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狄德羅
日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金煒,履新航天科工集團黨組副書記、董事。
公開簡歷顯示,金煒曾任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國家電網副總工程師兼裝置管理部主任等職。2023年1月,金煒入選“2022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勞動模範”名單。2023年2月,金煒任國家電網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中堅力量,航天強國建設和國防武器裝備建設的主力軍,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併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9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改制並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2025年3月19日,金塔縣集中開工21個專案,總投資90.5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8.2億元,涵蓋航天航空、新能源、農林水利及生態環保等領域。其中,航天航空產業專案新增12個,總投資10.97億元,包括“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精神”研學培訓中心、商業航天測運控指揮中心及資料應用、天兵科技科研基地及發射指揮中心、G213線火箭轉載道路改造等專案。這些專案對培育新質生產力具有重大意義。
金塔縣火箭總裝測試廠房建設專案施工現場繁忙,該專案是航天航空產業園的重點實施專案之一,計劃新建火箭總裝測試廠房及附屬配套工程。近年來,金塔縣依託商業航天的優良基因,規劃建設航天航空產業園,涵蓋科研生活服務保障區、生產性配套服務保障區、文旅融合產業區和高新農業產業區四大功能區。今年,金塔縣搶抓國家航天戰略機遇,全力推動商業航天全產業鏈佈局,加速推進重點專案建設,形成了熱火朝天的發展局面。

2025年3月14日,位於鶴壁衛星智造產業園的天章衛星智造基地內,首顆“鶴壁造”衛星的核心載荷裝配完成。目前,基地正在推進4顆新型雷達遙感衛星的研製工作,其中1顆核心載荷已裝配完成,其餘3顆正在加緊裝配,計劃於第三季度完成總裝測試並交付發射。
這批衛星採用合成孔徑雷達(SAR)技術,具備全天候對地觀測能力,可實現亞米級高解析度成像,資料獲取效率較傳統光學衛星提升5倍以上。它們將採用“單星執行”模式,透過軌道面相位差設計實現全球分鐘級重訪,特別適用於救災快速響應。這4顆衛星是“女媧星座”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將形成全球最大的雷達遙感衛星網路。“女媧星座”計劃分兩期部署114顆衛星,一期54顆、二期60顆。鶴壁研製的這4顆衛星發射後,將使“女媧星座”在軌雷達遙感衛星數量達到20顆,進一步提高重訪頻率,支援國土資源、地震監測、防災減災等應用需求。

3月15日,美總統特朗普簽署《2025年全年持續撥款與延期法案》,為國防部研究、開發、試驗與鑑定(RDT&E)撥款1410億美元,較拜登政府申請額減少20億美元,較2024財年減少70億美元。該資金將重點投入人工智慧、太空、可再生能源、高超聲速、生物技術、量子等關鍵領域。美陸軍、海軍、空軍和太空軍分別獲得143億、260億、468億和186億美元的RDT&E資金,國防部機構將獲得352億美元RDT&E資金,其中3.5億美元用於作戰試驗與鑑定。
SpaceX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星艦基地2號發射臺西側導流槽專案正在緊張施工。該專案是星艦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引導星艦超重型火箭33臺V3猛禽發動機產生的超過8200噸推力及高溫尾焰,保護髮射塔和周邊設施。2025年3月18日晚9點開始,持續約25小時的混凝土澆築工作,動用350輛次卡車,每小時約30輛車進場。工程採用高強度鋼筋與特製耐熱混凝土,結合先進冷卻和排水系統,汲取了星艦基地1號的經驗教訓,相比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導流槽,針對更高推力和快速重複使用需求進行了最佳化。導流槽完工後,將為星艦頻繁發射測試提供保障,推動SpaceX向常態化航天發射目標邁進。

Pixxel公司的Firefly高光譜衛星於2025年1月15日搭乘SpaceX的Transporter-12發射入軌,首批三顆衛星已成功完成除錯並回傳影像。這些衛星以5米空間解析度、40公里幅寬和150多個光譜波段進行成像,首批影像展示了印度恆河、塞內加爾薩盧姆河三角洲、印度孫德爾本斯紅樹林等地區,能夠揭示土壤溼度、植被健康、海岸線變化等細節,對生態監測和資源管理意義重大。Pixxel計劃到2026年部署全規模高光譜星座,2025年中期前再發射三顆衛星。Firefly衛星的成像能力在空間解析度、光譜解析度和幅寬等綜合指標上處於領先水平,其資料可用於檢測大氣汙染物、農作物疾病預警等,為地球觀測和環境保護提供重要支援。
3月18日,德國薩爾航天公司(Isar Aerospace)宣佈,已獲得挪威民航局(CAA)頒發的發射許可證,計劃最早於3月20日從挪威安多亞發射場進行光譜火箭(Spectrum)首次發射。這將是歐洲境內(不包括俄羅斯)進行的首次垂直髮射。

