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整理自hannah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分享的講座。
今天晚上我應紅山森林動物園老師的邀請,來跟大家分享“我們為什麼要做豹鄉田這個專案”。我們與和順的老鄉們在2024年註冊了豹鄉田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在地的農民一起註冊成立的。我們跟別的合作社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的合作社有豹子。

豹為什麼會生活在豹鄉田邊?



繪圖:聶宇石
這是我們去年4月26日在貓盟公眾號上釋出的漫畫。這是一隻貓盟觀察識別的豹個體,編號F26。它的棲息地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發生過“豹媽三遷”的故事,最後是在豹鄉田這裡定居的(《真實故事漫畫:豹媽三遷的F26》)。它在豹鄉田邊完成了一整年的育幼過程,現在也在這裡生活。
F26的孩子在豹鄉田邊捕捉了一隻雉雞
去年除夕我們的紅外相機拍到,F26的孩子在豹鄉田邊上捕捉了一隻雉雞,它的媽媽和同胞兄弟姐妹就在旁邊看著。在豹鄉田周圍的20平方公里範圍內,穩定地生活著6只成年豹,還有它們的孩子。
在華北,豹鄉田是一片再普通不過的山區農田。它開墾在谷地裡狹窄的平地上,兩邊就靠著山林。豹鄉田有豹,基於的是周圍的山林就是華北豹的核心棲息地這一事實。樂毅、小南溝和飲馬池這三個村莊相當偏遠,被大片的山林圍繞。而豹子偏偏又是適應能力非常強的物種,能夠忍受一定程度的人類活動,在華北,它們與人類已經共存了千萬年。

©貓盟
但是能生活在田附近,並不是說農田就沒有問題。這是豹鄉田秋天的航拍圖,相比豹子們宜居的森林,農田是光禿禿的,冬天更是這樣。這對動物來說缺少遮蔽,零星的樹還會被老鄉砍回去做冬天的木柴。所以農田其實是把棲息地割裂了。
在保護生物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生態完整性保護,生態完整性保護的關鍵詞又有三個:關鍵種、連通性和生態過程。
貓盟把華北豹作為華北地區保護工作的關鍵種。華北豹作為頂級捕食者,它的存續意味著存在比較健康的生態環境。一般來說,大型動物需要至少50只可繁殖的個體,才能組成一個穩定健康的種群,現在和順的成年豹數量大概是40多隻。如果棲息地再被農田、道路割裂了,分成小群了,它們就會變得更脆弱,還會近親交配,基因庫越來越脆弱,就難以為繼了。
我們希望用生態友好的耕種方式,讓農田變成對野生動物更友好的狀態,重新把棲息地連起來,提高農田對於野生動物的連通性。讓整個華北山地的食物鏈,都能完整健康地在這裡存續,讓豹子在這裡平安無阻地遷移、生活。

請大家在括號裡填上自己喜歡的內容,也歡迎轉發給其他的朋友哦~

為動物搭建旅館與橋樑
我們從2023年就開始在豹鄉田做一些保護性耕作和生境最佳化的工作。首先,我們把單一化的種植玉米,變成混合種植20多種農作物,讓田地一年四季地表都有東西覆蓋。

共建豹鄉田2025的十二件小事之一:給動物種點好吃的。©️豹星球
我們從2023年開始一直在種向日葵,向日葵能夠吸引更多傳粉昆蟲,也會為鳥類提供食物,我們會把花盤送給老鄉,送給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動物們。在向日葵田的旁邊我們還種了蕎麥和莜麥,為動物提供食源和躲藏空間。
農田不僅為動物提供食物,也提供藏身的場所。比如向日葵地、莜麥地,很多動物躲在裡面。去年夏天,貓盟成員一夜就數到10只狍子在地裡吃莜麥的嫩葉。我們在向日葵地安裝的紅外相機拍到了赤狐、狍子、松鼠、兔子,還有許多的鳥。


