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市場丨如何精準應對關稅挑戰:基於出口價格優勢和產能利用率的視角

關稅,價格優勢,產能利用率
在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支援下,我國的產能利用率呈回升態勢,但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給產能週期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將關稅與產能視角相結合:一方面,考察不同關稅水平下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變化,並將其加總至行業層面;另一方面,分析不同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水平。在此基礎上尋找產能利用率較低、且可能受美國關稅影響較大的行業,並提出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在當前美國加徵10%關稅的情況下,受價格優勢變化影響較大的行業為文體娛樂用品、計算機電子製造業,受影響程度顯著高於其他製造業行業。若假設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幅度提高至20%,受價格優勢變化影響較大的行業排序和加徵10%關稅情境下基本相同。
將行業受關稅影響程度和產能利用狀況相結合,本文發現,受加徵關稅影響最大的文體娛樂用品製造、計算機電子、紡織服裝和電氣機械四個行業,當前行業產能利用率也處於歷史相對較低的水平。上述行業或將面臨更大的產能回升壓力。
為精準應對關稅挑戰,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一是允許匯率有更大的靈活性,維持我國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
二是消費補貼適度向受關稅影響較大的行業傾斜,大力促進科技消費,推動多元消費業態融合。促進科技消費方面,可以適當提升對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等科技產品的以舊換新補貼額度;拓寬電子消費品的補貼門類,將全部智慧家居、影音裝置、電子辦公裝置等納入消費補貼範圍;對農村地區或低收入群體,設立專項科技電子產品消費補貼,提升該群體對科技電子產品的購買能力;支援公共設施“數智化”更新。推動消費業態融合方面,順應消費服務化的趨勢,推動商品消費與服務消費深度融合,可以將當前的國補從商品補貼進一步擴容至服務消費補貼,以旅遊、電影等帶動文體娛樂商品消費;支援精品國產IP出海,帶動“國谷”出口。
三是透過標準提升、海外併購與品牌推廣等打造一批“中國製造”精品品牌,以品牌、質量等非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鞏固文體娛樂用品與紡服行業海外市場份額。
當前,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呈現回升態勢。2024年第四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2%,已連續三個季度上升。而隨著特朗普第二個任期的開啟,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則會對我國各行業出口帶來一定的挑戰,從而在需求側對我國當前產能利用率回升的程序造成影響。在2025年2月26日釋出的報告《從價格優勢視角看美國關稅對不同產品的影響》中,我們從產品價格優勢的視角出發,分析了不同關稅情境下我國不同出口產品價格優勢的變化。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分析物件從微觀產品層面拓展至行業層面,考察美國加徵關稅對我國製造業的結構性影響。同時,本文將不同行業受關稅影響程度和該行業產能利用率狀況相結合,進一步分析了哪些行業的產能狀況可能會更多地受到加徵關稅的影響,據此針對性地提出應對美國加徵關稅、支援我國製造業產能利用率持續回升的相關政策建議。
一、關稅影響下出口價格優勢變化對我國行業的影響
美國對我國出口的產品加徵關稅,會抬升其購買我國產品的成本,進而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在2025年2月26日釋出的報告《從價格優勢視角看美國關稅對不同產品的影響》中,我們分析了不同關稅情境下我國不同出口產品價格優勢的變化。在此基礎上,我們透過構建如下指標將產品層面的價格優勢變動加總至行業層面:
上式的下標p和i分別代表HS6位產品和國民經濟2位行業,其中進入上式計算的產品為在本輪被加徵10%關稅前我國對美出口具有價格優勢,但在被加徵關稅後相對價格大於1(即自我國進口的價格高於平均進口價格)的產品。上式首先用產品稅後相對價格減去1來捕捉某一產品在被徵收關稅後失去價格優勢的程度。進一步地,我們將每個產品價格優勢受關稅影響的下降程度用該產品出口至美國的金額佔產品所在行業的總出口份額作為權重,將產品層面的價格優勢變化加總至行業層面[1]。最後,我們再將行業層面的變化乘上該行業出口交貨值佔總營收的比重,最終得到度量價格優勢變化對我國大類行業影響程度的指標。
從結果來看,在當前美國加徵10%關稅的情況下,價格優勢下降較多的行業主要是文體娛樂用品、計算機電子製造業,受影響程度顯著高於其他製造業行業。一方面,如我們在《從價格優勢視角看美國關稅對不同產品的影響》一文中發現的,在10%的加徵關稅下,玩具、運動用品大類商品下(HS94)可能失去價格優勢的產品份額最高,電子計算機制造業中對美出口金額最高的智慧手機產品也面臨價格優勢的縮小;另一方面,文體娛樂用品、計算機電子製造業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度也相對更高,2024年出口交貨值佔營收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4.5%和39.2%,顯著高於製造業13.0%的整體佔比。除上述兩個行業外,紡織服裝、其他製造業和電氣機械製造業受影響程度分列三到五位。
若假設美國對我國加徵關稅幅度提高至20%,受價格優勢變化影響較大的行業排序和加徵10%關稅情境下基本相同,文體娛樂用品、計算機電子、紡織服裝、其他製造業和電氣機械製造業仍是受影響程度最高的前五個行業。