此次任務名為“全系統驗證”(Going Full Spectrum),未搭載有效載荷,旨在全面測試火箭的元件和系統的可靠性。該火箭低軌運力為1噸,此前已完成火箭一級和二級靜態點火測試。

威爾士太空初創公司Space Forge獲得英國民航局批准,將發射其首顆太空製造衛星ForgeStar-1。這顆衛星預計今年發射,旨在利用太空微重力、真空和極端溫度等獨特條件製造地球上難以生產的材料,如半導體晶體。Space Forge的執行長Joshua Western表示,太空製造的半導體在熱導率和電子遷移率方面有顯著提升,能減少尺寸、重量和功耗限制,同時提高效能和裝置壽命。此外,該公司還計劃透過太空製造滿足全球對半導體的高需求,抓住經濟機遇。ForgeStar-1配備了可重複使用的Pridwen隔熱罩,用於降低未來任務成本,此次任務將測試其在軌機械效能。此前,Space Forge的首顆衛星ForgeStar-0因火箭故障未能成功入軌,但公司並未氣餒,而是進一步最佳化技術,為此次發射做好準備。

3 月 18 日,小米集團釋出 2024 年第四季度以及 2024 年全年業績。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個人微博表示,這是小米史上最強財報。
從 2024 年第四季度來看,小米集團首次實現單季度營收破千億元,達 1090 億元,同比增長 48.8%,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強勁增長。經調整淨利潤 83 億元,同比增長 69.4%。
2024 年全年,小米集團營收 3659 億元,同比增長 35%;經調整淨利潤 272 億元,同比增長 41.3%。
小米汽車業務同樣超預期。2024 年全年,小米智慧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 328 億元,2024 年交付新車 136854 臺,連續 5 個月單月交付超 2 萬臺。小米集團將小米汽車 2025 全年交付目標提升至 35 萬臺。

據蔚來官方披露,3 月 17 日晚,蔚來與寧德時代在福建寧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此基礎上,雙方將進行資本合作,寧德時代正在推進對蔚來能源不超過 25 億元的戰略投資,進一步鞏固雙方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將支援蔚來換電網路的發展,蔚來公司旗下 firefly 螢火蟲品牌後續開發的新車型將適時匯入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標準和網路。雙方換電網路將採用「雙網並行」模式,共同為換電車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換電體驗。
雙方還將聯合推動換電技術國家標準的制定和推廣,促進跨品牌、跨車型電池相容;共同構建「電池研發-換電服務-電池資產管理-梯次利用-材料回收」全生命週期閉環,助力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安全降本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高階副總裁沈斐與寧德時代換電業務總經理楊峻代表雙方簽約。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 李斌與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曾毓群現場見證。
谷歌 3 月 18 日宣佈,將以 320 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方式收購總部位於紐約的雲安全初創公司 Wiz,交易金額可能會根據最終結算進行調整。交易完成後,Wiz 將加入谷歌雲。
此次收購是谷歌雲在人工智慧時代對兩大快速增長趨勢的投資:提升雲安全能力以及支援多雲環境(即使用多個雲服務提供商)。網路安全和雲計算都是快速發展的行業,擁有廣泛的技術解決方案。隨著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和雲服務的普及,客戶面臨的網路安全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網路安全在抵禦新出現的風險以及保護國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谷歌稱,Wiz 提供了一個易於使用的安全平臺,能夠連線到所有主要的雲服務和程式碼環境,幫助防止網路安全事件的發生。從初創企業到大型企業,再到政府和公共部門機構,各種規模的組織都可以使用 Wiz 來保護其在雲端構建和執行的所有內容。Wiz 是一個創新的行業領導者,持續推出新產品並獲得廣泛採用,推動了業務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在過去 12 個月中,該公司開始提供新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類別。
谷歌表示,谷歌雲在雲基礎設施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擁有深厚的 AI 專業知識以及行業領先的網路安全創新記錄。將谷歌雲的這些優勢與 Wiz 結合,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 Wiz 的解決方案的質量和可擴充套件性,從而惠及所有主要雲服務的客戶和合作夥伴。
>End
>>>
太空與網路綜合轉載。來源:參考訊息、光明網、國際火箭發射、國際航天愛好者、微視航天。
支援保護智慧財產權,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