向日葵田裡的赤狐和莜麥田裡的狍子 ©貓盟&大貓
我們沒有在農田裡施用農藥、化肥,也不用除草劑,讓這些野生植物也好,小昆蟲也好,都能在這裡生活下去。我們尊重農田裡發生的這些生命現象,不去做更多的干預,這就是完整的生態過程。
和順是一個養牛大縣,山前到處都有人放牛,草都被啃得短短的。我們用圍欄保護本土的灌木和草,不讓牛啃,讓它們有機會長高,為野生動物提供躲避的空間和食物。等幾年後灌叢長大到不怕牛啃了,形成天然的屏障了,我們就會把圍欄撤掉,遷移到新的空地上,這塊新的空地就會成為新的修復區。讓被牛啃得短短的荒地,有機會變成連成片的灌叢地,接通動物的棲息地。

加固圍欄 ©君姐
我們還圍了一片空地,做成“本土花園”,我們會跟在地的老鄉合作,一起在裡面育苗一些本土的植物。讓來到豹鄉田參觀的客人,也包括老鄉們,能夠認識自己周邊的這些花花草草。今年我們還在圍欄裡放了水盆,給來到這裡的鳥類喝水。
我們在豹鄉田的田埂上種了150多棵果樹和其他喬木,還有150多棵灌木,希望這些植物長起來,不僅可以形成一個簡單的生態廊道,還能為野生動物提供蜜源和食源。

豹鄉田管家種下的樹 ©王爍
搭建本傑士堆也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嘗試。本傑士堆是動物園常用的一種丰容裝置,基本的結構大概就用樹枝和石頭堆起來,裡面撒上植物的種子,假以時日,植物會生長起來,形成一道屏障,為許多小動物提供遮蔽。
我們自己試著堆過很多本傑士堆,今年也號召豹鄉田的管家們在田邊地頭堆了一些。最意外的本傑士堆其實就在我們的防牛圍欄裡:我們建圍欄多了一些竹子,不算太多,就也沒有拉走,堆在了那裡,不久之後,我們發現林蛙非常喜歡這堆竹竿,經常躲在竹竿的地下和縫隙裡,夏天去的時候每次都能看見很多。

用秸稈做的本傑士堆 ©君姐
豹鄉田的地標本身也是一個本傑士堆,它是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夥伴們和本地的老鄉一起搭起來的。地標由三個石堆組成。從正面看上去像是太行山脈連綿的群山,從背面看,它又只是一塊塊壘起的大石頭,這些石頭的縫隙,給許多無脊椎動物和老鼠提供了躲藏的空間。

紅山森林動物園的志願者與老鄉一起搭建豹鄉田的地標石堆 ©紅山志願者團隊
我們希望豹鄉田能成為一個增加農田連通性試點。今年的秋天,我們會再來檢查我們種下的樹木和灌叢,看它們是否能把光禿禿的地塊連起來。

請大家在括號裡填上自己喜歡的內容,也歡迎轉發給其他的朋友哦~

為衰老的鄉村輸入活力
另一方面,我們也試圖為一個老齡化的鄉村重新輸入活力。這裡的村莊老齡化很嚴重,缺乏勞動力,缺乏活力。我在村裡面跟老鄉聊天,老大爺就會跟我抱怨:“生活很沒意思,我就自己一個人了,可是我天天還得給自己做飯。”他覺得活著很沒有盼頭,很乏味。
我們在這裡種地,讓老鄉參與我們的勞動,讓這裡的老年人有更多的可參與的事情,讓這裡的老年人覺得自己能夠發光發熱。

2024年豹鄉田管家合影 ©王身敦

2024年8月份全村的老鄉出動,40個人幫我們一起收玉米

豹鄉田管家跟我們一起撿周圍村莊的垃圾。
我們讓這個村莊生活的人都可以參與到我們專案的工作中,同時也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他們得到更多的生活動力。他們可以一起來跟我們討論管家制度,討論一些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的活動,比如去清理垃圾,討論做什麼可以對社群的發展更有利。

