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選務處尚未完成點票,但是逐步拉大的票數差距足以讓市議會議長布里德(London Breed)穩操勝券,成為舊金山第45任市長。布里德的當選,也將創下舊金山首位民選非裔女市長的歷史。
布里德向民眾揮手。 (記者李晗/攝影)
票數曾經一度領先的裡諾(Mark Leno)13日承認敗選,並恭賀布里德(London Breed)當選。
舊金山市長候選人裡諾下午1時在自己經營的列印店內召開發佈會,承認敗選,同時表示已經致電布里德祝賀。
布里德贏在哪裡?
最主要的是,她贏在得到廣泛的支援。
這可以從兩名進步派裡諾和金貞妍(Jane Kim)聯手競選得到證明;「諾金組合」在選前一個月宣佈聯手競選,呼籲各自的支持者將「第二選擇」投給對方,這個策略差點讓裡諾當選,因為上週二投票日當晚開票顯示,布里德的「第一選擇票」以36%領先裡諾的26%,但計算第二和第三選擇的票時,金貞妍77%選票的第二選擇都是給裡諾的,因此直接導致裡諾的得票從落後10個百分點變為領先1100票。

選前一個月,裡諾和金貞妍聯手呼籲支持者把「第2選擇」投給對方;該策略讓裡諾的得票率一度領先布里德,差點讓「裡金組合」贏得市長寶座。 (Getty Images)
但舊金山基本上是一個以溫和派為主的城市,支援溫和派的選民總數一直超過進步派,這是為什麼過去26年的市長都是溫和派(包括李孟賢、紐森和勃朗),而不是進步派(左派)。
這次市長也不例外,布里德的選票落後數天後,終於反超,理由很簡單,因為自上週二金貞妍大量選票匯給裡諾之後,剩下未計的9萬票,都是還有三個選擇的選票,這些票對溫和派的布里德有利。
開票資料顯示,得票第四、第五的阿里奧圖和李愛晨,她們選票的第二選擇,也是多數匯給了布里德,分別為6000票和2700票,反映出溫和派的布里德得到較廣泛的支援。
這次布里德獲勝,對舊金山來說,也很重要。
為什麼?
因為如果由「裡金組合」當選,再加上市議會也由左派佔多數(現在的市議會進步派佔五票,但進步派剛剛贏了第八區的補選,所以在市議會變成為六票多數),那就會變成為府會都由左派主政,26年沒有出爐的左派政策,就可能空群而出。
布里德競選時,一直說要走李孟賢的團結兩派路線,這是對的,也是她贏得多數人支援的最基本原因。展望未來一年半,布里德如果真的能夠團結兩派,爭取施政共識,只會對舊金山有利。(作者為世界日報編譯主任邱鴻安)




● 面對市長選舉的候選人相繼承認敗選和宣佈勝利,選務處處長艾茲(John Arntz)拒絕在當前的情況下確認任何的選舉結果,因為尚有票數未有點算……
● 華埠╱北岸區市議員佩斯金已在市議會提案,全面禁止大麻店進駐華埠,但舊金山市規畫局主張修訂法案內容,將禁大麻店提案的有效期改為只有兩年。
● 治安狀況一向良好的Campbell近日傳出深夜持槍搶劫,受害者為27歲華裔青年蘇柏詮(Eric Sho),他不僅手機、錢包被搶走,還被歹徒用槍托打傷頭部,臉部、腹部也有挫傷、瘀傷,身心受創,「我住的社群很安全,這類案件很少發生,真的太突然了。」
● 位於矽谷心臟的巴洛阿圖,市中心一棟六層樓的老舊但租金較低的公寓,已被地產商買下;地產商要將公寓改建為豪華旅館,已經向公寓內的75戶發出搬遷通知書。
● 聯邦政府住房與都市發展部(HUD)部長卡森(Ben Carson),前不久建議將聯邦資助的低收入住房租金增加20%。若建議在國會透過,奧克蘭有數千低收入者可能失去住房,並面臨無家可歸。
掃描以下二維碼下載【世界日報】手機APP,閱覽新聞詳情


灣區世界日報官方公眾號
每日推送最新灣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