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辰集團公佈2024年最新財報,資料亮眼大超預期。走勢已經反映了最真實的市場觀點。但有一個困惑仍在熱烈討論:突破200億市值大關的萬辰,到天花板了嗎?

資料來源:Wind,資料截止2025年4月18日

解碼2024年財報:逆勢生長
2024年對於消費行業來說,無疑是壓力極大的一年。無論是宏觀經濟上的系統性壓力,還是微觀行業的激烈內卷競爭,但萬辰卻用財報給了市場一劑強心針。
2024年,公司營收增長248%至323.3億元,歸母淨利潤扭虧為盈增長至2.94億元。
整體淨利潤表現貼近預告區間上限,大超預期,十分強勁。
當然,更搶眼的是四季度的單季表現,火力全開。
單獨看四季度,公司收入117.16億元,同比大漲166%;歸母淨利潤2.09億元,同比上升894%;
如果我們按照單季年化的表現來看,2025年萬辰淨利潤將有望觸及10億元大關。

資料來源:Wind
毛利率整體平穩,保持在11%上下。不過4季度的ROE達到20%,相比3季度翻倍,體現了公司卓越的掙錢能力。
根據我們最新在抖音上觀察的資料,截止3月好想來線下門店數已經突破1.3萬家,仍然在高速擴張的路上。同時也充分體現了萬辰集團對於市場需求、選址、運營的深厚洞察力和掌控力。

大家要認知到一點,這份成績單是在量販零食行業玩家快速增長、大打補貼價格戰、龍頭企業合併收購大擴規模的情形下拿到的。這更進一步驗證了萬辰盈利能力的含金量,也預示著未來行業頭部進入穩定階段後,背後的利潤和現金流釋放將會多麼驚人。
然而,僅僅做量販零食不是萬辰集團的終極目標。
在縣域經濟和無敵流量的背後,萬辰還隱藏著更大的戰略藍圖。

蝶變2025年:“泡泡瑪特+蜜雪冰城”
市場對萬辰集團的深度研究和理解,應當是比較缺乏的,大部分著眼於“賣零食”。但有一種比較大機率的未來,萬辰會成為“泡泡瑪特+蜜雪冰城”合體的究極怪獸。
簡單來說,就是“縣域經濟+情緒價值”,即做到蜜雪般抓住下沉市場6-7億人的巨型消費體量,又做到泡泡瑪特似的情緒價值高毛利業務。

經常身處高線的投資人可能還不瞭解縣域經濟概念——
通常是指在一條街上共生的組合“萬辰+蜜雪+正新雞排+絕味鴨脖”,兩邊還可能伴隨有古茗Coco等,奶茶競爭更激烈一些,門店小好找租,供應鏈短易於管理,投資規模小。
但萬辰好想來和趙一鳴會隔上一定距離,雙方都要大平面店,選址上的可操作性是市場開拓的重要考量,開店區域以家門口、校門口、十字路口等人流集中且便利、零食需求自帶剛性的地段為主。
但這還只是萬辰在縣城經濟中橫掃的第一幕:抓住流量、站穩基本盤、拿到利潤和現金流;
而2025年的新舉措,讓市場看到了萬辰蝶變的雄心:像泡泡瑪特一樣,給縣城的年輕人們帶去強烈的情緒價值,從而創造更高毛利的業務版圖。
比如萬辰是今年最早期唯二和哪吒合作IP授權的,一家泡泡瑪特,另一家就是萬辰。出的系列盲盒也是賣爆,軟糖+玩偶的組合只賣8.9,對萬辰說利潤是足夠的。後面公司還會做一系列的IP簽約,甚至在年輕人中最風靡的卡遊產品,萬辰也設定了專區。

另外公司最近簽約的代言人檀健次,更是直接席捲使用者側。
深度理解年輕消費者的行為習慣,製作了精美代言人周邊,消費滿不同客單價即可贈送,100-300元檔位均搶購一空。助力加盟商當日銷售增長5萬元。

