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滯銷”,馬斯克被迫戒掉官癮

最近馬斯克宣佈,將於5月底卸任美國政府效率部(簡稱DOGE)的職務。
馬斯克成功押注特朗普後,特斯拉成了眾矢之的。過去三個月時間,特斯拉全美各地的主要門店,幾乎每個週末都會迎來有針對馬斯克的抗議者。
對於特斯拉,新版Model Y和馬斯克“辭官”,都是好訊息。現在容不得特斯拉躺平吃老本了。現在也容不得馬斯克一心二用了。
作者 | 觀海
來源 | 金錯刀車評ID:jincuodaocheping
金錯刀(ijincuodao)授權轉載
“馬部長”馬斯克,終於頂不住了!
最近馬斯克宣佈,將於5月底卸任美國政府效率部(簡稱DOGE)的職務。
過去幾個月,他主導了一系列高強度改革措施包括大規模裁員、壓縮非核心預算等等。
DOGE在其網站上聲稱,截至3月27日,它已為美國人節省了1300億美元。
但許多美國人、歐洲人,並不承馬斯克的情。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33.6萬輛,同比下滑13%,創下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今年迄今為止,特斯拉的股價已經下跌超30%。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馬斯克當官之後的種種行為,惹了眾怒。
許多特斯拉車主,為了避免車輛被反對馬斯克的人打砸燒,有的把自己的車偽裝成其他車,有的貼出“我在馬斯克發瘋前購買”的自嘲標語
“我在馬斯克發瘋前購買”
短短幾個月,馬斯克從科技偶像變成了全民公敵。
這次主動“辭官”,能讓特斯拉重新好起來嗎?
總統帶貨,也無濟於事
站隊特朗普,曾經被認為是馬斯克的神來之筆。
去年自特朗普當選,特斯拉的市值一度增加了300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福特、通用汽車和Stellantis的總市值。
更重要的是,馬斯克過去遇到的許多外部阻力,也大大減弱。
拜登政府時期,其他車企的電動車,最多能獲得高達每輛車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但這樣的好事一開始卻沒有特斯拉的份兒,反倒是傳統燃油車企們享盡好處。
原因在於獲得補貼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是組建了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的工廠生產的汽車。
然而在美國,眾所周知馬斯克對工會十分不屑,所有想組建工會的人都被他開除了。特斯拉也是美國唯一一家沒有工會的汽車巨頭。
因此馬斯克一度被氣得大罵:“拜登就是UAW的傀儡!”

成功押注特朗普之後,特斯拉結束了不被官方待見的命運,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例如有批評者指出,馬斯克在削減聯邦政府的同時,卻透過自己的企業獲得了大量政府合同,據報道每天僅從這些合同中就能獲利800萬美元。
但如此“雙標”,也讓特斯拉成了眾矢之的。
過去三個月時間,特斯拉全美各地的主要門店,幾乎每個週末都會迎來有針對馬斯克的抗議者。
除了和平抗議活動,各種針對特斯拉門店、充電樁甚至私家車的暴力打砸縱火事件也是層出不窮。
抗議者呼籲:“賣掉你的特斯拉,拋售你的股票,加入抗議行列。”
在特斯拉被人人喊打的時候,特朗普站了出來。
一邊對特斯拉和馬斯克讚不絕口。特朗普說:“他們在傷害一家偉大的美國公司。馬斯克建立了一家偉大的公司,不應該因為愛國而受到懲罰。”
一邊更是在白宮親自為特斯拉“帶貨”。
上個月,五輛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特斯拉開到了白宮南草坪,Model S、X、3、Y以及CyerbTruck,由馬斯克特朗普詳細介紹每款車型,得到了特朗普“非常漂亮”“設計太酷了”的評價。
說著說著,特朗普還坐進了一輛紅色Model S,體驗一番之後開了一張支票,全款買下了這臺車。
特朗普直言:希望他的購買,能推動特斯拉的發展。
可是事實證明,這次帶貨不僅沒什麼用,還可能適得其反。
特斯拉的市值跌跌不休,至今已經抹平了特朗普勝選後帶來的所有漲幅。
而這背後反映了更致命的一件事:馬斯克和特斯拉的口碑危機。
政客和CEO,只能二選一
特斯拉的一季度業績釋出後,一名長期看好特斯拉的分析師也忍不住吐槽:“我們原本就知道一季度不會好看,但這組資料比我們擔心的還要糟糕……雖然可以歸咎於產品更新帶來的交替期,但真正嚴重的是品牌信任危機。
引發口碑危機的人,正是馬斯克自己。
他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大舉削減各個部門預算,並且進行大規模裁員。
據不完全統計,DOGE迄今已在美國聯邦政府裁減了約10萬名員工。此外,DOGE計劃在未來進一步裁撤約30萬個職位,可能導致總計近100萬人失業。
這些措施也直接影響到了美國政府在醫療、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投入與補助。
所以,失業的政府職員和失去福利的普通人,把怒火都發洩到了馬斯克和特斯拉頭上。
3月29日,一場名為“打倒特斯拉”的全球抗議活動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同步爆發。全球約200處特斯拉展廳成為抗議目標,佔特斯拉438家展廳的近半數,抗議規模達數千人。
另外在更早之前,美國14個州的檢察長提起訴訟,質疑馬斯克及其政府效率部(DOGE)的“廣泛權力”違反憲法。英法德多個國家高層也在集體控訴馬斯克“越界”。
現在大多數分析師認為:馬斯克的政治轉向,已對特斯拉品牌造成損害。
有人提出明確警告,勸馬斯克和特斯拉別和政治關聯過深,因為“無論政治立場如何,特斯拉成為政治符號對公司而言都是災難。”
目前來看,這些都不是危言聳聽。
特別是在歐盟國家,特斯拉已經完全被“政客”馬斯克拖累。
比如在荷蘭,今年前3個月,特斯拉一共才賣了3445輛,與去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了近50%。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荷蘭第一季度的電動車市場銷量增長了7.9%,在這個情況下,特斯拉銷量反而大幅下滑。

