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的一生經歷多個角色的轉換,生活的難題也隨之接踵而來。
少女時期面臨自我認知的困惑,倍感無助和迷茫;
步入婚姻在初享感情甜蜜的同時,也在諸多不確定性中身心疲憊;
初為人母時隨著身上日益沉重的責任感,又需要面對無數個未知的挑戰;
與此同時,在工作、社交等方面扮演的不同角色之中,逐漸失去自身的平衡,深陷壓力和困境之中。
而實現破局,掌握改命機會的關鍵就在於自我覺醒。
自我覺醒,不是簡單的掙脫束縛,而是深刻理解自我,擁抱內心的脆弱與堅強。
是在無數次跌倒與爬起後,依然能夠溫柔以待這個世界,以更加堅韌和獨立的姿態,書寫屬於自己的生命篇章。
今天,有書君就將以“女性覺醒”為關鍵詞,講述5本經典作品中的女性故事。
願她們不屈服於現實,勇敢實現自我救贖的成長故事,能夠給每一個在低谷中苦苦掙扎的我們帶來乘風破浪的勇氣。

01《飄》
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
豆瓣:9.3分
這是一本一經發布就打破美國各項出版記錄,標價3美元卻被炒到價格翻20倍的經典著作。
更是因為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耗時十年時間,留下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的佳作。
不僅榮獲了普利策獎等多種獎項,更是被拍為電影《亂世佳人》搬上好萊塢的熒幕,在全世界走紅。
故事以美國南北戰爭和戰後重建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斯嘉麗的愛情糾葛和生活遭遇。
但是除了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女性意識覺醒和女權思想才使《飄》成為不朽之作。
天真爛漫的斯嘉麗先後經歷了與艾希禮、瑞德等人的感情糾葛,她逐漸意識到愛情並非生活的全部,婚姻也並非幸福的唯一保障。
更是在失去了父親和莊園,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擔之時,她透過經營農場、開辦木材廠,逐漸實現了經濟上的獨立。
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磨難,但斯嘉麗從未放棄,她敢於挑戰傳統的女性價值觀,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幸福。
正是透過斯嘉麗叛逆卻又頑強的女性形象,也讓我們看到了屬於女性無限的可能性和力量。
02《醒來的女性》
作者:瑪麗蓮·弗倫奇
豆瓣:8.9分
三十歲的米拉,一生活得猶如一幅畫卷,看似精心編織卻又略顯束縛,因為它的每一筆都承載著傳統觀念的沉重。
從小就接受著要賢良淑德的教育,母親對她最好的願望也是能夠嫁給一個好人家。
正是因為如此,她便草草步入了一場婚姻,開始了一段看似幸福卻又逐漸走向崩潰的生活。
她甘心做一個全職主婦,在日復一日的家庭瑣碎中耗盡青春的光華。
可是她的付出卻在丈夫眼裡似乎一文不值,經常對米拉的惡語相加,不僅是對她價值的徹底否定,更是對她情感的肆意踐踏。
為了“幸福生活”一再的忍耐,最終卻只換來丈夫的背叛。
在丈夫提出離婚之時,米拉為保全家庭選擇以自殺威脅,奈何這也並不能夠再次挽回丈夫的心。
離婚之後的米拉,一無所有,但她決定重新尋找人生方向。
她拿到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重返大學。
再一次坐在曾經懷揣夢想的地方,她也逐漸意識到生活其實還有很多可能。
米拉就是小說《醒來的女性》的主人公,雖然只是個故事,但是她卻是無數個女性真實生活的縮影。
作家瑪麗蓮·弗倫奇用自己的文字,寫出無數女性她們一直被壓抑的內心世界,甚至改變了她們的一生。
03《如雪如山》
作者:張天翼
豆瓣:8.4分
“lili”一個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姓名,但是在作家張天翼的筆下,超越了平凡,化身為萬千女性心靈的共鳴體。
她可能是女學生立立,也可能是產後抑鬱症的儷儷,也有可能是步入老年的麗麗。
曾有人評價:
