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業角度 破解世界變化」
這是「商業偵探佳」的第 123篇影片
奧運開幕前法國奧運傳言是這樣的:
沒想到開幕式一亮相,全世界都炸了?!
不管你欣賞不欣賞,看不看得慣,全世界都被它洋溢著的扎眼的法國文化藝術閃得有些眼暈。要說任何一個文化大國,那都是要有發達的經濟基礎來支撐的。法國這次能如此賣弄文化,正因為人家家底不薄。
但是網上一堆唱衰法國說窮的又是怎麼回事呢?法國現在到底還有沒有錢?關於法國經濟,不管是亮點還是槽點其實都藏在這場開幕式的細節中,不知道大家看沒看?今天的「商業偵探佳」就帶大家從巴黎奧運開幕式裡找玄機,剖析暗藏的法國經濟真相。


法國竟然是農業大國?
這一幕被認為是這場開幕式上最有爭議的橋段,網友們解讀這是把達芬奇的經典之作“最後的晚餐“給玩壞了。結尾處長桌上出現了一個藍精靈。

哦不,是被各種水果蔬菜包圍的藍色酒神狄俄尼索斯。這個酒神是希臘神話中的神仙,按導演的說法用這個形象是為了體現奧運的希臘之根。

但12個希臘神,為什麼偏偏選了個衣冠不整的酒神呢?這個選擇其實也是想暗示一下讓法國自豪的美食文化。而能把食物做成文化,這個背後就是法國重要的經濟基礎:農業。

紅酒、乳酪、牛角包等等法國美食很多人都知道,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法國是歐盟第一大農業國。

法國八分之一的出口都是農產品和農副產品。法國搞農業天生條件就不錯,廣闊的平原,適宜的氣候,尤其土壤種類非常豐富,從適合種糧食的黑土,到適合長葡萄的石灰岩都有。
所以最早高盧人佔據這片土地後,就開始搞農業,後來羅馬人征服了高盧人,來這裡搞了個耕種技術大升級,還引入了乳酪和葡萄酒,奠定了法國中世紀經濟支柱農業和美食文化的基礎。

土土的農業大國如何變身美食之都
而法國美食文化能日後興盛,還多虧了他們文藝復興時的一位皇后:凱瑟琳·美第奇。

美第奇家族大家可能不陌生,來自義大利弗洛倫薩,文藝復興崛起的背後金主,靠羊毛和金融發家。有錢以後,美第奇家族就開始渴望權利和地位,於是積極和皇室搞聯姻,來改變血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4歲嫁到了法國皇室的凱瑟琳·美第奇,凱瑟琳後來成為亨利二世的王后和三個法國國王的媽。
當年法國皇室可是上趕著競爭去迎娶凱瑟琳,傳說凱瑟琳長得還不美,那是為什麼呢?當然是看上美第奇家的財富,據說凱瑟琳出嫁的時候,帶到法國的嫁妝就有10萬個金幣和各種珠寶藝術品。凱瑟琳本人呢,對法國的影響非常大。除了後來垂簾聽政影響法國政治,在文化上,則帶給法國義大利的美食、藝術、建築、時尚以及這次到開幕式上表演的芭蕾舞。

除了凱瑟琳,
還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文藝復興時崛起的里昂。

在15世紀成為了整個歐洲貿易的中心,每年都能有4次大集會,吸引周邊各國的商人。

之後發展了印刷業,絲綢製造業,還成為了世界絲綢之都,打下法國工業的基礎。而為了刺激貿易,里昂還搞起了金融業,成為當時歐洲的一個金融中心,包括美第奇家族也有在里昂落腳發展。

這個過程中就帶來了包括義大利在內的各國美食,刺激了法餐的蓬勃發展,一直到現在法國人心中的法餐中心依然是里昂,而不是巴黎。

血腥開幕式與法國大革命背後的經濟問題
再說回奧運開幕式,另外一個大家討論度極高的環節就是這個斷頭的瑪麗王后,而且還是一溜,在這樣普天同慶的國際盛會上搞出這種驚悚場面,法國人也是絕了。因為它代表的法國大革命對於法國人,不管是經濟,文化還是社會發展來說,都太太太太重要。咱們都知道啊,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對法國,甚至整個歐洲社會的民主化程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我們今天重點說說這個背後反應的經濟問題。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皇室太能花錢了,就說這次奧運會的賽場之一凡爾賽宮的造價換算到今天就是2、3千億美元。

