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住300塊出租屋,孩子讀30000塊私立學校:母愛真偉大,快感恩吧!

本文作者:甘北
首發公眾號:甘北
馬上就要放暑假,準備出門遛娃,劃個水。老規矩,喜歡記得點贊,不喜歡也沒關係,即將出門玩耍的人有義務跟全世界和解。

讀者:北北,看你寫的咕咕的清華之路,非常有共鳴,我家也有學渣女兒,現在六年級,成績排在班級中下,注意力差,上課總開小差,經常被老師投訴。但我沒有你的好心態,一想到這個事就非常焦慮。
我們住的地方是小縣城,教育資源相對一般,小區有個媽媽跟我一樣的情況,她去年下狠心把小孩轉到市裡的私立學校,自己在旁邊租房子陪讀,聽說收效很好,孩子成績上升明顯。
我跟老公商量了一下,也有點同樣的想法。
目前擺在我們跟前的處境是,如果去陪讀,我就要放棄現在的工作(我在一家公司做會計,月薪3000左右),老公一個人養家壓力較大,加上學費租房費用,可能未來幾年都要過苦日子。另一個是兩地分居,怕夫妻感情出問題。
北北,對此你怎麼看?

甘北:啊,短短幾行字,看得我好累。分幾點來回答吧。
第一,權衡利弊,我們衡量一件事該不該做,最常見的方法便是計算它的整體得失,那麼:
已知:陪讀的好處,是或許可以讓孩子成績提升,請注意下劃線片語,或許,即不確定的意思。
又知:陪讀的壞處,一是你會失去工作,這是確定的;二是家庭經濟壓力陡增,而且這種壓力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這也是確定的;三是可能導致夫妻不合。
Ok,那麼你現在要用三個壞處(兩個確定壞處、一個不確定壞處),去換取一個並不確定的好處,我不知道你的賬是怎麼算的,總之這筆賬在我看來,一定是不划算的。
第二:你有沒有想過期待落空,或者說效果不如預期,心態能否承受?
這種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太多,“我為了你連工作都丟了,你爸一個人養家餬口,我們省吃儉用送你來這裡上學,你是怎麼回報我們的?”
想想吧,如果效果達不到預期,你是不是要說出這句話,屆時你的心態如何調整,孩子的壓力又如何調整?
跟買房、炒股一樣,教育也是一種投資,投資最忌孤注一擲,任何孤注一擲的行為,我這裡都不提倡哦。因為輸了真的會急眼,鬼知道會做出什麼失心瘋的事來。
第三:我是一名女性博主,自然會為女性考慮更多。
我其實很納悶,為什麼從來聽說的都是媽媽放棄工作去養育孩子,極少聽到爸爸放棄工作去養育孩子。媽媽就天生偉大嗎?
按現在的就業環境,辭掉的工作真的還能再撿回來嗎?你放棄的真的只是一份工作嗎?會不會整個職場生涯都葬送了?
一個職場女性,即便工資再低,至少能養活自己,而一旦徹徹底底進入家庭,可就要過上仰人鼻息、伸手討錢的日子了。
從你的敘述來看,老公的收入情況應該也不算太好,對於原就不富裕的人來講,錢就是他的命,伸手向人討命,你覺得人家會有好臉色嗎?
我說一種最差的情況,因兩地分居導致夫妻不合或外人插入,婚姻亮起紅燈面臨離婚困境,這時候又失去收入來源無法餬口,孩子成績也沒有預期理想,幾重夾擊,你的情緒還能穩住嗎?
第四:當然,我知道很多陪讀媽媽或者雞娃媽媽的心態,認為自己苦點累點哪怕奉獻終生都沒什麼,只要孩子能出人頭地就是值得的。
OK,如果你也這麼想,說明你一定認同這種價值觀,那麼,一個被你高度認同的價值觀,一定是值得延續、可以代代相傳的。
也就是說,你的女兒將來也可以踐行你的價值觀,辭掉工作在家帶娃,繼續燃燒自我托起下一代,而後女又生女,女女孫孫無窮託舉,一脈相承八十一代,找不到一個為自己而活的女性,請問,你真的認同這種價值觀嗎?
如果你不能允許這件事發生在女兒身上,為什麼又能允許發生在自己身上呢?你也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啊。
最後,每次寫咕咕的清華之路,都有讀者好奇我為什麼不焦慮,或者準確說,我為什麼不雞娃。借這一題回答一下吧,註明:這部分極度自戀,能看就看,看不下去就跳過。
我應該算那種天生會考試的體質,有多會呢,這麼說吧,老子三年級起,就知道在作文底下加上一段“我們身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黨和國家的養育之恩”,沒人教,無師自通,我就知道這麼寫老師會給高分。
小學是留守兒童,沒人管,再加上格外機靈,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是班長,仗著老師寵愛,從來不做作業,包括寒暑假作業,一檢查就是忘帶了、親戚拿走了、不見了。
初中分到當地最差的學校、最差的班,別的班平均分80多的數學測試,我們班只有兩個人及格,還都是擦著及格線。
我還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極度不愛聽課,不是開小差那種,而是隻要老師不對胃口,我就一句都不會聽。
壞毛病一大堆,看著這小孩沒救了吧?
不是,只要我想,就能考得不錯。
沒錯,只要我想,就能考得不錯,聽起來像在吹牛,但我跟你說三個事例:
事例一:有一年來了個我很喜歡的物理老師,就因為“我很喜歡”四個字,小小的老子以數學不及格的糟爛基礎,考出了物理全級前幾的成績,並且一直維持到這個老師被調走。
事例二:開頭兩年化學奇爛無比,抄都抄不及格,因為我不知道HO兩個字母之間,為什麼會摻進去一個數字2。後來爛到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花了大概兩個星期,將一本化學練習冊從頭背到尾,OK,至此以後基本能穩住年級前茅的水平。
事例三:因為不愛聽課,英語也奇差無比,高考前兩個月,小小的老子算了下分數,覺得這門是最好精進的,於是花了大半個月,從早到晚,從晚到早,把自己生生背成一本行走的詞典,然後高考分數相直線提高20多分。
如果雞娃有用,最該雞的就是我這種娃,潛力無窮,雖然憑藉自己瞎貓抓死耗子的功力,也勉勉強強混上了一本線,但我毫不懷疑,但凡遇到更好的師資、家長再盯緊一點,小小的老子上個頭部985應該是沒問題的。
原因很簡單嘛,我像讀書那塊料。
什麼是讀書的料,個人認為在智商不拖後腿的前提下,最重要是有一顆真正想學的心,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行動能力。仔細想想,以上的所有例子,是不是都有一個最大的前提,即“我想改變”。
人只有想辦到一件事,才會真正辦到一件事,尤其是在這件事原本就不擅長、很艱難的情況下,強行注入腎上腺素很難長久維持,驅動力一定是自內而外的。
他想學,你別管他為什麼想,是感興趣也好,是喜歡這門課的老師也好,是好勝心作祟也好,總之他得自己想學。
說實話,我暫時沒在咕咕身上看到這種內驅力,拿著小鞭子在後面抽,我痛苦,他也痛苦。
雞,怎麼雞呢?遇到錯題,我但凡仔細聽了講解(可惜我仔細聽的機率不大哈哈哈),就會下意識把它記下來,儘量別再犯了。咕咕不行,根據這幾年的經歷,一個字只要他第一次寫錯,大機率未來的一百次都是錯的,怎麼罰抄都沒用,他的心不在上面,過手不過腦。
他的記憶力也欠缺,尤其缺乏影像記憶,一篇課文不管他讀過多少次,聽寫過多少次,你單獨把一個字、一個詞拎出來,他就不知道源自哪裡,需要反覆地找。
我不是,我念書的時候腦子裡有照相機,一個句子它只要在書裡出現過,我就會記得它大概在哪個位置,課本上一個毫不起眼的插圖,我都能記得它的註釋。
所以我要提升成績很簡單,記憶力好就是這麼橫,大不了從頭到尾背下來。但這條方法對咕咕絕不適用。
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好勝心,我小時候遇到不會的字,會習慣性地查一查字典,再不濟也要翻翻參考答案,咕咕不是,他習慣性地跳過,連答案都不想翻。至少目前,他缺乏對知識的征服欲,只有儘快糊弄完作業的渴望。
在這些前提下,我去雞他,蒼天,豁出性命恐怕也只能換十分,這超低價效比誰愛要誰要吧。
明白這個意思嗎?人和人之間不是成績好壞的區別,而是天性的區別,興趣愛好、好勝心、記憶力、想要攻克難題的決心,真正的天塹是這個。
大家說起天賦,往往以為講的只是智商高低,但其實很殘忍啊,朋友們,不僅智商,熱愛是一種天賦,好勝心是一種天賦,專注力是一種天賦,甚至於努力本身也是一種天賦。
對,努力本身也是一種天賦。有些人天生就會努力、愛努力、享受努力。
他不喜歡玩遊戲,他就愛讀書,你看他日夜埋頭苦讀,以為他是在跟惰性對抗,其實不是,他身體裡的惰性原本就比別人少,努力對他來講並沒有那麼痛苦。
如果很難理解,不如代入社交,對i人來講,這是一件如坐針氈的事,而對e人來講,太簡單了,跟呼吸一樣簡單。你要強迫一個i人跟e人一樣社交,表面上看他們做的是同一件事,實際上是兩件難度指數完全不同的事。
我每年都會花上兩個月在家看書,足不出戶,睜眼看到睡覺,不用佩服我,我其實沒在克服什麼,這麼做單純是因為我喜歡。
但咕咕不行,那會要了他的小命。
老梁就更不用說了,從小全班第一、全級第一、全校第一的學霸,平時沒事幹就在家做數學題放鬆腦子,這種興趣愛好多逆天啊。
我不行,我做三道數學題就會把家砸了。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領域。
你要實在不能理解,可以代入唱歌,這世上雞圍棋、雞滑雪、雞舞蹈、雞英語,雞什麼的都有,但是我從沒聽說過有任何家長雞唱歌。
唱歌,幾乎所有人都預設,亮一嗓子就知道,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沒那個嗓音條件,送到李谷一那裡也白費。
如果喉嚨是先天的,那手腳是不是先天的?腦子是不是先天的?
一個桶啊,原本很大很空,你往裡面注水才有效,如果這個桶本來就只有一點點容量,連一捧水都裝不下,你拎去海邊猛灌有什麼用呢?
最後的最後,如果看完以上,還是覺得沒道理,還是想要辭職陪讀,建議找一個喜歡雞娃的博主,把上述問題再問一遍,直到要到令你舒心、滿意、自洽的答案為止。
還是那句話,一個人真心想做的事,旁人是無論如何攔不住的,如果我寫這麼長都攔不住你,那證明你是真心想做,旁人的意見只會令你徒增痛苦。
那麼,別痛苦了,去做。
今日薦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