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
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上週,沃爾瑪表示,由於全球貿易戰導致成本上升,公司將不得不提高部分商品的價格。對此,川普上週六在Truth Social上強烈回應,要求沃爾瑪撤回漲價決定。

“沃爾瑪應該停止把漲價歸咎於關稅。”川普寫道,“沃爾瑪和中國應該‘承擔這些關稅’,而不是把成本轉嫁給我們寶貴的消費者。我會盯著你們看,你們的顧客也會的!!!”

這是白宮第三次公開斥責大型美國企業因高額關稅成本而考慮漲價。
早在4月29日,有報道稱亞馬遜計劃在其Haul平臺的商品價格旁顯示額外的關稅費用。對此,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在新聞釋出會上舉起亞馬遜董事長傑夫·貝索斯的照片,並稱這一舉動是“敵對且具有政治意味的行為”。一位高階官員透露,川普對該訊息“非常憤怒”,他親自致電貝索斯表示不滿,稱貝索斯“很快就解決了問題”。
亞馬遜隨後表示,雖然曾考慮展示關稅費用,但這一計劃最終未被批准,“不會實施”。
僅一週後,5月6日,川普又威脅將對Mattel公司徵收100%的關稅。此前,Mattel表示,受關稅影響,將不得不提高芭比娃娃和風火輪玩具等產品的價格。Mattel公司CEO伊農·克雷茲(Ynon Kreiz)在接受CNBC採訪時稱,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無法將玩具製造帶回美國,因為“玩具不可能在美國生產的同時還能保持實惠的價格”。
“我們不認為這會實現,”克雷茲坦言。Mattel早前已警告稱關稅將推高美國消費者的玩具價格。
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中強勢回應,直接威脅Mattel及其執行長。
“我們將對他的玩具徵收100%的關稅,他在美國一件也賣不出去,而那是他們最大的市場,”川普說,“我不會讓他再當高管太久。”
川普的這些要求顯然是針對那些利潤豐厚的大公司——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前總統拜登過去常用的“貪婪通脹”(greedflation)說法如出一轍,後者曾指責企業在通脹期間藉機哄抬價格、牟取暴利。
“沃爾瑪去年賺了‘數十億美元’,遠超預期。”川普週六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此說法屬實——沃爾瑪是美國最大的零售商,在2024年表現強勁,因為許多受通脹影響的消費者傾向選擇它一貫以低價著稱的商品。
不過,沃爾瑪的利潤來自其龐大的體量,而非人為抬高價格。就銷售額而言,沃爾瑪上一季度的營業利潤率僅略高於4%,淨利潤率不到3%,按商業標準來說極其微薄。
沒人相信全球收入最高的公司沃爾瑪會因此“破產”。川普或許有道理:沃爾瑪完全有能力承擔大部分甚至全部關稅成本,而不會受到重大打擊。但問題是,CEO道格·麥克米倫(Doug McMillon)的責任並不是聽命於川普,而是對沃爾瑪的股東負責——這些股東要求的是利潤的穩定與增長。
這也正是麥克米倫上週所說的,沃爾瑪願意自行承擔部分關稅成本,但不可能全部承擔。為了保持其微薄的利潤率不被侵蝕,公司必須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麥克米倫在週四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明確表示,公司已盡最大努力控制價格上漲,但關稅壓力之大,使得完全吸收成本幾乎不可能。
他說:“我們會盡力將價格保持在最低水平。但即便是本週公佈的下調後關稅水平,其規模之大仍然令我們無法在如此微薄的零售利潤率下承受全部壓力。”“我們在管理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方面具備優於其他企業的能力。但即便是下調後的稅率,也勢必導致價格上漲。”
儘管川普公開批評貝索斯、威脅對Mattel徵稅,並警告沃爾瑪不要漲價,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其他品牌也將不得不跟進提價。要知道,如果連像沃爾瑪這樣以規模效應和供應鏈效率聞名的零售巨頭都無法完全吸收關稅帶來的成本,那麼還有哪家企業能做到?
