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雙11”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早一些

“十一”期間,某知名大V在帶貨時於不經意間透露,今年“雙11”期間他的帶貨專場將提前“開跑”。“十一”大促已經與“雙11”無縫銜接了。
據報道,從10月14日晚8點開始,天貓、京東將啟動“雙11”,而更多平臺,諸如抖音、快手、拼多多等也早就躍躍欲試。相比往年10月底才啟動,今年的“雙11”活動更早戰線拉長的“雙11”

能夠帶來更多意外之喜嗎?

“戰鬥”已經提前打響

就在

10月12日,阿里淘天集團在杭州舉行“雙11”釋出會表示,今年的“雙11”券更多更大,價格展示也更簡單,消費者下單隻需看到手價即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天貓“雙11”還將支援以舊換新。同時為避免價格內卷,阿里淘天集團將繼續最佳化商家政策,以促進良性競爭。

京東

“雙11”突顯“現貨”,將開啟“搶先購”等活動,整個活動過程分成搶先購、開門紅、專場期、高潮期和返場期五個階段。在“又便宜又好”的主題基礎之上,京東還計劃推出跨店每滿300減50元、使用者每天可領取60元額外補貼等優惠。

相比較來說,直播電商比傳統的貨架電商平臺更早瞄上了

“雙11”這一陣地。比如,抖音在10月8日就開啟了“雙11”搶先期。依照不同的目標定位,抖音將推出超值天團好物帶隊官、超值天團-新推官、超值品類、萬店鉅惠等多種多樣的活動。為改善體驗,抖音還將推出運費險優惠,以及聯合食品生鮮、數碼家電、珠寶等特色品類商家推出壞了包退、以舊換新、先鑑後發等服務。

“雙11”誰來買單?

商家誠意滿滿,那麼消費者是否會願意買單呢?

今年已經是第

16個“雙11”購物節。從一開始大家認為它可能就是個噱頭,到後來屢創銷售奇蹟,從每年都翹首以盼到逐漸有些審美疲勞,“雙11”本身的意義其實早就超出了一個購物節本身。

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增量政策的落地,統計資料顯示,

1-8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12452億元,同比增長3.4%;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96352億元,同比增長8.9%。在市場大環境向好的情況下,人們對今年“雙11”有了更多期待。

如下圖所示,

2021年至2023年“雙11”全網銷售額資料。資料顯示,雖然銷售額還在不斷增長,但增長已經放緩,這已是客觀事實。除了促銷降價優惠這些基本措施以外,還有哪些有效手段可以刺激和拉動消費,值得平臺和廠商深思。

“雙11”還會有什麼新花樣?

2023年11”期間,傳統電商、直播電商、新零售、社群團購同比變化分別為-1.1%、18.6%、8.3%和-8.1%。直播電商的快速興起已是大勢所趨。直播間的

“甩賣”和“拼手速”又是另一種購物感覺。就筆者個人而言,在抖音、小紅書等直播間中購物的頻次已經超過了京東、淘寶等平臺。

從去年開始,

AI技術就已經大規模被應用於電商平臺。AIGC將如何重塑零售業也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探討的話題。在淘寶上,只要點選“淘寶問問”,便可以享受AIGC帶來的全新購物體驗。另外,淘寶還升級了商家AI產品——生意管家,可以整合素材生成、資料服務、經營代理等多項AI工具和能力,促進交易。今年的京東“雙11”,有可能展示京東雲言犀數字人3.0,甚至還可以蹲一下影片大模型。新壹科技憑藉先進的數字人直播技術,可以助力商家實現全天候不間斷直播帶貨;透過AIGC技術,可以快速生成高質量的營銷短影片,用於產品展示、使用者評價、促銷活動。可以預見,未來‌AI技術將更好地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同時最佳化供應鏈管理,還能促進零售商實現跨界合作與資源共享,拓展新的市場空間。而“雙11”則是一個很好的展示舞臺。

“雙11”剛開始的幾年,由於業務流量激增,電商平臺、支付平臺等的業務連續性也是一個棘手問題。很多相關的服務商每每到“雙11”期間,總是噤若寒蟬,生怕有什麼突發問題,造成中斷。隨著雲計算技術的普及,以及資料災備、物流最佳化、運維支援等的不斷升級和完善,現在的“雙11”,業務連續性保障工作已經是基本功,不用再刻意強調。不過仍然不可掉以輕心的是,現在各種別出新裁的網路攻擊讓人防不勝防,對於網路詐騙、網路安全威脅等,還是要提高警惕,做好預案。

對於今年的“雙11”,您還有哪些期待嗎?歡迎與我們的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