但法國皇室為什麼如此極致地追求這個奢華,真得是閒得有錢沒處花麼?
這裡就要說到法國封建皇室給打下的傳承後世的家底:首先就是創造了法國的時尚和奢侈品業,路易十四之前,歐洲的時尚之都是在西班牙的馬德里,路易十四在歷史上是出了名追求奢華的精緻君主,他上臺後就立志要讓法國取代西班牙在時尚圈的地位。

從自己代言開始,樹立法國時尚標籤,大力推動法國紡織,珠寶和傢俱產業的發展。
他的財政大臣讓-巴蒂斯特·科爾貝爾有句名言:“時尚對於法國,就像秘魯的金礦銀礦對於西班牙”。

你聽出來了吧,法國時尚業是要立志成為法國的出口支柱之一,把各國有錢人的錢都掙過來。

法國時尚行業如何起家?
為了實現路易十四的計劃,科爾貝爾還在法國服裝產業首推了行業技術標準,實行一年兩季的釋出,配合地方保護政策抵制海外產品的競爭。你覺得主要在路易十四時期打造的凡爾賽宮為什麼要搞這麼奢華?那是路易十四的Show room,法國的時尚品牌形象館!沒個好點的展示廳,誰買單呢?路易十四的投資很快看到回報,奢侈品生意就此在法國迅猛發展起來,他在位時巴黎三分之一的就業都來自服裝和紡織行業。
法國大革命之後,奢侈品更商業化,法國在19世紀出現了最早一批奢侈品品牌,基本都是從做皇室生意起家的,比如LV和愛馬仕。

現在全世界奢侈品行業市值排名前10的企業中,有5個來自法國,LVMH和愛馬仕分別排第一和第二,LVMH的老闆還一度成為世界首富。

這一次的奧運會,LVMH集團的贊助費就達到了1.66億美元,難怪開幕式上旗下品牌出鏡率極高,從獎盃獎牌相關物料到法國的的服裝幾乎都被他們集團包圓。現在奢侈品時尚產業佔據法國GDP的3.1%,創造了60萬的就業,掌握了全世界30%的市場份額。

同時,當年法國皇室們極盡奢華留下的宮殿藝術品也繼續為法國經濟發光發熱。當年燒錢無數的凡爾賽宮一年就能接待上千萬遊客。要知道王宮博物館扎堆的巴黎可是全世界每年訪客最多的城市,旅遊業在去年就為法國GDP貢獻了7.5%,製造了200萬的就業,比奢侈品行業的貢獻還要大得多。


法國的殖民經濟?!
接著我們再說說被推翻的法國皇室當年的殖民經濟,法國從16世紀開始對外殖民,二戰結束的時候,法國的殖民地總佔地達到了全世介面積的8.7%。開幕式上也露面的盧浮宮裡裝著的很多都是法國殖民擴張過程中從世界各地搶奪來的文物珍品,壓軸的Celine Dion也是來自法國前殖民地,加拿大的魁北克。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到現在法國依然是有殖民地的,是唯一僅存的殖民大國。
而說到殖民經濟就又要說到路易十四和他著名的財政大臣科爾貝爾,科爾貝爾在法國推進重商主義,一是強調法國的自給自足。

為此,科爾貝爾實施包括剛才說到的時尚在內的各行業本土發展,完善法律和規則,製造好的商業環境。同時就是支援殖民擴張,並扶持殖民地的發展,目的是獲得發展需要的大量原材料。
這裡插播一下,科爾貝爾主張的自給自足的發展觀在法國一直延續到現在,你會發現法國雖然不大,但經濟產業鏈相當完備的,從農業到航空,從遊戲到晶片,強不強不說,反正都有,就是飛機制造業。

全球唯一能和美國波音形成真正競爭的也就只有法國的空客。
另外殖民地一直對法國在原料上貢獻很大,特別是在二戰之後,為法國復甦,創造“輝煌的30年”貢獻不小,同時也是法國國際政壇上的重要砝碼。科爾貝爾另外就是主張對外貿易,掙外國的錢,所以當時法國大搞造船業,為出口鋪路,還建立了包括東印度公司在內的一批貿易企業。

