離死別,也會有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救不回來的可能。你真的確定還要做獸醫嗎?」
她卻說,「我更想做獸醫了。我之所以現在幫不到它,是因為我沒有專業的知識,從網上東找西找浪費了很多時間。如果我有這個能力,就能救它了」。
■悄悄觀察孔雀
無競賽無夏校在做什麼?
高中時,她進入了深國交,壓力一下子上去了。
身邊同學幾乎都是初中時各班最優秀的孩子,Jessie發現自己要很費勁才能學會的有些東西,人家輕輕鬆鬆就完成了。
她也非常努力,但也從沒上去過年級排名光榮榜。可想而知,這裡的牛娃有多少。在這個的環境中,她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仍然堅持自己的熱愛,沒有被打倒。
她熱愛閱讀,語言能力強,就連我都以為她一定是個文科生。而要想讀醫學,就必須硬啃不擅長的生物和化學
尤其是化學這個她眼裡的「老大難」,硬著頭皮學,沒想到老天也獎賞熱愛,過了一學期,遇到了一個特別好的化學老師,化學竟然還成為了她最喜歡的一門科目,這樣的轉變真是印證了什麼叫做「真愛無敵」
只要一個孩子有熱愛的東西,有強烈的慾望去實現它,就一定能想辦法去解決。

■Jessie小學時的作文:「人只要有了理想,就會為它全力以赴」
因為有堅定的目標,在身邊同學都在打競賽、做科研和補學科的時候,Jessie連續花幾個長假去動物醫院實習
很多人會問,這樣的資源哪兒找?我們太習慣給孩子安排好一切了,但我想起一位老師說的話:「不如讓孩子主動發個郵件、發個公眾號和小紅書聯絡下。」
對Jessie來說,她覺得和動物打交道,就是一種學習之外的放鬆和治癒,而且她迫切想體驗獸醫的工作日常到底什麼樣的,好不容易也申請上了一家動物醫院的打雜實習生涯。
我也藏了個小小的私心,想最後一次驗證她到底是否適合學獸醫,畢竟喜歡動物和給動物治病是完全兩碼事。
我記得我們第一天去報到,就有一條大狗排洩在了門口,工作人員迅速默默做了清理,我就知道這將來也是Jessie的工作,暗暗擔心她能不能勝任。
她給生病的動物清理身體、餵食、陪玩、處理排洩物,她都完全沒覺得麻煩或不適,反而幹勁十足。甚至觀摩手術,她也沒覺得血腥,看到了醫生不慌不忙,冷靜沉著地處理了動物的病灶,解決了它們的痛苦,這讓她更加佩服獸醫了。
■皇家獸醫學院也有夏校專案,學生可以在醫院體驗真實的獸醫日常
Jessie還和我分享,獸醫不僅是掌握專業知識的人,對動物的愛和同情是支援他們走下去的最大源泉。
曾經有一次,有主人不願意花錢給小鳥打麻醉,覺得忍著點無所謂。但一位醫生不忍心看著原本就生病的小鳥痛苦,自己默默把麻醉的錢墊上了。
Jessie看在眼裡,和我說:「媽媽,我覺得做獸醫要比做人類醫生還要難。因為人類會表達哪裡不舒服,小動物說不出來,主人也不一定懂,非常依賴獸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做一名優秀獸醫非常非常難,但做好了就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
她的這份領悟,連醫院的院長都覺得「觸及了獸醫的核心」,還誇Jessie是「學獸醫的天選之人」,讓她高興壞了。
而我也徹底放下心來,既然嚐遍了這個職業背後的酸甜苦辣之後,依然決定往前走,那我做媽媽的無論如何都要堅定支援她。
成為獸醫的第一步
哪怕做好了準備,我們還是被獸醫的難度嚇到了。
國際生申請海外大學的獸醫專業其實是很艱難的一條路。美國本科沒有醫學,只能報動物科學;而英國本科能學獸醫,國際生需要去爭奪剩下的不到10%名額,競爭激烈。
而且報獸醫的女生多,為了性別平衡,同等條件下大學更可能錄取男生。
選校時,她自己在網上搜索「全世界最好的獸醫學校是哪所」,看到排名第一第二的是英國皇家獸醫學院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她就向我們宣佈:「這兩所是我的夢校了!
