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草原上的學校——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東勝校區,探索智慧教育背後的光改之路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每一所學校都在尋找那把開啟智慧教育之門的鑰匙。今天,我們有幸走進這所草原上的學校——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東勝校區(原東勝區東聯現代高階中學),探訪這所擁有72個教學班,先後獲得內蒙古自治區優質高中、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階中學、全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的學校,在智慧校園的轉型升級轉型之路上,校資訊化工作者做了哪些努力,如何透過加強網路基礎設施佈局促進資訊化與教學的深度融合,讓我們透過校方、專案承建方的訪談,來深入瞭解這背後的故事
學校參觀交流&資料下載
←歡迎掃碼預約/下載
訪談物件:
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東勝校區:資訊中心主任 王學峰
Q
學校之前的網路使用情況如何,是基於什麼樣的背景,決定進行改造的?
A
主要是從三方面考慮:
辦公:我們學校有五棟教學辦公樓72個教學班142間辦公室,校園網路初期建設只是把寬頻網際網路通到學校樓宇匯聚節點,內網沒有改造,執行快十年,有線大部分是百兆到桌面,Wi-Fi協議停留在Wi-Fi5的階段,訊號覆蓋不全,老師的上網體驗不好。也因此會有較多私接路由器情況出現,雖然能解決臨時性上網的需求,但接的多就會發生IP衝突,經常會接到老師電話,網路掉線連不上網的情況,影響了正常教學辦公
 教學我們改造之前是主幹千兆、桌面百兆。近年,班班通、智慧課堂這些新型教學模式都對學校網路頻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區兩級教育主管部門把推進區域教育數字化轉型納入“三個三”戰略目標任務,並且制定了智慧教育“四工程一行動”等部署,來加速推動“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落地。這其中對學校網路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萬兆到校,千兆到桌面”。
 管理:很多私接路由出現問題難追蹤難定位,往往要排查很久,並且沒有實名,帶來很大安全風險,一旦教育都會網路管控也會無法上網。
所以基於以上,為了提升網路效能和師生用網體驗,滿足不斷發展的多樣化的教學場景需求,我們決定進行本次網路改造。
Q
在規劃和評估方案階段,學校有哪些重點考慮因素,為什麼會選擇極簡以太全光的方案?
A
前期我們從技術先進性、擴充套件與相容性、成本效益等方面做了綜合的考量。經過比較來看,極簡以太全光網相關技術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可以支援多種網路協議和傳輸標準,也瞭解到越來越多的學校已經在應用,1:1獨享高頻寬擴充套件靈活方便,能夠滿足我校對接市級都會網路長遠發展的建設目標。此外,我們資訊科室運維老師只有一名,平時除了處理故障報修、日常維護,還要兼顧資訊科技課的教學,運維效率是重要的考量方面。我們原來是乙太網,極簡以太全光還是以太架構,是老師熟知的領域,不用額外去花費很多精力去做學習,另外極簡乙太網屬於二層的網路架構,弱電間透明匯聚光裝置不需要電源供電,減少了維護的麻煩;SDN視覺化運維平臺,從專案的開局到專案驗收,接入裝置實現即插即用,同時可以安全管控等全生命週期智慧運維特性。也讓我們能釋放更多的精力到教學中去。
Q
目前學校使用的整體感受如何,對您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具體的影響或改變?
A
最明顯的變化是上不去網的報修電話少了很多,從根本上解決了網路接入使用問題,重新建立了一個健康良性的校園網路環境;改造後的頻寬千兆到桌面,目前支撐教學聽評課、影片播放等各類應用都很流暢。此外,對我們資訊科老師來講,擴充套件和維護管理上節省了很多時間,業務擴增和維護不需要長時間耗線上纜如麻的弱電間了,教室和辦公室內的小型接入交換機預留了充足的介面可以靈活接入,大部分光鏈路問題也可在SDN視覺化運維管理平臺排查到,整體來講教學辦公管理體驗上都提升了不少。
本次改造專案的光纖入室的部署方式,實現千兆全光入室,介面豐富,速率升級,業務全面拓展,並結合全校無線全光網的部署,也沒有了私接無線路由的情況,教職工的有線和無線上網體驗也得到了大的改善。
改造前弱電間線纜混亂,排查維護擴充套件困難   
改造後弱電間簡潔清爽,匯聚無源免維護
改造後的核心機房,佈線成本降低,端口占用減少
教室內8口接入交換機,
滿足埠靈活擴充套件
辦公室內入室光AP,
有線無線一體化
學校參觀交流&資料下載
←歡迎掃碼預約/下載
具體專案實施部署情況
學校全光網有線無線改造涉及校內竹軒樓、梅閣樓、桂園樓、杏園樓、菊園樓、餐廳、宿舍多棟樓宇,核心側部署一臺銳捷RG-S7808C核心交換機,確保網路可靠性。每棟教學樓部署1臺全光無源透明匯聚,透過教室內交換機RG-SF2920系列連線室內所有IP終端,實現頻寬獨享。辦公室透過光AP匯聚主機連結入室光AP,全網可透過SDN實現全校視覺化管理。
