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死!中國大媽出國怒砸海關,當場大哭暈倒,行李箱中竟被搜出這些東西…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出國學習、工作和旅行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無論是年輕的留學生、中年商務人士,還是退休後想要環遊世界的老人,機場成了他們通往世界的起點。
然而,不同文化背景和習慣的碰撞,也讓機場成了“囧事”頻發的地方。
在澳大利亞,有一檔名為《邊境觀察》的真人秀節目,專門記錄各國旅客在機場入境時的種種表現。
節目組在悉尼國際機場的入境大廳設定了隱蔽攝像頭,捕捉那些因為不瞭解規定或文化差異而鬧出笑話的旅客。
1
中國大媽怒砸澳洲海關,氣勢逼人
這天,悉尼國際機場的入境大廳一如既往地繁忙,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拖著行李,匆匆走向海關檢查區。
在這人群中,一位中國大媽格外引人注目。她戴著一個粉色的大帽子,手裡拿著一個大袋子,臉上寫滿了疲憊和不耐煩。
她剛剛從中國飛回澳大利亞,準備和家人團聚,行李裡裝滿了從家鄉帶來的食物和水果——這些都是她精心挑選的禮物,準備送給在澳洲的朋友和親戚。
然而,她並不知道,這些充滿心意的禮物,即將引發一場“風暴”。
當她的行李透過X光機時,海關工作人員皺起了眉頭。
螢幕上清晰地顯示,她的行李箱裡裝滿了未經申報的食物和水果。工作人員禮貌地請她到一旁接受進一步檢查,並叫來了一位中文翻譯。
工作人員開啟她的行李箱,並請翻譯人員告訴大媽,這些都是水果,是需要申報的。
翻譯員對大媽解釋道:“這些食物和水果都需要申報,因為它們可能攜帶病蟲害,對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大媽一聽,頓時急了:“這些都是我拿來送人的!又不是賣的,為什麼要申報?”
工作人員耐心地解釋,這是澳大利亞的法律規定,所有入境旅客都必須遵守。然而,大媽的情緒越來越激動。當她看到自己的行李被一件件拿出來檢查時,終於忍不住爆發了。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我都等了這麼久,到現在還沒出去!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她一邊大聲抱怨,一邊揮舞著手臂,甚至開始朝工作人員撒潑。
工作人員試圖安撫她,但大媽的情緒已經完全失控,甚至還趴在那裡突然大哭起來。
就在場面陷入僵局時,大媽突然冷靜下來,徑直衝向出口。工作人員嚇了一跳,以為她要強行離開,連忙追了上去。然而,大媽只是跑到接機區,大聲喊來了她的丈夫。
然而,大媽的情緒並沒有因此平息。她突然抓起行李箱裡的東西,一件件砸在地上,嘴裡還不停地罵罵咧咧。
丈夫則向工作人員解釋:“她只是不高興,覺得你們把她的東西弄亂了。”
最後,工作人員決定將未申報的食物和水果全部銷燬,並且她需要支付340澳元的罰款。
“什麼?340澳元?我沒錢!”大媽瞪大了眼睛,轉頭看向丈夫。丈夫也搖了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最後,他們只能打電話給兒子,讓他趕來支付罰款,老兩口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走了。
2
情有可原還是罰太輕?
在評論區,我們看到了幾種很有意思的觀點。
有網友就表示,在國外撒潑是最沒用的,撒潑只會更丟中國人的臉。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悉尼機場的海關大廳裡,人來人往,各國旅客正井然有序地排隊接受檢查。突然,一聲尖銳的哭喊打破了平靜——一位中國大媽正對著海關工作人員大聲嚷嚷,手裡還揮舞著一串香蕉…
撒潑,在國外是最沒用的。它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大媽的哭鬧和抱怨,在外國人眼中可能成了“中國人不守規則”的又一例證。她的行為被拍下來,上傳到社交媒體,又是傳播。
撒潑、哭鬧、甚至試圖逃避規則,這些行為不僅丟了自己的臉,也讓整個國家的形象蒙羞。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大媽也挺可憐的。
讓我們換個角度,試著走進這位大媽的內心世界。她第一次獨自出國,語言不通,環境陌生,甚至連機場的標誌都看不懂。
她的行李箱裡裝滿了從家鄉帶來的食物、水果,這些都是她精心準備的禮物,準備送給在澳洲的兒子。
然而,當她滿懷期待地抵達悉尼機場時,卻被海關攔了下來。工作人員用她聽不懂的語言詢問她,翻譯員的解釋也讓她一頭霧水,還把她的東西都翻出來放在臺子上。
她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帶來的食物會被認為是“違禁品”?她可能覺得自己被誤解了,甚至被“欺負”了。於是,在異國他鄉,她唯一能依賴的就是自己的情緒宣洩——哭鬧。
還有網友認為,其實海關人員已經很溫和了,大媽的行為應該受到更嚴厲的處罰。
現在,讓我們站在海關工作人員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他們每天要面對成千上萬的旅客,確保沒有任何違禁物品進入澳大利亞,這是一項關乎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重要工作。
然而,這位大媽不僅沒有申報違禁物品,還在檢查過程中撒潑、哭鬧,甚至試圖逃避責任。
事實上,海關人員的處理方式已經相當溫和了。根據澳大利亞的法律,未申報違禁物品可能會導致高額罰款,甚至被拒絕入境或遣返。然而,這位大媽只是被罰款340澳元,物品被沒收,並沒有受到更嚴厲的處罰。
如果她遇到的是更嚴格的海關人員,可能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列入黑名單。
寫在最後:
老人出國,尤其是第一次出國,面對陌生的語言、文化和規則,難免會感到困惑和無助。他們可能習慣了國內的生活方式,對國外的法律法規一無所知。這種“不懂”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因為他們缺乏相關的資訊和指導。
然而,正是因為這種“不懂”,子女的責任就顯得尤為重要。子女作為老人的家人,同時也是他們在國外的“引路人”,應該提前幫助老人瞭解相關規定。
出國前瞭解相關規定、做足功課,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和環境的尊重。
遵守規則並不是一件難事,關鍵在於是否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和準備。
宣告:本公眾號文章中的資源源自網路,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End——


文:吃飯大王
英倫大叔(ID:UK07788915668)
轉載請聯絡公眾號後臺
 圖片及新聞資訊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英倫大叔”,獲取最新最快的英國資訊。
往期精彩回顧:
英倫大叔,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公眾號
致力於傳遞最新最快的英國新聞與政策解讀,
為海外華人提供簽證、教育、創業類相關資訊
歡迎關注英倫大叔,及旗下各平臺賬戶
管理員,一個爭取中年不油膩的大叔,長居倫敦
英國金融監管局FCA註冊金融專家

英國內政部移民事務署註冊專家


英國彼得森律師行合夥人
英國移民,英國簽證,英國投資,
歡迎新增管理員大叔的微信:
敬請 ·關注 · 訂閱
英倫大叔頻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