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強城市,2萬億,正在成為競爭新起點

新一輪大洗牌,開始了。

01

2萬億,正在成為競爭新起點。
我國內地GDP最高的10座城市,2座超過4萬億,5座高於3萬億,9座突破2萬億。
未來幾年,10強城市將進入全員2萬億時代,而萬億GDP城市的含金量,不可避免大幅縮水。
整體來看,上海率先突破5萬億,成為中國第一個5萬億城市,而北京逼近5萬億,大幅拉開與廣深之間的差距。

京滬狂飆突進,正是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帶來的結果。


藉助“虛擬租金”以及第三產業調增帶來的助力,京滬分別調增13.9%、14.2%,徹底拉開與深圳、廣州的距離。
畢竟,作為直轄市和超級城市,京滬無論行政級別、國家定位還是政策優勢、戰略傾斜,均非其他城市可比。
即使如此,深圳,仍然在關鍵領域形成了突圍之勢。
繼2022年晉級中國工業第一大市之後,2024年再次拿下中國外貿第一大市、中國汽車產量第一大市等桂冠,詮釋了“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競爭力。
北上深之外,過去一年,最大的變化當屬重慶反超廣州,晉級GDP第四大市。
區域版圖重構,正是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劇烈競爭,新能源汽車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全國,成為新舊動能此消彼長的縮影。
與此同時,蘇州拉大了對成都的領先優勢,而杭州也拉大了對武漢的領先優勢。
這背後,蘇州主要得益於外貿與製造業的突飛猛進,而杭州則是經濟普查的受益者,房價相對較高,人口不斷湧入,“虛擬租金”更為可觀。
南京仍為10強城市守門員,但追兵漸進,最大的挑戰者不是天津,而是寧波。
2024年,寧波GDP歷史上首次超過天津,並大幅拉近與南京之間的距離。
而在10強城市之外,佛山受房地產行業衝擊,而福州逼近鄭州,合肥離濟南只有一步之遙
當年,科技革命仍在繼續,地緣變局也未結束,經濟轉型仍在路上,一年的得失,代表不了未來。

02

廣州能否重回第四城?
重慶GDP趕超廣州,被視為“一個省對一個市的超越”
這是廣域型市制帶來的問題。與國際不同,我國的城市更多是區劃概念,有城有縣,還有廣大的鄉村。
都是“市”,但性質截然不同。作為直轄市,重慶面積超過8萬平方公里、人口3200萬人、下轄區縣38個,遠超一般城市體量,如同中等省份。
如果以同等指標進行對比,囊括22個區的重慶主城都市區或許更合理,GDP總量與成都基本相當,而與廣深則有較大差距。
暫時拋開“重慶究竟是一個省還是一個市”的爭議,廣州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也是不爭的事實。

過去幾年廣州經濟的波動,主要受

傳統汽車產業、房地產業深度調整

的衝擊。


汽車產量連續5年第一、房企總部雲集,廣州自然首當其衝。
汽車、石化、電子是廣州三大傳統支柱產業,高峰時期佔工業比重超過60%,但三大產業均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衝擊。
根據統計部門資料,2024年,廣州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8.2%,導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3%。
同時,三級財政的存在,轉移支付的淨貢獻,導致國內稅收總額高居全國第四的廣州,留給地方的不到3成,不得不依賴賣地收入進行補足。
不過,對於廣州來說,最“難”的時候正在過去,而一批新興產業正在成長壯大。
經過3-4年的深度調整,房地產有望迎來“止跌回穩”時刻,對經濟的衝擊將會逐步減弱。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前10年完成目標,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效應將會逐步放緩。
廣州雖是傳統燃油車大市,但對智慧網聯和新能源汽車,並非沒有佈局。
廣汽埃安、小鵬汽車等造車新勢力雲集,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未來有望對燃油車形成對沖效應。
更關鍵的是,廣州一改過去“退二進三”的傳統發展思路,重新喊出“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的口號,以此再造一個新廣州。
為此,廣州最新規劃了“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涉及6個新興支柱產業、5個戰略先導產業、4個特色優勢產業、6個未來產業、8個現代服務業。
其中,在人工智慧、低空經濟、新能源等前沿領域,廣州已有領跑優勢。
2024年全球獨角獸榜單,廣州共有24家上榜單,總量位居全國第四,絕大多數分佈在這些新興領域。
全球第一家三證齊全的低空經濟企業、全球自動駕駛第一家上市企業、全球首個飛行汽車智造基地都誕生於廣州。
而作為服務業大市,廣州第三產業本身走勢就相對穩健,現代商貿、會展、旅遊、文化創意、物流和供應鏈等產業,依託於城市功能定位而存在。
在國家最新批覆的2035總規中,廣州獲得“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國際商貿中心”等核心功能,明顯高出一般城市。
因此,GDP第四城之爭仍在繼續,邁過“動力轉換期、優勢再造期、新一輪大發展突破期”,廣州或將再次晉級。

