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將漲至$3,500?蘋果等科技公司陷全球關稅風暴

據洛杉磯時報 4月5日報道 加州人發明和設計的iPhone是典型的21世紀產品,如今已融入全球經濟。現在,這條全球供應鏈正受到圍攻。

(圖片來源:洛杉磯時報)

蘋果的大部分iPhone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不過近年來,這家總部位於庫比蒂諾的公司在印度、越南和其他國家生產的產品越來越多。總體而言,這家科技巨頭表示,它依靠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產AirPods、iPad和MacBook等產品。“蘋果公司無處可躲”本週,川普總統表示,他將於週六對所有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美國還對中國、越南和印度分別徵收了34%、46%和26%的關稅。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研究亞洲問題的教授Eric Harwit表示:“蘋果公司無處可躲,無論他們在哪裡製造產品,都會受到影響,產品的成本將會變得更高。”川普的全面關稅令投資者和一些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感到不安。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這些全球企業是否會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還是會透過削減員工人數來應對?蘋果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該公司股價週四暴跌逾9%,上週五又下跌7%,收於188.38美元。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晶片製造商英偉達和亞馬遜在內的其他科技巨頭的股價也大幅下跌,導致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週五下跌5.8%,比去年12月創下的紀錄低20%以上。分析人士表示,這種不安反映出投資者擔心關稅可能造成永續性損害,進而使美國科技行業在全球競爭和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中處於不利地位。
(圖片來源:pixabay)
關稅推高成本,降低收入預計這些關稅還將推高包括iPhone在內的消費電子產品的成本,因為這些產品的生產成本將隨之增加。消費者可能會為一部iPhone多支付多達2500美元的費用,而目前iPhone的售價約為1000美元,具體取決於型號。蘋果尚未回應置評請求。Meta、亞馬遜和Alphabet也生產消費類電子產品,但每年從其他國家品牌購買的廣告中賺取數十億美元。一些分析師指出,如果這些廣告商削減支出,這些平臺的廣告收入也可能下降。Meta拒絕置評,但其年度報告指出,關稅或貿易爭端可能導致其在中國的廣告收入下降。該公司還擴大了其在越南的混合現實耳機生產。生產手機、耳塞、智慧揚聲器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Alphabet也提到,關稅可能成為影響其製造和供應鏈的風險之一。白宮表示,徵收關稅的目的是希望將更多製造業崗位轉移回美國。川普在行政命令中稱,過度依賴外國生產商可能“使美國供應鏈容易受到地緣政治破壞和供應衝擊的影響”,從而威脅到經濟安全。製造業回到美國並非易事一些科技公司已在努力將更多製造業轉移回美國。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晶片製造商英偉達(Nvidia)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儘管英偉達似乎不會受到本輪關稅的衝擊,因為半導體產品獲得了豁免,但一些行業觀察人士認為,未來仍可能有更多關稅到來。蘋果今年2月宣佈,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用於多項計劃,包括在休斯頓開設一家制造工廠。該公司在其年度報告中表示,其“幾乎所有”的生產都是由主要位於中國大陸、印度、日本、韓國、臺灣和越南的合作伙伴完成的。不過,轉移iPhone和其他蘋果產品的生產地並不容易。Wedbush Securities董事總經理Daniel Ives表示,蘋果需要三年時間和300億美元,才能將10%的供應鏈從亞洲轉移至美國。此外,他估計,iPhone價格可能漲至3,500美元。
來源“紐約華人資訊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