二、行業產能利用率與受關稅影響程度
將統計局公佈的當前各行業產能利用狀況和受關稅影響程度相結合,當前產能利用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且出口價格優勢受影響程度較大的行業主要為:電氣機械和專用裝置製造業。2024年第四季度電氣機械和專用裝置製造業的產能利用歷史分位分別錄得12.9%和6.1%,而價格優勢在加徵10%關稅影響下的程度在所有制造業中分別排名第5和第6位。受加徵關稅影響較大的計算機電子製造業,2024年第四季度的產能利用率水平相對較高,處於歷史67.7%分位水平。計算機電子製造業的產能回升主要來自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四季度產能利用率歷史分位數較2024年第三季度提高了32.3個百分點。計算機電子製造業產能利用率的提升一方面可能來自2024年第四季以來的一系列消費促進政策;另一方面也可能來自在加徵關稅前的“搶出口”效應。根據我國海關總署的統計,2024年前三個季度我國對美國出口的智慧手機和平板筆記型電腦的同比分別為-11.8%和-9.9%,而第四季度的同比則分別回升至-2.4%和8.1%。而隨著美國加徵關稅的落地,我國對美出口的智慧手機和平板筆記型電腦的價格優勢將受到影響,進而也將對我國計算機電子製造業的產能回升帶來挑戰。
由於統計局公佈的產能利用率資料中並不包含所有制造業大類,為了較為全面地考察行業受加徵關稅影響程度和產能利用率之間的關係,我們用上市公司的固定資產週轉率來衡量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現狀[2]。從2024年第四季度細分產業的產能利用率來看,受加徵關稅價格優勢影響最大的文體娛樂用品製造、計算機電子、紡織服裝和電氣機械四個行業,行業產能利用率也處於歷史相對較低的水平。相對較低的產能利用率水平疊加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上述行業或將面臨更大的產能回升壓力,因此需要相應的支援政策幫助上述行業應對挑戰。
三、政策建議
基於對美國加徵關稅對我國行業價格優勢的影響以及當前我國各行業產能利用情況的考察,本文為更好地應對美國關稅、促進產能利用率回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第一,允許匯率有更大的靈活性,維持我國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Jeanne & Son(2024)的研究發現,在2018-2019年第一輪美國對華加徵關稅期間,美國加徵關稅的效應約有三分之二被人民幣匯率所抵消。因此,保持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有利於降低加徵關稅對我國相關行業出口價格競爭力的影響。
第二,消費補貼適度向受關稅影響較大的行業傾斜,大力促進科技消費、服務消費。擴大內需是應對外部風險、穩定經濟執行的長期戰略之舉。本文研究發現,受加徵關稅影響較大的行業為文體娛樂用品製造、計算機電子、紡織服裝和電氣機械行業。同時,我們在2025年1月26日釋出的《消費補貼怎麼出臺更有效》中指出,計算機電子、家用器具、紡織服裝、文化辦公用品都是拉動產出和就業係數相對較高的行業,因此加大對這些行業的消費補貼不僅有助於行業自身應對關稅挑戰,也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溢位效應惠及整體經濟。
從促消費政策的方向來看,一是大力促進科技消費,提升計算機電子行業內需:可以適當提升對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等科技產品的以舊換新補貼額度;拓寬電子消費品的補貼門類,將全部智慧家居、影音裝置、電子辦公裝置等納入消費補貼範圍;對農村地區或低收入群體,設立專項科技電子產品消費補貼,提升其對科技電子產品的購買能力;支援公共設施進行“智慧化”、“數字化”更新。二是推動消費業態融合方面,順應消費服務化的趨勢,推動商品消費與服務消費深度融合:可以將當前的國補從商品補貼進一步擴容至服務消費補貼,以旅遊、電影等帶動文體娛樂商品消費;支援精品國產IP出海,帶動“國谷”出口,向海外消費者傳播中國文化藝術之美。
第三,針對文體娛樂與紡服行業,透過標準提升、海外併購與品牌推廣等打造一批“中國製造”精品品牌,以品牌、質量等非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鞏固海外市場份額。推進行業質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結果國際採信、互認,打造可供追溯的產品生產、運輸、檢驗資訊體系;鼓勵企業透過海外併購的方式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簡化企業海外併購審批流程,建立海外併購資訊資料庫,搭建囊括金融機構、法律中介、品牌運營等機構的海外併購資訊交流平臺;助力企業開展品牌宣傳推廣工作,承辦和組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展會或交流活動,鼓勵企業將自然地理、民族文化等元素同品牌文化相融合,支援製造業企業同文化傳媒行業協同合作,樹立具有中國文化、價值觀標識的“品牌人設”。
參考文獻
[1]Brandt L, Van Biesebroeck J, Wang L, et al. WTO accession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7, 107(9): 2784-2820.
[2]Jeanne O, Son J. To what extent are tariffs offset by exchange rat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24, 142: 103015.
注:
[1]HS產品程式碼和國民經濟製造業行業的匹配表來自Brandt et al.(2017)。同時,工業企業資料僅統計規模以上企業,與海關資料的統計口徑存在區別,由於口徑差異,這裡假設規上與規下企業的出口結構一致。
[2]注:固定資產週轉率的計算方法為營收/平均固定資產淨值,營收資料使用四季度滾動求和。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