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也不跪,對美強硬派贏了!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特朗普用臨門一腳幫助他不喜歡的加拿大自由黨黨魁、接替特魯多的過渡政府總理卡尼贏得了28日的聯邦選舉。
他竟然在加拿大投票的當天發帖,試圖影響投票,他不知道自己已經是加拿大的“選舉毒藥”,他沾誰,誰就會完蛋,最後果然適得其反。卡尼是堅定的反特朗普路線領導人,他引領了一股反特朗普浪潮,號召公眾反對美國總統威脅吞併加拿大,並羞辱性將加拿大稱為美國“第51州”,他將捍衛加拿大利益作為其競選綱領的核心內容。這次加拿大投票急劇變成了如何對待特朗普野心的全民公投。
特朗普確實“昏頭了”,他28日發的帖子竟然呼籲加拿大選出一位“有力量和智慧的人”,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雖然沒有點名支援誰,但是人們都自然理解他傾向的是保守黨黨首普瓦列夫爾,因為後者的競選策略包括承諾削減對外援助,縮小政府規模,降低稅收,促進化石燃料生產,以及厭惡“覺醒”左翼文化,與傳統媒體對抗等。大家是不是挺熟悉這些?沒錯,這些主張太像特朗普的政策了,甚至連該黨的口號“加拿大優先——為了改變”也與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和MAGA非常神似。鑑於特朗普在加拿大名聲很臭,在他28日發帖後,普瓦列夫爾與卡尼幾乎同時發帖反對特朗普干預加拿大選舉。但是普瓦列夫爾已被輿論打上了他“很像特朗普”的標籤,特朗普這等於是在關鍵時刻害了他,挖了個坑,將他的總理夢生生活埋了

▲加拿大總理卡尼(圖源:環球時報)
幾乎整個西方都歡迎卡尼勝選,因為一些輿論將這一結果看成特朗普主義在西方遭到了一次強有力的“狙擊”,在這之前歐洲多國保守甚至極右翼勢力在選舉中獲勝或者擴大了地盤,比如德國、法國、義大利等。今年2月的大選中,德國選擇黨以20.8%的得票率排名第二,獲得二戰以來極右翼政黨在德國大選中的“最佳戰績”。法國極右翼“國民聯盟”曾在去年國會選舉第一輪投票中領先。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也出自極右翼政黨。但是加拿大自由黨,一聽這名字,就和美國民主黨這一撥更加接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英國首相斯塔默、愛爾蘭總理馬丁等歐洲領導人,以及美國前總統拜登都迅速向卡尼表示祝賀。世界政治非常複雜。卡尼很反特朗普,但在一次選舉辯論中,當被問及加拿大安全面臨的最大威脅是誰時,他脫口而出是“中國”。中國形象在加拿大被毒化,正所謂“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與自由黨保守黨的區分已經關係不大。但是卡尼很可能領導加拿大與美國進一步疏遠,已經成為極高機率的趨勢。卡尼多次明確表示,加拿大與美國的舊關係已經“結束”,“美國不再是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這已不是泛泛的口號,而是加拿大面臨的冷酷現實。加拿大四分之三的產值出口美國,但是特朗普宣佈對加拿大的鋼鐵、鋁、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推動加拿大經濟走向衰退。特朗普不會輕易對加拿大鬆手,因為他想逼加拿大人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和收入向美國屈服。他在28日的帖子中再次引誘加拿大民眾:只要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就將獲得稅率減半,將加拿大軍力“免費提升至世界之巔”,讓加拿大“汽車、鋼鐵、鋁、木材、能源及其他產業規模翻兩番,且零關稅”。

特朗普在對美國社會進行吞併加拿大的政治動員,推動自己的政治野心變成美國全社會的意願,如今美加之間的隔閡正快速形成。即使幾年後他離開白宮,他埋下的“惡種”也已經很難剷除,加拿大將面臨長期威脅,重新塑造國家戰略已是迫不得已的選擇。過去,美加是鐵板一塊的鄰國加盟友,但是世界上很多鄰國存在各種糾紛,關係緊張,誰能保障未來的美國和加拿大不會成為另一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呢?現年60歲的卡尼是非職業政治家,準確說他之前從未有過從政經歷,而是職業金融家。他2008年任加拿大央行行長,幫助加拿大度過了那波金融危機,後擔任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行長,又幫助英國度過了脫歐後的困難時期。他聲稱加拿大目前遭遇的貿易戰風險與英國脫歐時的困難如出一轍。在整個競選過程中,卡尼一直將自己標榜為一位來自政治中心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能夠帶領加拿大經濟度過一段深刻的動盪時期。

特朗普路線的堅定反抗者卡尼取得勝利,但截至當地時間週二凌晨,他所在的自由黨只獲得了164個席位,不足加拿大議會半數的172席,因此很可能成為少數政府。但他扳倒了之前呼聲很高的保守黨黨首普瓦列夫爾,這是特朗普霸凌主義在西方世界不得人心的清晰寫照。這對中國強硬回擊特朗普關稅戰,對世界共同抵制美國的霸凌,總體上都不是壞事。雖然卡尼回答提問時說中國是“最大威脅”,但老胡個人相信這只是他打出的一個幌子。他現在最擔心的肯定是美國對加拿大的現實關稅打擊以及陰魂不可能散去的吞併野心。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維護加拿大的國家主權將是卡尼政府的真正挑戰,也是加拿大整個國家的長期挑戰。加拿大人會願意擴大同中國合作的,因為中國對加拿大的所謂“威脅”純屬子虛烏有的牽強附會。中國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他們需要中國。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