“《如雪如山》不單單是一部具有深刻意義和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更是一部反映當代女性生活狀態的鏡子。”
作者將七位女性的人生故事拼成一幅完整的畫像,在女性視角下勾勒出一個不一樣的“人世間”。
文字裡更是省去了刻意的稱讚或者無謂的貶低,用最真實的語言呈現出她們以及她們真實的生活。
性騷擾的陰霾、母女間複雜微妙的情感糾葛、產後抑鬱的深淵、婚外戀情的糾葛、中年失獨的無盡悲涼……
這些敏感而沉重的議題,讓無數讀過這本書的人從書中找到正經受著痛苦、感到孤苦無助的人生共鳴。
讀罷此書,你心中定會湧起一股激流,那是對女性覺醒與成長力量的敬佩,也是對現實和公正的深刻的思考。
04《面紗》
作者:毛姆
豆瓣:8.7分
這本書被譽為女性精神覺醒的經典之作,書中犀利的文字點醒了無數被困惑的女性,找到了屬於自己通往寧靜的路。
女主人公凱蒂是一個容貌嬌美,卻十分愛慕虛榮的女子,因為自己十分挑剔的眼光,始終沒有找到可以託付自己終身的人。
奈何歲月不等人,眼看自己容顏漸老,不得不接受了生性孤僻的醫生瓦爾特的求婚。
就這樣,她告別自己在英國的生活,和丈夫踏上一塊遙遠又神秘的土地——香港。
本就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很快走向厭倦,海蒂也悄悄與情人唐生偷情,以此尋求情感的慰藉。
然而,命運的諷刺在於,當她以為終於觸碰到幸福的邊緣時,卻猛然發現,自己竟也淪為了背叛的受害者,情感的潮水瞬間將她淹沒。
但生活的劇本遠不止於此,霍亂的肆虐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讓凱蒂直面生死,見證了生命的脆弱與堅韌。
在那片被絕望籠罩的陰霾下,她意外窺見了修女們眼中不滅的信仰之光,那是對人性光輝的堅守,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探索。
在一次次生活的轉折中,終將生活的面紗從她眼前漸漸揭去。
在痛苦與掙扎中,凱蒂逐漸覺醒,她的靈魂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禮,從依賴與迷茫中蛻變而出,踏上了一條通往自我成長與精神自由的征途。
05《紫顏色》
作者:艾麗斯·沃克
豆瓣:8.8分
相信你一定看過一部經典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但是你知道是什麼啟發了導演斯皮爾伯格創造出這部影視經典。
就是這本由美國黑人女作家艾麗斯·沃克所著的經典之作——《紫色》。
這部作品也被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改編為同名電影,斬獲了奧斯卡獎11項提名。
艾麗斯·沃克更是憑藉這部佳作,一舉拿下代表美國文學的三個最高獎項,成為了第一位獲得普利策文學獎的非裔女作家。
沃克以無比的勇氣與溫柔,勾勒了一位黑人婦女從壓抑到覺醒,從沉默到發聲的非凡旅程。
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轉變與成長,更是千萬黑人女性共同心聲的迴響,她們在性別與種族的雙重枷鎖下掙扎,卻又以不屈不撓的精神,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書中每一行字句,都彷彿是對過往苦難的溫柔撫慰,也是對未來希望的深情呼喚。
這本書,是對女性價值與魅力的最高頌揚,它讓我們感受到,每一個女性,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擁有改變自我、影響世界的力量。
▽
《女性的覺醒》一書中寫到:
“女性命運的三大轉折點,原生家庭、婚姻和覺醒的自己。”
無論外界賦予我們多少角色與期待,最本質、最重要的,始終是成為那個真實、獨立、自由的自己。
這個過程或許艱難,需要勇氣去掙脫束縛,需要智慧去平衡各種關係,但正是這份覺醒,讓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與光芒。
最後,願你能夠成為溫柔的女兒,摯愛的妻子,慈愛的母親,但在這多重角色交織的光環下,不要忘記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