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教育部發布指導意見,鼓勵全美學校利用聯邦資金擴大人工智慧(AI)在教育中的應用。
據美聯社報道,此舉呼應特朗普政府同日公佈的全面人工智慧行動計劃,旨在確保美國在全球“AI競賽”中拔得頭籌。然而,這一倡議在加州引發爭議,教師工會擔憂AI可能加劇教育不平等,且擔憂教師會因此失去工作,打破“鐵飯碗”。
教育部部長琳達·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在宣告中表示:“人工智慧推動個性化學習,磨礪批判性思維,培養學生解決未來挑戰的技能。”她強調,AI能革新教育,提升學生成果,同時需注重家長與教師參與,確保AI的道德使用,支援個性化學習。指導意見源於特朗普4月23日簽署的行政命令,旨在提升學生AI素養,與白宮推動AI創新、削減阻礙發展的法規的計劃相輔相成。

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2025年6月在華盛頓國會山舉行的參議院撥款聽證會上發表講話。 美聯社
週二發往學校及教育機構的“致同仁”信函建議,學校可利用聯邦教育資金開發AI教學材料、輔導學生、協助職業規劃及過渡至高等教育或職業道路,同時培訓師生及家長負責任地使用AI工具。信函強調,AI應用須符合州及聯邦法規。加州教育部週三僅表示已收到該信函,其指導意見強調AI應輔助而非取代教師,注重資料隱私、AI偏差及以數學而非“魔法”視角理解AI。
加州公立學校AI工作組由州教育總監託尼·瑟蒙德(Tony Thurmond)推動,透過2024年參議院法案1288成立,彙集教育者、行業專家與學生,制定AI使用指南。然而,加州教師協會主席大衛·戈德堡(David Goldberg)批評特朗普政府削減學校經費與學生資源,卻力推AI。“創新應惠及全民,而非少數富人,”戈德堡說,“我們對特朗普政府保障學生與社群福祉的能力毫無信心。”他強調,教師、家長與學生應參與AI決策。
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調查顯示,部分教育者認為K-12教育中使用AI“弊大於利”,擔憂技術加劇數字鴻溝。也即新技術運用等於富有與貧窮的對立。
其實,加州大多數學區電腦普及率超過國際平均水平很多,對於電腦與網路的使用的差異,更多的存在與個人努力與興趣的差異,而非外在物質條件的差異。加州教師團體言論更著重於強調貧富對立,而非實際個體學生對於學業的努力程度及教師的個性化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