當大家都還在聊供應鏈、聊產品的時候,萬辰其實透過這兩件事昭示了公司蝶變的基因——非常懂年輕人,對市場需求洞察力極強。團隊整體的理解力、反應力和執行力都是市場最頂級的一檔,抓住情緒才能提供情緒價值,之後才有正反饋的粘性、收入與利潤。
這正是新零售之王和傳統銷售渠道們最大的差異化。
在這一點上,萬辰是比傳統縣城經濟概念走得更遠的地方。它們看到了身前大型公司成功的經驗,並且瘋狂學習和吸收。它可能不只是消費趨勢下的價效比王者,更是拿到使用者後與眾不同的情緒輸出者,是一種強力創新供給側的消費推動者。

被低估的萬店之王:潛龍在淵
消費,是2025年從政府端到使用者側最關心的議題。
政策端,商務部等多部門強調,要擴消費,強化國內大迴圈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使用者端,消費行業分化的趨勢仍在,“質價比”和“新消費”在2025年資本市場的表現非常強勁。
儘管市場認為即時零售行業競爭激烈,25年公司開店速度或會下降,但量販零食行業已經拿到規模,在3個維度上還存在被低估的情形。
市場針對萬辰的困惑,主要概括如下——
第一,股價表現這麼好,身邊好像沒啥感知?
從目前頭部企業的佈局看,量販零食門店的佈局主要在縣城。比如萬辰旗下好想來、來優品是江蘇和安徽省內規模最大品牌,目前整體在蘇皖地區佔有率超 60%。目前向毗鄰的河南、山東兩個人口大省擴張,並且北方區域仍未有本土品牌誕生,市場飽和度低、發展空間仍大,公司繼續加密“兩山兩河”市場並持續輻射北方區域的空間仍廣。

這個趨勢對於高線城市的商場+網購形態來說,確實感知會偏弱。這在中國消費市場時有發生,割裂的消費習慣導致高線和低線之間存在資訊差。最典型的例如港股上市的奶茶公司古茗,有許多投資人甚至都沒有喝過這個品牌的產品,但不妨礙它成為全國第二大規模的奶茶店。
第二,模式不復雜,競爭會不會很激烈?
對於萬辰們來說,2025年除了擴張的故事,還有業態改革的故事正在進行。
例如轉型折扣超市。2025年1月,萬辰首家“來優品”省錢超市在合肥開業。和傳統門店模型相比,折扣超市面積300平是傳統門店的1倍,並且SKU增加酒水凍品、短保烘焙、米麵糧油、日化用品、咖啡烤腸、鮮滷食品等品類,數量翻倍。
轉型的底氣來自於哪裡?高門店數量的客戶群優勢和供應鏈的合作優勢。折扣超市將幫助公司進一步擴大消費基數,並且提升客單價。

量販零食行業作為垂直品類的零售行業,核心優勢始終是成本領先——低毛利、高週轉、大規模,相比傳統商超擁有效率上的提升。頭部企業在拿到規模優勢後,再反向和供應鏈打造自有品牌的定製化生產和開發,進化成為“國產版山姆”。
這樣的優勢和前景,是目前市場上討論比較少,可能被低估的市場潛力。

第三,萬辰未來還有啥新看點?
傳統消費類公司的一個“弱點”,就是在爆發性上沒有科技公司那麼驚天動地。
但往往是因為這樣,導致它們的成長性容易被市場忽視。
這是我們和不少人交流後,對萬辰的真實看法:覺得零售體量這麼大的一哥,是不是未來沒什麼新看點了?
其實從前面的財報拆解到未來展望,相信大部分人已經對這家公司有了新的看法。在增長如同黃金一樣珍貴的年代裡,遇上這樣的公司和行業,還是值得仔細看看!
作為2024年大A市場股價層面的“消費之王”,萬辰集團上演了一次典型的“低線市場逆襲”,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幾十年來一直有效。無論從交易層面還是業務層面亦或者是投資者的心理層面,伴隨著整個行業業態升維的拐點臨近,萬店之王還僅僅是萬辰的起點,在2025年理應要迎來一波新的認知重估。
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