我和她爸爸當面給予了大大的鼓勵,但私下還是覺得驚訝:「天吶,她一上來就把目標定得這麼高,壓力會不會太大?」
我們都屬於「中等就好」的家長,深知尖子生是很辛苦的一條路,為了一直保持高位,孩子都必須給自己持續加壓。
我還勸Jessie,不一定非得去名校。澳洲也很好,勝在物種多、環境好,一樣可以學出來做一名優秀的獸醫。哪怕在深國交,大家不太看得上去澳洲留學,但未來的路是自己走的,我不在乎。
最終我還是憑著對女兒的瞭解,索性放開手腳,相信她對自己的判斷。
■英劇主角也畢業於這裡。
獸醫學院的錄取除了看硬性的成績,特別看重申請者自身和動物相處、工作的經歷
這幾年大考洩題、背景造假等問題頻出,面試環節更受重視,如果申請人口中的「熱愛」無法透過招生官的細細盤問,一定會被刷下去。
英國皇家獸醫學院的申請,說是「車輪戰」也不為過,提交申請後需要在5天內完成一份補充文書,進一步考核學生與學校的匹配度,再給透過的學生髮面試邀請。
等待郵件的日子是很煎熬的。Jessie也會一遍遍重新整理郵箱,一邊看著朋友圈裡同學們被夢校錄取,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努力,擔心是不是還沒被學校看到。
收到面試邀請後,Jessie都在為面試準備,讀了800頁的一本專業書,還找了相關人士做模擬面試。
面試當天只有20多個學生,學校卻來了十幾位老師,足以見得重視。每個學生都要參加一個小組面試,以及六個一對一面試,足足七關。
考核的問題覆蓋範圍很廣,學術的、專業的、情商的、應變能力的,甚至有的題目很古怪刁鑽。多虧了Jessie有幾乎15年的與動物相處經歷,無論從日常還是專業度,都接住了老師的問題。
走出考場後,她只給了兩個字:還行。所有能做的我們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給老天了
■把大學教材啃了一遍
收到offer是20多天後的一個深夜,Jessie像往常一樣在重新整理郵箱,忽然大叫一聲,手機一扔,跑來沙發上抱著我大哭。
我還有點犯怵,到底是錄了還是沒錄?我也不敢問,哭了一會兒她才興奮地告訴我:「媽媽,我被錄取了!
兩個人擁抱著又哭又笑,顧不上滿臉的涕泗橫流:「媽媽早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教育學裡有個理論「高峰體驗」——
付出巨大心力、抱著極高期待後,夢想實現的那個多巴胺爆棚的瞬間,會被孩子們牢牢記住,在人生低谷時候,撐著往前走。
從女兒3歲到17歲,我身為一個「溺愛」的媽媽,觀察、陪伴著一個小生命去找到並實習自己的天命所在,也是我最大的幸運。
拿到錄取後,我常聽見有人說,你們現在正好踩中了寵物經濟的風口。我們從沒這麼想過,十幾年前,她立下獸醫志向時,還是一個並沒有什麼前途的職業。
對父母來說,觀察、驗證、呵護孩子發自內心的熱愛,讓興趣迴歸生活,不管外部環境怎麼變,不管去哪兒,不管做什麼,她一定會牢牢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
或許,這才是教育最大的風口。
■最後感謝Zoomin的老師和穀雨星球,焦慮時代下敢讓孩子有空間做自己,有術又有道,一起成長。
本文授權轉載自“穀雨星球”邀你一起做內卷下的教育長期主義者
▼精英說今日影片推薦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