而對國外產品,科爾貝爾則是徵收高關稅或者實施禁令,保護本土產業,到現在出口依然在法國經濟佔有很大比重,去年對GDP的貢獻將近⅓,就這樣科爾貝爾把法國整成了歐洲經濟強國。

愛打仗的路易十四又提高了法國的軍事政治地位,法國就此成為歐洲一霸,當然打仗的大量支出也稱為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索之一。

法國老百姓:靠鬥爭贏得一切?
法國皇室雖然打下了現在法國經濟的重要基礎,但是相關的高昂成本都是落在老百姓頭上,農業國家再遇到收成不好,那老百姓就更過不下去了,於是法國大革命爆發,也被這一次奧運開幕式上伴隨著搖滾樂隊演出,噴血的巴士底獄展現得相當有張力。

這次奧運會開幕式上拿法國大革命這麼大做文章,一是法國大革命倡導的自由,民主和博愛就是法國人精神世界的三個支柱,為什麼開幕式上會出現各種辣眼睛(央視無法點評)的片段,當然我也不是都認同,但確實反應了法國文化上天生的包容性,也是法國電影文學產業蓬勃發展的土壤。二來法國大革命反映了法國人眼中世界運轉的方式,沒有鬥爭就沒有進步。這和法國經濟的關係又在哪呢?
大家平時看到法國新聞最多出現的是什麼?是不是罷工,遊行,縱火,打砸搶不斷?這些事不光這幾年多,法國近代史就沒有斷過。對警察不滿,對退休制度不滿,對Uber不滿,對收入不滿,對難民不滿,對種族問題不滿,總之對於法國人來說沒有什麼問題是不可以用遊行罷工搞運動來解決的。

我記得我前年到法國,和朋友約見面,他很淡定地表示要先查一下哪些日子會罷工,不能出門;

我學法語用的教材,也有專門的篇幅告訴你罷工相關的詞彙,總之是我學英語,學中文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就在這一次奧運開幕之前,還有舞蹈演員要罷工。也有法國人示威,認為奧運干擾了法國人的正常生活。
但更不可思議的是法國人生活的並不糟啊,平均每週工作時長35個小時,總統馬克龍都承認了法國人8月都在放假。

他們還有全民醫保,免費教育,這樣的日子,有必要罷工遊行麼?
但法國人不同意,他們認為,這些福利是他們靠罷工遊行和鬥爭爭取來的。就說這個35小時工作制,2016年曾經法國有政黨想把它提高,結果導致各種示威遊行,愣是沒改成。

法國,還能繼續浪漫嗎?
當然法國人爭取來的各種福利和保障也是有代價的,一個就是嚴格的勞動法限制了創新創業,另一個就是政府巨大的社保支出。大家可以看看這張來自世界經濟論壇的圖,社保在GDP中的比例,法國躍居榜首,甚至超過了很多網友心目中的社保天堂芬蘭。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法國為什麼財政赤字問題越來越嚴重,去年法國財政年度赤字已經達到了GDP的5.5%,超過預計的4.9%,更是遠超過歐盟提出的目標3%。

就在奧運之前,法國還被歐盟點名,要開始走過度赤字程式。
本次奧運雖然爭議和意外不斷,但票卻賣得史無前例得好,看來法國的魅力依然。這場奧運預計會為今天法國經濟帶來些刺激,更可能會給法國政府到來57億美元的稅收收入。

但可能法國經濟需要的不止這一點刺激,新的選舉,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佔了上風,更不利於法國開源節流,同時烏克蘭問題還需要法國挑大樑,繼續在軍備上投入。

危機重重的法國是不是能像Celine Dion一樣從病症中重整旗鼓,重現回到舞臺中央,現在還不知道藥方在哪,但當下法國精神中的自由和愛還將繼續點亮奧運人的夢想。你怎麼看待法國目前的經濟和它的未來?歡迎評論區和我互動。
文中非原創影片截圖且未標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所有


「商業偵探佳」系列影片
系三橙傳媒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點選閱讀原文,回顧影片「2024美國房產基金大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