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買房這事兒,別讓自己栽坑裡了….

說這年頭,誰還沒點買房的夢想?但夢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往往就差一張不夠看的銀行卡餘額。作為在日本混跡多年的地產顧問,我見過太多“自以為是精明買家,最後給自己挖坑”的人,今天咱就聊聊,怎麼買房不栽坑。

一、別光看價格,地段比啥都重要

有些人一來就問:“這房子便宜嗎?”哎呦喂,便宜當然好啊,可是你住得下去嗎?日本房價可不是隨便亂標的,那些比市場價低一截的房,背後都有故事。要麼是地段夠偏,晚上回家能體驗“寂靜嶺”實景,要麼是鄰居不是單身漢就是上了年紀的阿姨,周圍沒點年輕人的煙火氣。買房子,買的是生活,你說你要省那點錢,最後住得不舒服,每天后悔,值嗎?

二、貸款不難,難的是你能不能貸到

有些客戶剛認識我就來一句:“祥子啊,我在國內年入百萬,貸款能搞定吧?”我只能笑笑,“您這年入百萬,在日本銀行眼裡,一毛錢都不值。”


日本銀行不認你國內的收入,不認你國內的房產,不認你國內的信用記錄。他們認啥?認你在日本的收入、稅單、簽證。年入百萬在國內風光無兩,可是你來日本,得從零開始證明自己。想貸款,先問問自己,日本的稅交了沒?信用記錄乾淨嗎?身份夠穩定嗎?要不然,到時候看上一套房,貸款批不下來,那叫一個尷尬。

三、二手房不是撿破爛,翻新一下美得很

有些人一聽“二手房”,眉頭皺得跟包子褶兒似的:“啊?二手的?舊的啊?”
我跟你講,在日本,二手房的魅力,你得細品。日本的房子質量那是槓槓的,二三十年的房,翻新一下跟新的似的,價格還便宜一大截。你拿著買新房的錢,能在二手房市場上挑個地段更好、面積更大的,一進門,重新裝修一下,老婆孩子看了都滿意,比買個新房更值。

四、別指望“抄底”,等來的都是更貴

有的人心裡總想著:“等再跌點再買!”結果呢?年年等,年年漲,最後自己都不好意思張嘴了。
我說句實在的,在東京、大阪這種地方,優質地段的房價,你別指望它會崩。地是有限的,人口還在進來,想撿漏?基本沒戲。聰明人是怎麼做的?看準了,合適就下手。與其做一個盯著房價曲線畫“餡餅”的人,不如做一個把握時機、果斷出手的贏家。

五、最重要的,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用來糾結的

買房這件事,既是人生大事,也是個挺感性的決定。錢能解決的問題,往往不是最大的問題,真正讓人心累的,是那份“糾結”。
我見過太多夫妻,看房看了半年,吵架吵了仨月;也見過一個人猶豫太久,眼看著自己心儀的房子被別人搶走,氣得捶胸頓足。到頭來才發現,錢還能再賺,時間回不去。
買房,不光是買磚頭和水泥,是買未來生活的樣子。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木地板上,孩子在客廳奔跑,窗外的街道是你熟悉的模樣,這才是一個“家”該有的樣子。人生那麼短,別讓自己總是活在“如果當時買了就好了”的遺憾裡。
本文為原創作品,未經允許
嚴禁轉載或用於任何商業用途。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