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整理自一篇直播,由貓盟的小童主持,嘉賓是貓盟的趙瑩、南京紅山動物園的兩位工作人員——飼養繁育部的副部長劉媛媛和猛獸片區的副主任李雲。在這篇直播裡,我們討論了豹子、猞猁等野生動物的“私生活”,也就是它們是怎樣戀愛、生娃的,以及我們為了讓它們順順利利地生存繁衍,能夠做些什麼。

貓科動物那些甜甜的戀愛
首先我們來講講華北豹的私生活。豹性成熟大概在三歲,兩歲開始建立自己的領地,三歲開始繁殖。
在貓盟的“大本營”和順,我們可以透過紅外相機觀察豹是如何“戀愛”的,請看下面的動圖:

發情的母豹會找一個地標,比如一棵樹,在上面蹭、抓(也就是所謂的掛爪),留下它的外激素。公豹路過這棵樹,聞聞就知道母豹在“求交往”,它也會蹭樹留下自己的外激素。
就這樣,它們透過“氣味通訊”交流,相互跟隨,有時可以長達幾個月,如同兩個內向人的社交。如果遇到了,它們就會交配。下面的影片是華北豹的交配過程,這是非常難得的記錄,我們貓盟在和順這麼多年,只拍到過五次。
華北豹的交配
來到紅山森林動物園,我們來講講歐亞猞猁“小七”和“Kitty”的“戀愛”過程。雌性猞猁也會把氣味留在地表上(在動物園的大石頭上撒了尿),小七聞了之後也撒上自己的尿液,作為回覆。它們會用輕柔的叫聲相互交流,然後開始交配。下面這組動圖展示了猞猁的交配過程。

Kitty蹲下做出邀配姿勢。


小七在交配中也會像豹一樣,叼著Kitty的後脖子。

交配後Kitty給了小七一貓拳。

大貓媽媽養娃記
“貓三狗四”,華北豹的孕期也差不多是三個月。下圖是2023年1月23號時的華北豹F26(1902F),我們看到它肚子凸出來,所以知道它懷孕了。然後3月7號的時候,我們又拍到它叼著小小的豹崽。

貓盟使用紅外相機記錄華北豹,大部分得到的資訊都是片段式的。在動物園裡,我們可以全程記錄動物的懷孕和生育。

這張圖是紅山的獸醫在給豹貓妙妙產檢,用行動式B超儀測小豹貓的胎心。飼養員老師們發現它長時間待在內室,不愛動,腹部隆起,就請了獸醫給它檢查。由於平時跟紅山的工作人員建立起的信任,妙妙非常配合。
接下來紅山的飼養員老師們給妙妙精心佈置了一個產房,在獸舍裡墊了厚厚的乾草,還掛了太陽燈,給它提供紫外線防止缺鈣。籠舍的鐵絲網用草簾子封住,給它造出一個封閉環境,更有安全感。最後妙妙在獸舍的角落裡生下了小貓。劉媛媛老師親眼目睹了妙妙第一次生產,妙妙在這時候仍然非常信任人,羊水破的時候還允許劉媛媛摸它肚子。
妙妙生產的過程
另一個在紅山生小貓的貓媽猞猁小八,原本是脾氣很暴的,對飼養員又是哈,又是貓拳。但它在產後非常脆弱的時候,對李雲老師還是十分信任。它當著李雲的面,跑到隔壁獸捨去撒尿,然後心平氣和地進食。
李雲戰戰兢兢地取出小猞猁來,還喊了猞猁媽媽一聲,讓它“知道”。小八的產房是兩間獸舍中的一間,中間用鐵絲網隔開,它可以看到人們所有的操作。小八仍然十分平靜,甚至還伸了個懶腰。
另一隻猞猁Kitty生娃的時候,也對工作人員十分信任,人們可以讓Kitty去隔壁的房間吃東西、上廁所,到外場去玩,趁機給小猞猁稱重、檢查身體。有一次在外面玩的Kitty,甚至還是被飼養員喊回到“育嬰房”裡的,好像它也喜歡飼養員充當“月嫂”,緩解它帶娃的勞累。
野生動物在護崽的時候是最緊張的,能夠和動物“混熟”到讓它看自己的孩子,要進行長時間的行為訓練。要讓野生動物一點點對外來的刺激脫敏,同時給它正強化,比如它喜歡的食物,或者它想要的人類的撫摸。這是非常考驗飼養員的耐心和專業能力的一項工作,李雲老師就非常擅長此道。

紅山的猞猁母子
行為訓練大多數的功夫都是花在平時,要常站在動物的角度去為它思考,知道它到底需要什麼,動物才會給你足夠的信任。

為豹子做身體檢查
動物園的優勢,是可以收集到第一手的動物資訊,不僅能觀察行為,還能給它稱體重,抽血測指數等等。這些資訊不僅能為照顧圈養動物提供參考,也能為做野外研究的人提供基礎資料支撐,幫助我們認識野生動物的生理和行為,制定保護策略。

