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複雜多變,技術革新的加速推進,就業市場的挑戰日益嚴峻,洞悉並適應未來就業趨勢變得尤為關鍵。
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2023未來就業報告》恰好為這一需求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洞察。
該報告深度剖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動態與技術創新對就業崗位配置、職業技能要求產生的深刻影響,並前瞻性地預測了未來五年內職場上將出現的關鍵崗位及技能需求變化,旨在引導大家更好地應對瞬息萬變的就業環境。
未來5年將減少1400萬個崗位
世界經濟論壇於《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中揭示,在接下來的五年(2023年-2027年)間,全球勞動力市場將經歷顯著變革。
全球企業預計創造約69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與此同時,由於技術進步、自動化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8300萬個工作崗位或將被淘汰。
相比之下崗位絕對數量下降了1,400萬個,相當於目前工作崗位總量的2%。

哪些因素會推動未來的就業發展?
《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指出,綠色轉型、ESG標準的實施以及供應鏈本地化策略,正逐漸成為驅動全球就業增長的核心動力。而高通脹、經濟增長放緩與供應短缺等經濟難題,則構成了對就業市場的重大挑戰。
推動技術應用和發展數字化能引發勞動力市場的劇烈波動,但整體上就業崗位的發展態勢仍然較為可觀。

尤為突出的是,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在2023年的熱門崗位排行中名列前茅,預計在接下來的五年內增長率將超過40%。
緊隨其後的則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專業人才,儘管其增長率可能略低於前者,但仍保持顯著上升趨勢。同時,環境保護領域的專家預計將以約35%的增長率快速發展。
此外,可持續發展專員、金融科技工程師、各類分析員(包括業務分析師、資訊安全分析師和資料分析師)以及資料科學家等職業群體,也將迎來超過30%的就業崗位增長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數字革命為部分高階職業帶來了爆發式增長,但在新增就業崗位總數中,非技術性職業的增長規模預期最為龐大。
如重型卡車與公共汽車駕駛員、職業教育教師、機械師及機械維修工等職位預計將分別新增約200萬個崗位,成為絕對數量增長最快的職業類別。
未來五年內增長最快的十大崗位
從圖表資料清晰可見,未來五年內職位增長最為迅猛的TOP10崗位中,與人工智慧、商業智慧分析和資料科學等大資料領域密切相關的職位佔據了主導地位。

大資料被認為是最能創造就業機會的技術,有65%的受訪者預計大資料相關的工作崗位會增長。
可持續發展專業人員在崗位增長排名中高居第二位,這一現象與全球日益重視環境保護、推進綠色經濟轉型緊密相連,也凸顯了可持續發展領域在未來職業市場中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

到2027年,資料分析師和科學家、大資料專家、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專家,網路安全專業人士等職位的需求預計增加30-35%(140 萬),這都是依賴大資料和前沿技術採用的進步和增長推動的。
除此之外,商業和市場類的崗位在TOP20名中的比例也相對較高。
未來世界企業更看重什麼技能?
報告中還進一步揭示了未來企業最為看重的員工應具備的十大核心工作技能。
創造性思維、分析性思維以及技術素養將被視為至關重要的三大能力支柱,其中創造性思維與分析性思維是認知技能的核心組成部分,而技術素養則屬於科技技能的範疇。

隨著基礎性及重複性工作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人類得以從繁瑣事務中解放出來,這使得諸如創新思維、深度分析能力和持續學習等軟實力愈發凸顯其價值。
這也與近年來AI的大量應用有關,即使機器和人工智慧在許多領域展現出強大的計算和執行能力,但它們不能替代人類進行復雜的分析判斷和決策制定,思辨性和創造性是人類相較於機器的獨特優勢所在。
未來的職場就業將更重視軟能力超過專業技能,能夠保持創造力和分析能力,充分利用AI,利用新技術的人肯定會比其他人多一些機會。
同學們在接下來的學習、鍛鍊中可以多著重培養這方面的技能。感興趣的同學們未來也可以申請相關方向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