地邊的這根竹竿是去年一位管家叔叔立的,他每天都會量玉米長到多高了,然後記在竹竿上。他非常關心自己負責的這塊田。而這種關心,也會轉化為讓農田變得對生態更友好的努力。
我們去年跟村民們註冊成立了豹鄉田種植專業合作社,長遠來講,我們也希望未來的合作社能吸引新的年輕人加入,讓年輕人回到自己的家鄉,或者是來到第二故鄉,重新振興老齡化的村子。

我們與村民聚會 ©王爍
那麼你說,如果任由這些村子衰老下去,人都走了,變成荒村,它是不是會迴歸大自然,還給野生動物呢?不會,土地是非常稀缺的資源,會有很多人盯著這裡來修路,來建能源專案,哪怕它只是發展集約化農業,大規模種植單一種類的農作物,都會破壞這個棲息地的連通性。
在和順,豹子就生活在農民身邊,老鄉實際上都不怎麼怕豹子,他們都會說,“豹子是君子,你不傷它,它不會傷你。”和順老鄉對野生動物的包容度是很高的,這是和順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助力。所以我們要振興鄉村,也是要維持一種人與野生動物和睦共存的生活方式。

F26和它的孩子出現在豹鄉田附近
這張圖是參考和順的地圖繪製的,在和順這樣一塊棲息地上面,出現了很多紅點,這些是村莊,是隔斷豹棲息地的因素,這塊大大的綠色豹爪印就是豹鄉田。我們希望這些紅點未來都能夠變成對豹子友好,對野生動物友好的地方,也就變成綠色的豹爪印。

繪圖:貓小昭
我們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們希望豹鄉田能成為一個試點,未來有更多的農田,能成為對人和野生動物都友好的地方。

請大家在括號裡填上自己喜歡的內容,也歡迎轉發給其他的朋友哦~

從一件件小事開始做起
說了這麼多,豹鄉田的建設也少不了大家的支援。2025年豹鄉田共建計劃已上架,今年我們選擇了“12件小事”的共建模式。這些都是我們要持續做下去的小事,每多做一點,都意味著我們距離我們理想中的豹鄉田更近一步:


你可以隨意選擇你感興趣的一件或者幾件小事參與共建,我們為大家準備了豹鄉田真誠回禮,歡迎點選下方小程式:
在預售階段,就已經有133位朋友一次下單支援了超過12件小事,為了感謝大家的信任,我們為單筆購買超過12件的朋友額外準備了特典彩蛋:
今天2025年共建人的認養勳章已經開始按下單順序發貨啦,歡迎收到後曬出你支援的小事,如果發小紅書的話,可以帶話題#豹鄉田 ,並且@貓盟CFCA @豹星球 哦。
明天就是華北豹日,歡迎關注貓盟華北豹日的系列推文並轉發給親友們。願我們與豹都堅韌!





2025豹走紅山現場來啦!
5月10日跟著直播間一起“豹走!”

今年豹走紅山的主題是 ——豹鄉田的味道
當天直播小劇透:
– 9點紅山森林動物園開跑!鏡頭直擊現場!
– “百獸之王”沈園長+貓盟理事長“大貓”大咖的分享!
– 豹鄉田老鄉空降南京,現場製作手擀麵,能餵飽現場300人嗎?
– 直播跑酷貓科館,貓科動物野外保護到底怎麼個事兒?
– 紅山飼養員講述豹貓家族的小秘密
– 沒想到豹子在動物園的日常竟然如此……
活動當天,內容多多,請大家點選下方按鈕預約直播,一起豹走!
P.S.有獎品!當天的直播要抽獎!紅山用心準備了多多獎品!祝君好運!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豹鄉田,你還可以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