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有網友在美國舊金山機場偶遇趙本山和宋小寶。趙本山坐在輪椅上,過安檢時需要他人幫助才能站立。
知情人透露,趙本山近期演出時摔傷了腿。此外,趙本山的一位助理在機場對著一對夫婦大喊大叫,搶走了他們的手機,引發了爭議。
趙本山近年陷入了一些爭議事件,包括與女徒弟的緋聞、被指性騷擾、“停機費都繳不起”等。比較嚴重的是緋聞與性騷擾指控。趙本山女徒弟嬌嬌爆料趙本山與門下女徒弟關係曖昧不清,聲稱師父私下時常“騷擾”女徒弟,還誘導她們陷入不正當關係。趙本山對此事進行了強硬回應,矢口否認這些指控,但負面輿論的影響已經難以挽回。
本山大叔的經濟狀況也遭質疑。“2億私人飛機”早已成為他身份的象徵,但最近卻因“停機費都繳不起”。有網友翻出他女兒直播中的發言,稱父親如今連每天2萬元的停機費都難以承擔。“2億買飛機,如今卻撐不起開銷”,這讓不少人疑惑趙本山的商業帝國到底怎麼了。
趙本山與部分弟子的矛盾,也如同冬日裡的一道冰縫,悄然間撕裂了往日的和諧與溫情。比如,嬌嬌還在社交媒體上大倒苦水,訴說自己被師父“雪藏”的遭遇,一口咬定這是導致自己事業停滯不前和婚姻破裂的元兇,甚至要求師父補償損失。
趙本山,這位曾以《賣柺》《不差錢》等小品塑造國民集體記憶的喜劇泰斗,其形象在2025年呈現出強烈的割裂感。
一方面,他仍以68歲高齡堅持世界巡演,即便在聖何塞摔傷腿後,仍坐輪椅完成登機流程,展現“戲比天大”的敬業精神;
另一方面,曼谷巡演的倉促延期、機場助理的粗暴爭議,以及公眾對其健康狀況的擔憂,折射出一位藝術家的力不從心與時代洪流下的被動處境。
原定於2月22日的曼谷巡演,因“不可抗力與安全問題”延期,表面是王星事件引發的泰國-緬甸詐騙陰影籠罩,實則暴露文娛產業與地緣風險的複雜糾葛。趙本山團隊的全額退票決定雖獲輿論支援,卻與陳奕迅巡演退票風波形成對照——後者起初拒絕退票,最終迫於壓力妥協。
這種差異,恰似趙本山從“春晚霸主”到“國際巡演者”的身份轉型困境:既要維護藝術家尊嚴,又需在資本與安全的夾縫中權衡。
2月14日舊金山機場的輪椅身影,成為趙本山健康危機的具象化符號。從2009年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生死劫,到如今摔傷後的行動受限,他的身體早已成為公共議題。網友對其“過度勞累”的勸誡,既是對藝術家的關懷,亦是對“喜劇必須犧牲健康”這一行業潛規則的無聲抗議。
而助理搶奪手機引發的爭議,則暴露出明星團隊在隱私保護與公眾權利間的失衡——當“保護”異化為“暴力”,偶像的光環便難免蒙塵。
儘管性騷擾指控可能子虛烏有,但趙本山與徒弟嬌嬌的公開決裂,以及“停機費”傳言,已折射出其商業帝國的裂痕。這種裂痕本質是傳統師徒制與現代契約精神的衝突:以“家族式管理”崛起的本山傳媒,在面臨徒弟個體意識覺醒時,原有的“父權式權威”必然遭遇反噬。
趙本山的困境,是藝術家與時代關係的縮影。他的堅持巡演,是對“舞臺生命力”的執著;而輿論的審視,則是公眾對“藝術家社會責任”的重新定義。當網友呼籲其“退居幕後”,實則是社會對“老年藝術家健康權”的覺醒。
趙本山的藝術生涯也需在“安全”與“冒險”間找到新平衡——或許,培養宋小寶等徒弟,將喜劇火種傳遞,比強撐臺前更具時代意義。
趙本山的2025年,是一部現實版《賣柺》:他曾以幽默解構社會荒誕,如今自身卻成為被解構的文字。
從曼谷延期的商業抉擇,到輪椅上的身體政治,每個事件都是時代投下的稜鏡,折射出藝術、資本與倫理的多重光譜。
當觀眾仍期待他的復出,或許更應思考:我們是否需要以健康為代價,延續一個喜劇時代的背影?答案,或許藏在他自己那句臺詞裡:“湊合過唄,還能離咋的?”——只不過這次,物件不是婚姻,而是藝術家與時代的和解。
《知情人透露當年明月發瘋細節》已404,可點選關注“智識漂流”公號,在智識漂流輸入“當年”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