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正密切關注Home Depot和Target等零售商是否會在本週釋出財報時也透露出類似的壓力,並宣佈商品提價。
通脹壓力確實已經到來,價格上漲也幾乎已成定局——即便是總統級別的“施壓”也無法阻止這一趨勢。企業的本質在於盈利,面對系統性成本上升,沒有哪個企業能長期獨自承擔所有代價。
沃爾瑪有哪些商品會受到關稅影響從而漲價呢?
食品
“我們非常擔心食品通脹問題。”麥克米倫說。
麥克米倫表示,香蕉、牛油果和咖啡等農產品來自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和秘魯。美國還從哥斯大黎加進口甜菜、捲心菜、甜瓜和菠蘿,從秘魯進口紅薯和柑橘類水果。
沃爾瑪並未說明水果和蔬菜的價格可能上漲多少。
“我們將盡最大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因素,以儘可能保持食品價格低廉。”麥克米倫表示“控制新鮮食品浪費的數量”可能會有所幫助。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從2月到4月,美國零售商的香蕉平均價格每磅上漲了大約2美分。
季節性商品
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經濟學助理教授瑞安‧莫納克(Ryan Monarch)告訴CNN,季節性和節假日購物無法延遲兩到3個月來等待貿易戰的發展。
根據麥克米倫的說法,沃爾瑪目前正專注於返校季購物。他解釋說,關稅在商品進入國家海關時就必須繳納,這意味著較高的關稅已經在影響貨物運輸。
“所以我認為,我們正在面對的是從4月開始、貫穿全年所有進口商品的成本上行壓力。”麥克米倫說。
他表示,在制定“與萬聖節和聖誕節等事項相關的決定”時,估算關稅成本和訂購數量可能“會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
玩具、電子產品與嬰兒用品
“中國在電子產品和玩具等特定類別的出口量尤其大。”麥克米倫說。
根據行業組織玩具協會(Toy Association)的資料,大約80%在美國銷售的玩具產自中國。
擁有Nerf和Play-doh品牌的Hasbro等玩具公司表示,將削減部分產品線;而芭比娃娃製造商Mattel則已就關稅可能帶來的漲價發出警告。玩具價格已經出現上漲。研究公司Telsey Advisory Groups的產品定價分析顯示,在4月中旬的一週內,沃爾瑪競爭對手Target銷售的一款穿泳裝的芭比娃娃價格上漲了42.9%,達到14.99美元。
遊戲產品的價格預計也將大幅上漲。專家表示,原定售價450美元的任天堂Switch 2可能會漲至約600美元。
投資公司Synovus的高階投資組合經理丹尼爾‧摩根(Daniel Morgan)指出,即將推出的蘋果iPhone 17售價可能超過1000美元,而不是799美元。
嬰兒護理產品,如嬰兒車、衣物、安全座椅和嬰兒配方奶粉等也可能面臨漲價。行業專家估計,大約90%的兒童和嬰兒用品幾乎全部在中國製造,這一狀況短期內不會改變。
“顧客需要這些東西。即使這些產品漲價,顧客還是會買。”雪城大學的莫納克說,“所以你可以預期這類產品的價格可能會很快上漲。”
家居用品
2024年,中國向美國家庭出口的商品總額超過4380億美元。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的資料,其中近19%為機械和機械裝置,另有4%為床上用品、傢俱和照明產品。
沃爾瑪首席財務官雷尼(Rainey)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的一般商品銷售略有下降,“其中電子產品、家居用品和體育用品表現疲軟。”由於家居用品不像食品和嬰兒用品那樣屬於生活必需品,消費者更有可能推遲購買。
“消費者非常擔心,他們正在推遲耐用品的購買——比如汽車、家電這類產品。”莫納克說。
莫納克補充道,沃爾瑪是少數在關稅生效前就提前增加進口的公司之一,這使其能夠囤積不會腐爛變質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