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可以掃的△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資訊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lahoo.ca)
一名加拿大女子在赴美旅行途中,遭遇了一位美加邊境官員的“特殊提醒”——“別住在美國”。她在社交媒體分享了這段經歷後,引發網友熱議,評論兩極分化。
Erin Rafferty,現年35歲,是來自新不倫瑞克省蒙克頓地區的一位企業主兼內容創作者。自2019年以來,她和丈夫便開始長時間在美國旅行,駕駛拖車走遍各州。
為了抓住孩子上學前這段“自由期”,這對夫妻在2024年購置了新拖車、新卡車,還購買了覆蓋全美公園的終身露營會員卡。然而,考慮到當前加美關係緊張,他們一度動搖。
“我真的很緊張,我家人都叫我們取消計劃,我們也認真考慮過。”她在給 Daily Hive 的郵件中寫道,“但我們在這個生活方式上投入太多了,不捨得放棄。”
她表示,他們夫妻被美國的自然風光和美食吸引,並強調:“我們在旅途中遇到的美國人,一直都很熱情友好,真誠善良。”
她在3月29日釋出的影片中回憶了此次穿越美加邊境的經歷。起初,他們嘗試從新不倫瑞克省的St. Stephen–Calais口岸入境,但發現該關口關閉。

“我不知道這裡是不是一直都不開,還是因為車流減少,總之就是已經關了。”她說。於是,他們去了同一地區的另一個邊境口岸。

到達後,一位邊境官員走過來要了護照,接著詢問了工作、是否攜帶武器、計劃停留多久等常規問題。
“當我們說要待三個月時,他似乎在腦子裡開啟了另一套程式。”她說,“他回到崗亭,又過來要求檢查我們的拖車。”
Rafferty提到,官員這次並沒有問及他們的狗或晶片資訊,但說了一句令她印象深刻的話:“我們現在處於新政府領導下,我知道你們每年都會來,但今年不一樣。”
該官員隨後告知他們,他已在系統中做了標記,他們必須在90天內離境。他補充說,加拿大人每年有六個月的合法停留期,如果他們計劃超過90天,只需提前打電話報備即可。
“最後他說,‘祝你們旅途愉快,但別住在美國。’然後就放我們過境了。”

據悉,從4月11日起,加拿大人在美停留超過30天需填寫“外國人登記表”,這一新規或許正是邊境官員所說的“新變化”。
這段影片在TikTok上迅速走紅,播放量近500萬,評論超過2.6萬,網友反應不一。
一位美國網友留言:“我向你保證,美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我們終於被保護了。祝你們旅途愉快!”

但也有網友提醒說:“作為美國人,我勸你們小心點。現在這個政府真的管不住了,我不想看到更多無辜的人受傷。”

一些加拿大網友則表示對赴美旅行感到擔憂,有人甚至取消了行程。

還有人乾脆地表示抵制:"愛國的加拿大人都在抵制去美國。反正我4年不會去”

“我知道我該管好自己,但真的忍不住!現在那麼多加拿大人都在抵制美國產品和旅行,你今年真的不能不去嗎?”;另外一條評論寫道。

“邊境官員居然警告你們……天啊,這簡直像反烏托邦電影。”另一位網友感嘆。
Rafferty在接受Daily Hive採訪時表示,她的影片引來“極度分裂”的反應。一些焦慮的網友感謝她的分享,說這緩解了他們對赴美的擔憂,但也有負面聲音。
“有人叫我‘叛徒’,還有人說希望我被拘留甚至坐牢……這只是帶孩子去露營、順便去迪士尼的普通旅行,卻引來了這麼激烈的情緒,真的挺嚇人。”
她解釋說,自己對那位邊境官員的那句“別住在美國”的理解,其實很簡單。
“他在把證件還給我們時笑著說‘祝你旅途愉快,別住在美國’,我覺得這只是他對規則的直白提醒——加拿大人不能永久住在美國。”
但她也承認,很多網友把這句話理解得更深,認為是暗示或警告。
“對我來說,那並不顯得敵意十足,只是他在履職時隨口的提醒,類似於‘玩得開心,但別忘了規則。’”
Rafferty表示,這次旅行與以往不同之處,只在於網路上的爭議更激烈。
“現實生活中,我們依然感受到一如既往的溫暖和友善——除了有一次有人開了‘第51個州’的玩笑,我們不太喜歡。”
“但在網路上,兩極化嚴重,有人非常支援,也有人極度批評甚至敵視。”

△我是可以致電的△

△我是可以掃的△
注: 如想第一時間看到加國報告最新資訊,請點選本號首頁右上角,新增“星標”

。
來源:超級生活
平臺:加國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全加拿大華人都在關注加國報告,就差你了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