1、資訊點彈性擴充套件,業務就近接入:教室向智慧教室演進,校園業務的迭代推動教室資訊點持續增加。以前新增資訊點需要重新從弱電井走線,現在在每棟教學樓部署1臺全光無源透明匯聚,透過光纖到房間,教室內部署極簡多速率交換機RG-SF2920系列連線所有IP終端,教室6個資訊點選擇8口形態的靜音交換機,輕鬆滿足大屏、廣播、監控、教師PC、電子班牌、無線AP等業務的接入需求,埠擴充套件靈活,後續只需更換裝置無需重新佈線,一棟樓只需設計一個弱電匯聚機房,樓層弱電井無需部署交換裝置,改變管理人員運維樓層弱電井問題,減少管理層級。
2、辦公室光AP集中供電,保障老師用網安全流暢:辦公樓透過光AP匯聚主機連結入室光AP,共計採用142臺8口入室光AP,在提供高效能無線覆蓋的同時,實現室內的有線接入需求,採用1室1纖方案架構,不用考慮分光比,每個房間線路和頻寬資源獨享。集中供電的方式,無需進行本地強電改造,室內弱電箱獨立設計供電線路,與其他供電分開,避免室內拉閘後設備掉電導致業務停止執行,校園管理者也能更好的分辨故障原因。同時支援超1000米的供電,解決了長距離供電的難題。
3、SDN實現全網視覺化管理,運維簡單高效:以前出現故障經常跑弱電井進行裝置維護,運維複雜繁瑣,工作價值低。排查故障費時費力,技術要求高。現在透過SDN全網管控,裝置即插即用,裝置上線只需要3步,只需將裝置帶到現場接入光纖、上電,裝置自動啟動完成註冊和配置,無需去找IP地址和註冊。而當遇到故障運維時,也只需“查鏈路、看裝置、換產品”三步,讓運維變得更簡單,減輕了編制有限的學校資訊中心團隊的壓力。
運維管理平臺:支援全網裝置離線警告、網路環路自動告警阻斷、網路定期巡檢、接入裝置零配置替換
學校WIS雲網融合平臺:網路視覺化、即時監控、
故障告警與快速排障、智慧運維與最佳化
學校參觀交流&資料下載
←歡迎掃碼預約/下載
訪談物件:
卓工程 副總經理弓瑞雲
Q
在專案規劃設計和實施時,作為專案建設方,有哪些重點的考慮因素?
A
東聯校區的專案2023年初開始投入準備,屬於我們的重點專案,光改對我們來說也是比較大的一個突破嘗試,對西北方學校來說類似可參考和借鑑的專案少,所以我們也比較謹慎,前期請教了一些專家,包括技術架構的核心特性、應用場景的匹配度、成本和效益、實施難度和週期以及服務支撐體系等都是我們考量的維度。除了同行專家,我們也參加了教育裝備展以及一些南方院校的考察,確保專案在設計階段能夠從校方需求的角度出發規劃併兼顧長遠發展,也能在實施交付階段達成預期達到校方的滿意。
Q
在規劃及改造的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又是如何克服的?
A
整個專案的工期很緊張,需要在學生開學前完成上線,當時和銳捷的售後團隊進行了多輪的溝通,制定了詳細的實施計劃和風險預案去確保工期。因為不像傳統的網線專案做的多很熟悉,光纖專案新型的架構還是有一些學習成本在,這部分銳捷給我們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包括佈線安裝、裝置選型和配置、供電方案以及運維管理等細節實施層面的操作標準和規範指導。我們希望能把這個光改專案做好,而不僅限於完成交付,從線槽到插座每個細節都交付到位,正如我們公司一直踐行的理念——卓越創新,這個專案實施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創新型的突破,我們也希望能把它完成的超出預期,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對我們自己的要求。
Q
是什麼原因,選擇了與銳捷的合作?
A
共建政策給我們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感,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把控專案,抉擇權利益分配也更加透明,包括專業的技術支援和資源共享等保障,我們可以更放心地開展業務,減少潛在的風險和衝突,也透過多個專案合作建立了長期的信任和共贏的發展。
學校參觀交流&資料下載
←歡迎掃碼預約/下載
總結:從訪談中,我們不難發現,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東勝校區始終堅持以師生為中心,以提升教學質量和師生用網體驗為目標,透過以太全光方案探索和實踐已經踏上了智慧校園的轉型之路。全光網的靈活性和可升級性為學校未來的數字校園建設提供了可持續的支撐。這一實踐不僅為學校自身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更為整個地區的教育資訊化創新提供了寶貴經驗。未來,學校將繼續攜手本地優秀企業,繼續推進資訊化建設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不斷探索智慧校園建設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新措施,共同推動智慧教育的發展和創新,為建成特色鮮明的全國一流學校而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