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就業大學生納入低保、考研人數暴跌50萬——學歷貶值、AI搶飯,就業困局怎麼破?

最近兩天,有兩條關於大學生就業的新聞引爆網路:
第一條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將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納稅低保。有網友感嘆,“沒想到讀書十幾年,還讀成一個低保戶。”
第二條是,考研國家線提前出爐,考研人數大跳水:2025年研究生報名總人數388萬,比2024年減少50萬,比2023年減少86萬。
學歷貶值有多厲害?就業形勢有多嚴峻?統計資料顯示:2024屆碩博與本科拿到offer的比例,分別是44.4%、45.5%,兩者相差無幾;而大專的就業率卻更勝一籌。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碩博學位仍在擴招,考研分數線連年下降。但是很顯然,“願讀服輸”、“畢業即失業”都不再是玩笑話,而是殘酷的現實。
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嚴峻的形勢?其中,有哪些原因即便弄清楚了,短時間內也很難改變?又有哪些原因,才能幫我們預見未來,從而迅速做出改變、跑贏未來?現實中大致有三種情況:
1. 認為是大環境所導致於是面對學歷貶值、AI搶飯碗”的大潮,他們的選擇“很喪很佛系”,把問題押後,坐等大環境變好
2. 認為是資本家自私,不願承擔社會責任,所以冷血收縮,暴力裁員。對此,他們一邊詛咒資本,一邊學習各種“軟技能”,加班加點,卷死同行,保住工作
3. 還有少數人,敏銳地意識到,除了“只可言傳,不可意會”的大環境外,不可阻擋的技術革命帶來的社會劇變,才是洞察未來趨勢,思考未來工作最重要的東西。英國經濟學家加文·布朗與理查德·惠特爾合著的《未來工作:演算法時代的工作變革》一書,剛好屬於這一類。

同類主題的作品相比,這本書最大的不同是:
它不是教我們學會更多的“軟技能”來卷死同行,而是洞察那些不可避免的趨勢,並從現在開始準備“未來工作”。
這本書不僅適合失業者、打工人,更適合中小企業主和今天的職場白領、金領。
下面是書中提供的思考未來工作的視角:
◎“ABC三大技術”讓世界產生不可逆轉的“正規化轉移”
演算法Algorithm、區塊鏈Block Chain、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三大技術相互融合,再加上人工智慧的加持,必將對人類世界帶來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所說的“正規化轉移”,讓未來的工作方式、工作崗位、工作種類、工作路徑等產生根本性變化。未來世界,屬於那些願意不斷更新固有認知,看懂新正規化的人
◎智慧時代,不會再有所謂的“終身職業”
從蒸汽時代、電氣時代、電子時代到現在的智慧時代,人們的職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4.0時代,無論從組織還是從個人角度來講,人們都不會也不應指望所謂的“終身職業”。變革註定不斷發生,每10年或者更頻繁,人們就要重塑自身以適應外界變化,否則幾乎註定被時代淘汰。可見,即便10年後大環境變好,也不存在能躺贏未來的人

◎組織和個人都應儘量避免“卷死同行”
作者預測,未來各種工作平臺的嚴格監管,必將引發驚人的逐底競爭,也就是企業和個人透過犧牲質量標準或工作者安全、增加勞動時間、降低勞動工資等方式,來與對手進行競爭的現象。事實上,這種現象通俗點說,就是“卷”,已經越來越普遍,“卷”的結果就是最終所有人一起受害。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這種無意義的競爭,從個人到公司、到政府,本書都給出了建議。
◎只有傻瓜才會完全輕視“加密貨幣”
通貨膨脹,幾乎所有人都不喜歡,但只要鑄幣權被壟斷,政府就絕不可能抑制住超發貨幣的衝動。因此,通脹與每個人有關。本書歷數米塞斯、哈耶克、羅斯巴德、德索托等經濟學家對現存銀行體系的詬病,引領讀者思考加密貨幣修復金融體系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一點是,全球穩定的企業加密貨幣一定會改寫未來工作模式,它將為企業和員工提供一種自由的、幾乎不受限的支付手段,重新分配這個世界的利益與權力,並引發多貨幣的後零工經濟。在不遠的將來,加密貨幣極可能構建起一個“去中心化”的全球網路超級經濟體

◎唯有智者才善於利用“阿瑪拉定律”
阿瑪拉定律,即人們往往高估新技術帶來的短期效益,卻又低估其中長期影響。唯有智者才善於利用這條定律,在人們為新技術瘋狂時不盲目跟風,在人們對這些技術逐漸失去興趣時,看到這些技術真正的潛力,以紮實的行動提前佈局,以超前的意識贏在未來。

以上5條,僅是書中信手拈來的幾個觀點。事實上,本書不僅從技術革命的視角,勾勒出未來社會的劇變方向和工作趨勢,更從人性的高度洞悉未來世界的趨勢,啟發我們思考很多重要而又具體的問題。比如,為什麼越是即將被淘汰的工作,人們越是趨之若鶩?等等。
總之,過去兩百多年的幾場技術革命,從機器取代人力,到今天人工智慧取代大部分工作崗位,幾乎每一波技術革新,都會帶來此起彼伏的哀嚎、詛咒,甚至激烈的對抗,與此相伴的,是財富和權力在不同人群、不同國家的大轉移。
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可以透過詛咒資本、卷死同行、躺贏大環境而跑贏未來的。為此,店長薦書誠摯推薦這本《未來工作:演算法時代的工作變革》,與其說這本書講的是未來工作的大趨勢,不如說是未來如何思考、如何生存,才能領先一步。本書通俗易懂,且每條專業術語均有簡潔明瞭的註釋,本書探討話題,幾乎適合所有人閱讀。長按下圖,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還可在規格中一併選購“未來四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