帶娃過程更曲折
在動物園裡,我們還可以觀察到動物帶娃和動物小崽的全程行為發育。

猞猁媽媽Kitty跟它的孩子用腦袋頂來頂去。這不是在玩兒,而是一種行為的練習,紅山的老師們發現,每一窩小猞猁,都要經歷這個“碰頭”的階段。
紅山動物園的老師們還看到,陌生的猞猁相遇的時候都會相互碰頭,說明這是一種社交行為。猞猁媽媽會特地讓孩子去練習這個行為,就像我們教小朋友說“爺爺奶奶好”。
對貓盟研究華北豹的繁殖功勞最大的豹,當屬我們前面提到的豹媽F26,因為它住在豹鄉田旁邊,我們非常幸運地拍到了它育幼的整個過程,因此我們看到了它的崽崽在不同的年齡長什麼樣子,會做什麼事情。
F26的小豹發育過程
小豹一兩月大的時候,豹媽把它叼在嘴裡帶著走,不小心還會叼掉了。
3~4個月的時候,小豹子還灰塗塗的,肩高在豹媽肚皮以下。
5~6個月的時候,小豹子的毛色變得鮮豔,肩高超過豹媽的肚皮了。
9~10個月的時候,小豹子的個頭已經和豹媽差不多了,比豹媽都胖一點。
11~12個月的時候,豹媽已經把小豹喂得很肥,自己都累瘦了。

不同年齡階段的小豹
差不多在小豹子一歲的時候,紅外相機裡,母豹就開始單個兒出現了,我們由此推斷,在這個時間小豹子就獨立了。

貓小昭為我們畫了不同年齡段的小豹示意圖
這些華北豹育幼的寶貴記錄,為瑩子關於野生華北豹繁殖的論文提供了很多資訊。F26的孩子們還給我們提供了“參照系”,讓我們判斷紅外相機拍到的小豹子的年齡,並由此推斷它們是在什麼時候出生的。

為野生動物牽線搭橋
觀察野生動物的戀愛生娃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如何保護它們。這時就要提到一個專業名詞:種群管理。
在和順,貓盟每年都會出一個豹子的“全家福”,我們為紅外相機拍到的所有豹子做個體識別,建立一個個體庫。要知道,一個種群要能生存下來,必須要維持一定的數量。一般大型動物種群要能維持,數量下限是50個成年個體,和順的豹大概是40多個成年個體。
和順這裡的一群豹,是一個“局域種群”,還有一個概念是“集合種群”。單個種群偏處一隅,很容易就會滅絕,如果多個種群之間可以進行遷移和交流,可以避免近交,也可以稀釋棲息地破壞帶來的生存壓力。

保障“集合種群”能夠自由連通,最主要的就是維持棲息地的完整性和連通性。包括貓盟的多方力量都為此付出了努力,比如和順的337縣道升級成“太行一號旅遊公路”之後,多處都建立了野生動物通道。未來我們貓盟還要在“帶豹回家基金會”的支援下,在北太行山補種櫟樹,修復野生動物的生境。讓豹子和各種動物有更多相親的機會。

太行一號旅遊公路上安排的動物通道
在這方面,動物園的工作和野生動物保護有很多相似之處。
許多人的童年《哈爾羅傑歷險記》裡面,主角的團隊得到了一隻野生的白色突變的老虎,還有它的一窩小白虎,他們說,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動物園裡繁育白虎了。但我們今天知道,兄弟姐妹會有個“近親結婚”的問題,這也是早期動物園工作常有的誤區。
如今我們知道,動物園種群的延續不僅要保障動物的數量,還要保留圈養動物的基因多樣性。劉媛媛老師在紅山負責動物的“譜系管理”,這個工作有點像戶籍警,把紅山乃至全國動物園裡的一種動物,比如歐亞猞猁,所有的個體都記錄在案,還有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誰是誰的爸爸,誰是誰的媽媽等等。然後用電腦進行分析,就能得到最適合繁育配對的個體,防止它們近親交配。

譜系管理是一個國際慣例,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會把多家動物園的個體記錄在案,為它們選擇合適的繁育物件
趙瑩說,劉媛媛就是一個動物園的月老,負責給動物們牽紅線。動物園不僅是一個娛樂的場所,也是一個物種保護的場所,在這方面貓盟和紅山森林動物園的工作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互相彌補對方的侷限,同時也從對方的工作裡獲得啟發。


紅山森林動物園出生的小豹貓
守護荒野的哨兵,別讓它們的足跡止於傳說。
3月13日晚上!在祁連山深處監測豺群的李禕斌老師來到貓盟直播間,開啟荒野故事會模式,一起看看豺的“朋友圈” 。

– 豺、狼、狐狸到底有森莫區別?
– 如果豺消失了,會發生什麼“連鎖反應”?
– 豺群的“家庭分工”和人類很像?具體怎麼個像法兒?
– 誰才是荒野“話事人”?

高畫質無碼的獨家照片
驚險刺激的探索之旅
點選下方,預約直播吧~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豹媽帶娃,你還可以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