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招募|來紅山動物園,講中國貓的故事!

說來也怪,貓盟和集裝箱淵源頗深。
最初的集裝箱
2018年,我們在山西省和順縣馬坊鄉的路邊租了16畝地,用來安置阿拉善SEE捐贈的兩個集裝箱,我們的老朋友楊院長給我們拉來了些鐵架子床和桌椅,貓盟第一個常駐在保護地裡的營地就算是紮下了。之後我們先後又添了兩個集裝箱,達到了現在的規模——一個是男生宿舍、一個是女生宿舍,一個是辦公室,還有一個隔成了兩段,一半是廁所一半是廚房。
集裝箱成了我們的“新”房 ©南冰
集裝箱幾乎沒有保溫的功能,自然是夏熱冬涼,另外三季還好說,冬天是住不下人的。每年四月大概也就是現在這個時間,泥土化凍、山桃盛開,我們才會回到這裡。
不過即便如此,這四個集裝箱給我們提供的便利也是跨越性的,畢竟在這之前十年裡,我們8塊錢一張的大通鋪床位也睡過,30塊錢一晚的農家院也住過,村委辦公室、林場宿舍也是家常便飯,總之主打一個居無定所。
有了一個營地,我們就可以相對長期地穩定開展工作,不論是保護救助、科研、社群工作還是關係維護,我們都取得了更多的進展。面對保護地的突發事件和政策動向,我們也都更加敏感了,能夠更快地做出應對。陳老溼在集裝箱前開墾的那幾平方米菜地,成了豹鄉田的雛形;很多生態恢復的嘗試也為我們將來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我們種在集裝箱前的玉米也被野豬吃掉了 ©綠綠
受到這些成果的鼓舞,我們又先後在和順縣城和張掖租下了兩間辦公室,不過那是後話。
另外一條前線
在和順紮下根的兩年之後,我們的公共傳播也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個一線根據地,在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的中國貓科館前。2020年10月1日,經歷了兩年封閉施工,紅山中國貓科館煥新登場,南京市紅山貓盟科普基地作為展館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期對外開放。
紅山動物園中國貓科館,被權威的動物園展區交流平臺ZooLex畫廊收錄——它是大陸地區第一個入選該平臺的動物展區。ZooLex給中國貓科館打了兩個標籤:Conservation(保護)和Breeding(繁育),而在介紹保護的段落裡,重點講的就是貓盟基地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貓盟的紅山科普基地也是由集裝箱改造而成的,與和順基地遙相輝映。
紅山的科普基地也是集裝箱改造的 ©盧丹青
日常負責貓盟南京市紅山基地運營和維護的,是我們的志願者們。在這樣一方小天地裡,志願者們用熱情又專業的態度,為來到紅山動物園參觀的遊客普及中國本土野生貓科動物知識,講述貓盟在地保護的故事,講述“守護12貓的野生世界”的故事。科普教育、主題活動、公益募捐、周邊義賣……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豐富活動背後,最重要的還是傳遞一種更美好的人與自然的共存理念,希望能讓更多人因瞭解而關注保護,繼而產生實際的行動。
志願者在紅山講解
第一線的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存在的意義在於,它也能夠第一時間得到饋、做出調整,把觀眾最想知道的資訊、最能打動他們的故事,送到他們的面前。
期待你的加入
2025年,是貓盟紅山基地開放的第五個年頭,我們需要更多人一同前行。今年,貓盟南京市紅山基地將持續開放講解志願者招募,同時也歡迎有繪畫、攝影、策劃等特長的夥伴加入。如果你熱愛野生動物、熱愛生機勃勃的荒野、熱愛我們生活的藍色星球,並且願意為這種熱愛做些什麼,那我們需要你的熱情、你的智慧、你的行動力,來和我們一同守住面向公眾的保護第一線。
唯有喚醒人們心中最溫暖的角落,才能共同守護美好的未來。
紅山森林動物園的合作伙伴為豹鄉田繪製了科普展板 ©周夢爽 
01
貓盟南京市紅山基地講解志願者核心工作需求
  1. 科普準確的野生貓科動物物種、生境及生物多樣性知識;
  2. 結合貓盟開展保護專案的地區、豹鄉田、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中國貓科館等,講述保護中國野生貓科動物的故事,傳遞正確的生態共存保護理念
紅山動物園的豹貓一家
02
貓盟南京市紅山基地講解志願者能力需求
  1. 遵守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具有奉獻精神和團隊精神;
  2. 身體健康、心理健康;
  3. 誠實守信,工作負責;
  4. 具有主動學習的能力;
  5. 具有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
  6. 具有一定的撰寫文字和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7. 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和溝通協作能力;
  8. 主動發揮自身長處,積極提供意見和建議。
紅山動物園的華北豹在玩氣味丰容的植物
03
貓盟南京市紅山基地講解志願者可獲得福利
  1. 線上線下培訓、交流、團建等
  2. 提供一定額度的午餐補貼
  3. 偶遇大佬
  4. 與貓盟志願者或月捐人線下面基
  5. “吸貓”,常吸常新
  6. 志願服務證書
  7. 其他獎勵

謝謝你呀!
04
貓盟南京市紅山基地講解志願者招募流程
  • 2025年3月28日,開始接受志願者報名
  • 2025年4月4日,志願者招募報名截止
  • 2025年4月上旬,分組初篩、組織電話面試、確定初選名單,傳送通知郵件
  • 2025年4月中旬,建群,釋出學習資料,開展線上培訓
  • 2025年4月19日至20日,開展2天4場現場試講考核,確定最終正式志願者
↓掃碼填寫問卷報名↓
潤鎖爺是山西和順小山村一位88歲的老人,脊柱嚴重彎曲,行動困難。冬天,他和同樣高齡的老伴兒,坐著三蹦子到路邊鋸些樹茬,帶回去點火取暖,勉強抵禦嚴寒。

這是華北老齡化鄉村普遍面臨的過冬困境。村子沒有暖氣,老鄉每畝地的收入才幾百塊錢,難以負擔起煤炭取暖,老鄉們多是“靠山吃山”,上山伐木做薪柴。我們粗略估算,一個40戶的村子,一個冬天至少要燒掉4000多棵樹。

2025年春節前,豹鄉田合作社開展了“深冬送暖”行動,為村民補貼了27.5噸煤炭。大貓說,這一舉動不僅是為了緩解老鄉的生活壓力,和減少伐木的生態影響,也是為了讓保護森林的意識傳播開去。
4月3日(下週四)晚20:00,貓盟負責社群工作的王君老師,將和我們分享豹鄉田社群補煤活動的故事。點選下方按鈕預約直播,我們希望能借助點滴的行動,將人與豹的命運,共同寫進太行山溫暖的褶皺裡。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紅山和我們的合作,你還可以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