03

第10城,真正的挑戰者來了
自2020年首次趕超天津、躋身第10城以來,南京能否守住第10城就成為每年繞不開的爭議。
與想象不同的是,第10城之爭,最大的競爭者不是老牌直轄市天津,而是身為計劃單列市、同屬長三角的寧波。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寧波GDP總量達到1.81萬億元,以120億的領先優勢超過天津,向著第10城再次邁開步伐。
對天津的追趕不出意料,但寧波與南京的差距從高峰時期的近2000億元,收窄到不足400億元,一年的增速差就足以改變一切。
寧波一路猛追的背後,得益於外貿和工業的集體狂飆,進出口總額晉級全國第五,而工業體量也位居全國前6。
資料顯示,2024年,寧波實現進出口總額1.42萬億元,增長11.1%;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1%。
這背後,一方面得益於寧波舟山港的區位優勢,作為中國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集裝箱吞吐量第二大港,為寧波帶來巨大的外貿優勢。
另一方面則是民營經濟的增長韌性,大量“隱形冠軍”的存在,壯大了寧波製造的力量。
根據官方資料,在寧波130萬戶的市場主體中,民營經濟佔了97%,貢獻出全市約66%的GDP、78.7%的出口、85%的就業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
其中,最突出的標籤當屬製造業單項冠軍第一城。
目前,寧波累計擁有單項冠軍企業674家,其中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104家,超過深圳、上海、蘇州,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在於作為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成員,寧波是大都市溢位效應的最大受益者,與上海形成了顯著的產業協同、都市圈同城化效應。
當然,作為為數不多的萬億級外貿大市,寧波外貿依存度超過80%,在一眾城市中排在前列。
這在全球化時代可謂無往而不利,但在地緣衝突、大國博弈如火如荼、關稅風險如影隨形的當下,可能意味著一定的波動和風險,需要注意。
2025年,國際在職博士有很多熱門專業,適合各行各業的管理者:
1、高階工商管理博士EDBA:如果您是總經理、CEO等企業高管,可以選擇高階工商管理博士(EDBA),可以幫您解決管理和企業發展中的問題,並拓寬您的管理知識,給您一個成為業內先驅的機會。→點選檢視簡章→【蒙彼利埃大學高階工商管理博士EDBA】招生簡章
2、智慧製造管理博士DBA(IMM):如果您身處製造業,您可以選擇智慧製造管理博士。智慧製造作為實現製造強國的重點,受政策鼓勵和資源傾斜,現在正處於時代風口。選擇智慧製造管理博士,在時代的風向到來之時乘風而起。→點選檢視簡章→【巴黎高科路橋大學智慧製造管理博士(DBA-IMM)】招生簡章
3、醫療健康管理博士DHM:如果您從事醫療健康領域,醫療健康管理博士將是不二之選。身處後疫情時代,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人人都將更重視醫療與健康,更多的機會將會集中在該領域,現在是提升自我的好機會。→點選檢視簡章→蒙彼利埃大學【醫療健康管理博士(DHM)】專案介紹
4、數字化轉型管理博士DDT:如果您的企業有轉型的想法,數字化轉型將是大勢所趨,那您一定要來看看數字化轉型管理博士(DDT)。轉型方向、企業規劃等,該專案將全方位進行培養,讓您在企業轉型過程中無懼任何風浪。→點選檢視簡章→【巴黎高商ISTEC數字化轉型管理博士DDT】招生簡章
5、數字經濟管理博士DDE:如果您在鼓搗數字經濟,那您可能是下一個時代的弄潮兒!數字經濟作為新時代所孕育的產物,正在改變這個時代,並即將反過來孕育下一個新時代!此時將是充實自身的好機會,選擇數字經濟管理博士,在真正屬於數字經濟的時代到來之時,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點選檢視簡章→法國蔚藍海岸大學數字經濟管理博士DDE】招生簡章
6、教育管理博士DEM:如果您是教育行業資深管理者,有志於系統提升教育思維、知識體系,以及應用實踐能力,想在教育行業走的更遠,洞察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那麼教育管理博士DEM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點選檢視簡章→【法國巴黎ISTEC教育管理博士DEM】招生簡章
新增徐老師微信
立即諮詢
國際在職“MBA/EMBA/DBA”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檢視更多
在職“MBA/EMBA/DBA”課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