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破曉筆記
很多投資者偏好“輕資產”的公司,排斥“重資產”的公司。
我們先定義一下“輕資產”和“重資產”的區別。
當我們說一家公司是“輕資產”的公司,通常是指,該公司的主要資產,是資料庫、專利、版權等無形資產(比如網際網路公司、傳媒公司),又或者該公司屬於“腦力密集形公司”(比如律所、審計所、基金管理公司)
當我們說一家公司是“重資產”公司,通常是指,該公司的主要資產,是礦山、油田、鐵路、港口、電站、房產之類的有形資產。
多數投資者偏愛“輕資產”,理由很樸素——輕資產的公司,更容易實現“高增長”。事實也的確如此。一家挖煤的公司想要擴張,只能去購買更多的礦山,這種模式下,它的增長極限是可預期、可計算的。而一家以“資料”為核心資產的公司,更有可能脫離資產的桎梏,實現“爆炸性的增長”。
以上所說,是多數投資者已經看到的一面,或者說,是多數投資者“願意看到的一面”。
然而,每一枚硬幣,都有反面。如果你是一個保守的投資者,凡事先往壞處想,你很快會發現,輕資產的公司更加危險。
觀察企業價值的兩個視角:1、經營價值;2、清算價值。
當一家重資產的公司,比如“礦山公司”或“房地產公司”經營效益不好時,它的資產本身,仍然是有價值的
(防槓:有些公司使用“高槓杆”把自己搞破產,比如恒大。那不是重資產的鍋,是高槓杆的鍋。重資產不等於高槓杆,中國石油就算沒有一分錢負債,它也是個重資產公司。)。
然而當一家輕資產的公司經營不善時,它的價值會迅速衰減至零。因為它沒有“可供清算”的東西。
用個有點直男的比喻:“重資產公司”和“輕資產公司”的區別,就像是“重甲騎兵”和“刺客”的區別。
重甲騎兵即使死在馬上,那一身重甲、坐下戰馬、彎刀長槍、強弓勁弩,都是值錢的,甚至馬鞍袋中,還能摸出一些碎銀。
而刺客若是死了,除了心中的信念,就只剩腰間的匕首。誠然,單個刺客相比於單個重甲騎兵,更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撼動整個世界。但當歷史變得足夠漫長,我們會發現,仍是浩浩鐵騎構成了世界的基石,牽動著世界的走向。
注意,我不是在說重資產的公司更好。我的意思是,沒有明顯的好與壞,只是“不一樣”而已。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誤解。很多人覺得:重資產的公司,商業模式有問題,他們賺得錢都是假錢。因為重資產的公司,必須不斷用利潤購買新裝置,才能維持當前的利潤。
然而,當你繼續追問:“為什麼?如果你說的是事實,那麼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你會發現,大多數人其實答不上來。
我們今天就來具體說說,是怎麼回事。
首先,絕不可能是“商業模式”本身的問題。
“賺到的錢,必須用來買裝置?”世界上不會有麼SB的商業模式,也不會有哪個企業家,接受這種商業模式。
問題出在“會計”層面。很多生產型的公司,需要不斷購買生產資料,這個邏輯沒問題。但是,購買生產資料,就和僱傭生產人員一樣,都是成本的一部分。利潤=收入-成本。也就是說,扣除所有成本之後,剩下的才是利潤!
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必須”拿“利潤”購買新裝置的情況?注意這兩個詞,是“必須”和“利潤”。
通常來說,利潤是否用於再投資,只會影響“擴張”,不會影響原有的“生產”。也就是說,如果一筆錢,不用來買裝置,就會影響原本的生產,那麼這筆錢,其實根本就不是利潤!
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這種事?當“折舊率”取錯的時候!你花10億元買了一臺裝置,預計能用十年,於是按10年攤銷折舊。結果這裝置三年就淘汰了,不能用了。於是,你只好把過去幾年賬面上“看似賺到的錢”拿出來,買了一臺新裝置。
現在請問:1、這是什麼問題?2、這是誰的問題?
答案很明顯:這是經營策略的問題,這是企業家才能的問題,不是“商業模式”的問題,不是“重資產”本身帶來的問題!
“輕資產”公司,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而且很多時候,所謂輕資產的公司,其實容錯率更低。你買礦山,煤價跌了它還是礦山;你買裝置,不能用了還有殘值。你花錢僱來一群博士,開發一個APP,沒人用,就灰飛煙滅。
這個問題,到此大致就說清楚了。
最後簡單做個小結:
1、輕資產的公司,好的時候更好,壞的時候更壞。
2、重資產的公司,如字面意思一樣,因為更“重”,所以更“穩”。
3、重資產這種模式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下週六(3.22)我會在成都和達叔一起組織一場線下投資分享會,達叔分享內容以房地產為主。我的分享主題:科學站在米塞斯這邊,但政治卻選擇了凱恩斯——2025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zhangshizhi666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
買一贈四,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