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前的庫存即將耗盡!加拿大6000種商品要漲價!超市購物注意這個標誌!別買貴了

加拿大最大雜貨零售商之一Loblaw公司(Loblaw Cos. Ltd.)發出警告,稱隨著庫存中未受關稅影響的商品逐步售罄,店內上漲的商品數量,將在未來數週內大幅增加。
據本地英文媒體多倫多星報報道:Loblaw執行長班克(Per Bank)5月14日在領英(LinkedIn)發文指出,目前受關稅影響而漲價的商品已超過1000種,但預計在接下來一至兩週內,這一數字將激增至3000多種,並在兩個月內攀升至逾6000種的峰值。

“雖然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局勢有所緩解,但加拿大的情況卻愈發緊張。”班克寫道,“我們正迎來一波關稅驅動的價格上漲。”
班克表示,儘管受關稅影響商品,只佔公司近8萬種庫存商品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由於它們主要在天然食品、廚房主食、健康與美容產品等日常類別中,所以消費者的影響特別明顯。
他還稱,新任總理卡尼(Carney)及其他領導人正與美國官員進行對話,以期情況緩解。

銀行同時表示,近期對反制關稅政策的調整令人欣慰——現在反制關稅僅適用於美國進口的成品食品,這項政策有助於減輕加拿大企業和消費者的負擔。
打個比方,企業若進口美國牛奶用於加工產品可暫免關稅,但用於直接零售的牛奶仍須繳稅。
雖然官方表示,漲價可能在2個月內逐步出現。

政府早前已將生菜等加國市場高度依賴的美國農產品排除在關稅清單之外。但許多高知名度商品如橙汁、酒類、義大利麵、玻璃罐裝食品等仍在徵稅範圍內。
面對漲價潮,Loblaw已在漲價的商品上加了“T”標識,表明是受關稅影響,試圖緩解消費者的不滿。多倫多都會大學經濟學副教授雅各布森(Jenna Jacobson)認為,這一舉措有助於將公眾對價格上升的情緒引導至政策問題,而非直接指責零售商。

但不少網友在逛超市時發現,目前loblaw超市裡受關稅影響的“T”標產品價格已然超出了其他超市的水平。
統計局指出,4月超市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8%,比3月的3.2%還高,連續三個月漲幅超過整體通脹。

具體來看:新鮮蔬菜漲了3.7%;牛肉價格暴漲16.2%;咖啡和茶漲了13.4%。
不少網友表示:加油便宜了,但買菜和做飯反而更貴了!
“我剛在Food Basics買了Silk牌杏仁奶,只要2.88,Loblaws那邊貴一大截!”

“一罐金寶湯(Campbell's)打完折都要3.50!”

“幾年前泡菜才賣3.49,現在看到價格都不敢拿了。”

不少人調侃:“T不該代表Tariff(關稅),應該代表‘Too Expensive’。”

更有網友怒懟:
還沒到庫存耗盡,就已經價格飆升,真到關稅前的庫存耗盡不知又是怎麼樣的價格呢?
Loblaws總用各種藉口漲價。等關稅取消了,估計價格也不會降下來,公司早就樂壞了!”

“他們應該再加一個“L”,代表Loblaws的哄抬物價。”

“每次聽到有人抱怨買菜太貴,但又去Loblaws購物我就火大。我知道現在物價普遍上漲,但Loblaws的定價簡直離譜,有些東西直接翻倍收你錢。”

美國的商家也已經開始“預警”加拿大顧客可能面臨的負稅壓力。
在美國華盛頓州貝靈厄姆的Costco店內,肉類冷藏區赫然貼出了一張提示牌:“請注意:加拿大對來自美國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請注意:加拿大對來自美國的商品徵收25%關稅)

加拿大央行將於6月4日宣佈是否調整利率。
此前市場一度認為央行有很大可能降息,但在最新資料公佈後,市場預測6月降息的可能性已從上週的64%暴跌到不到40%。
為啥?因為雖然表面通脹降了,但央行最關注的核心通脹卻在反彈,再加上牛肉、咖啡、旅行團這些實際生活支出還在漲,央行很難輕易鬆口氣。

更難的是,加拿大的經濟也不太妙。製造業受美加貿易爭端影響,4月全國失業率升至6.9%。
一邊是通脹頑固,一邊是經濟放緩,央行面臨“兩難”!
CIBC高階經濟學家Grantham說,央行會非常關注核心通脹是否繼續走高,以及美加關稅戰對就業市場的打擊。

TD銀行也表示,雖然預期今年仍可能會有兩次降息,但現在來看,節奏可能會更慢,風險也更大。
來源:
https://www.ctvnews.ca/business/article/loblaw-warns-of-surge-in-tariff-hit-food-products-as-pre-tariff-inventory-runs-out/

無需登入加拿大 投資即可獲取楓葉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