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國是直通車
作者|張溪楠 陳昊星
近日,在國外社交媒體上,不少美國人吐槽生活成本升高。
一位美國人在國外社交媒體上曬出了一份吃飯賬單,抱怨目前美國的高物價問題,例如一塊三明治,售價相當於100多元人民幣;同時,國外社交媒體上許多美國博主對當前生活環境吐槽不斷,引發數十萬條評論共鳴。
美國民眾的生活壓力到底有多大?

美國超市中售賣的商品。孔先生 供圖
在美旅居者這樣說
國是君採訪了幾位在美國留學和生活的華僑華人,他們表示,儘管近年來美國物價一直處於高位,但“天價”三明治的情況並不常見。近期,整體物價有部分上漲,但大多數仍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在美國華盛頓定居十年的孔先生對國是君表示,在華盛頓特區及周邊,本地美國人常光顧的大中型連鎖超市如Walmart、Target、Whole Foods等,日用品和食品的價格漲幅較小,甚至有些還降低了常用食品售價以刺激消費。相比之下,亞裔和華人常去的亞洲食品專賣超市如99大華、大中華等,食品和生鮮價格上漲明顯。這導致中餐館和外賣菜價大幅上調,漲10%至30%不等。



美國超市中售賣的商品。孔先生 供圖
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留學三年的王嘉睿對國是君表示,在威斯康星州,物價就像“溫水煮青蛙”慢慢變高,“由於多年來的高物價,我們對物價敏感度正在降低”。
在美國零售業開市客(Costco Wholesale)任職的楊女士在接受國是君採訪時直言,在洛杉磯及加利福尼亞州,最近能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了,尤其是一盒雞蛋,大概漲了2美元左右。同時她表示,美國不同州的物價也有一定差距,有可能是當地相關食品供需出現一定不平衡,才導致“天價三明治”出現。

美國超市中售賣的雞蛋。楊小姐 供圖
與此同時,減薪裁員和住房保險上漲等問題日益嚴重,也對美國民眾的生活造成影響。
美聯儲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美國租房成本比前年更高:19%的租戶表示他們在前一年曾拖欠房租,高於2022年的17%。調查顯示,當下美國租金成本漲幅遠高於整體通脹率,月租金中位數上漲10%,至1100美元。
孔先生說,過去1-2年,通脹導致房價和房租明顯上漲。一些學區和便捷交通區的房價上漲幅度超過15%。此外,日常生活支出如水電煤和汽油價格也有輕微上調,尤其是居民電費平均漲幅超過8%。
在國外社交媒體上,不少美國中低收入民眾對當前生活環境表達不滿。一位使用者寫道:“我已經筋疲力盡,但我們不應該因為基本開銷而破產。”另一位使用者則說:“今年開始房租又漲了500美元,為了能繼續住在房子裡,我不得不同時幹兩份工作。”
美國通脹減緩但依然頑固
近期,美國通脹略有回落,至5月已經連續兩個月減緩。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美國5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3.3%,較前值和預期值3.4%小幅下降;5月CPI環比增長0%,也較前值明顯放緩,為2022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
儘管美國物價壓力有所減弱,但不同美國人對物價感知存在不同看法,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和消費習慣各不相同。部分在美國民眾仍持續感受到頑固通脹帶來的巨大壓力。
例如,大多數美國人表示他們的財務狀況在過去一年中幾乎沒有變化,也有美國民眾表示生活變得更加艱難。一項民調顯示,美國近半數民眾認為近期的通脹讓他們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美媒認為,未來幾年通脹率或許將持續高於工資漲幅。
美國媒體近期報道稱,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美國消費者在面臨嚴峻經濟障礙時正在減少消費,低收入美國人已經在掙扎,而痛苦現在已經蔓延到中等收入消費者。
這一壓力可能將延續較長時間。美國媒體報道了Moneywise理財網站基於美國勞工統計局、聯邦住房局和線上房地產服務網站Redfin資料的一項分析指出,未來幾年,通貨膨脹率或將繼續超過大多數行業工資的漲幅。過去5年中,97%的職業工資漲幅未能跟上通脹,服務員是唯一獲得實際工資增長的行業。
通脹壓力是長期難題
當地時間6月12日,美聯儲議息會議釋放最新表態,美國經濟活動繼續穩健擴張,就業增長保持強勁,通貨膨脹率在過去一年有所緩解,但仍處於高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茉楠表示,美國國內需求旺盛,導致通脹預期上升。儘管近期通脹增速連續兩個月出現下降,但食品、住房、交通、醫療等領域的價格上漲是結構性的,可能會長期存在,這對美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形成擠壓。
張茉楠說,從目前來看,美聯儲保持相對中立的位置,所以推進降息一方面考慮通脹因素,另一方面有利於拜登政府繼續擴大財政收支,從而降低美國長期國債融資成本。
美國商務部近日公佈的5月零售銷售資料顯示,美國5月份零售銷售額環比增長0.1%,低於市場預期的0.3%,前值則由0%下修至-0.2%。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美國通脹是一種長期現象,短期內解決不了,這種通脹跟美國現存的經濟結構性問題緊密聯絡在一起。現在美國物價等持續上漲,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美國對外經貿政策中的高關稅,這導致高額的關稅由美國本身的消費者來承擔。
“盲目徵收關稅,最終的結局只能是通脹;而不徵收關稅,民眾對當局者就會不滿。所以美國現有的政治層面找不到滿意的答案。通脹將會是長期的難題,短時間內寬鬆的條件並不成熟。”李海東說。

👇【 熱門影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