在法國、丹麥、瑞典,以及特斯拉在歐洲最大的德國市場,銷量情況一樣不容樂觀,最大跌幅甚至高達70%。
就連特斯拉的美國本土市場也沒能倖免。調查公司MarkLines資料表明,2月份特斯拉新車銷量同比減少5%,連續4個月呈下滑趨勢。
面對種種危機,馬斯克不得不承認:
“進入政府對我而言實際上是不利的。我的公司正因為我在政府中的角色而遭受損失……”
“兼任DOGE一號位後,管理公司變得非常困難。”官場和生意場兩手抓,就算是馬斯克也沒法魚與熊掌兼得。
遠離政治,迴歸商業,才是唯一正解。
又到了中國救場的時候?
對於特斯拉,不幸中的萬幸是:西方不亮東方亮。
據乘聯會資料計算,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交付Model 3和煥新Model Y超17.2萬輛,其中國內銷量達到13.72萬輛,創下自2022年以來的第一季度最高紀錄。
不僅是今年一季度,中國也是特斯拉去年唯一保持增長的市場,佔據了特斯拉近四成的銷量。

另外,馬斯克在國外如何作妖,基本影響不到中國消費者的購車心理。
因此如果能穩住中國市場,特斯拉就算有挫折,也不會難過到哪兒去。
但是特斯拉要指望中國市場救場,挑戰不小。
原因很簡單,中國市場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最激烈的地方。
去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雖然同比增長8.8%,但這一增速不僅低於蔚小理,也遠低於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的增速(40.2%)。
而且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特斯拉穩坐多年的“全球純電銷量冠軍”的寶座,連續兩個季度被比亞迪取代。

現在看來,特斯拉要想在中國市場改變這一局面,並不是那麼容易。
第一,產品矩陣劣勢。
特斯拉在華銷售的主力車型Model 3 和 Model Y但也僅此而已。更高級別的Model S/X仍需進口“賽博皮卡”Cybertruck沒有引進國內備受期待的入門級車型Model Q更是遲遲未能亮相
相比之下,國產車企的產品矩陣十分完備,價格上從幾萬到上百萬應有盡有,車型上從SUV到跑車也是全方位覆蓋,基本上誰都能找到對應需求和消費能力的產品。
第二,本土化劣勢。
有的中國車企被吐槽更新太快、背刺老車主,一年三改款。
與之相比,特斯拉卻是反面。Model 3和Model Y,分別於2017年7月和2020年3月上市產品老化、迭代緩慢的問題日益突出。這也影響了特斯拉在華的銷量。

過去五六年間,Model 3/Y多次改款,但大多隻是細微調整,車主長期吐槽的問題,如車內空間侷促、內飾過於簡約、底盤調校生硬等,均未得到有效解決。連被吐槽“反人類”的方向盤轉向燈和螢幕換擋,都被固執地保留下來。
直到今年初,特斯拉釋出煥新版Model Y,才多了不少中國車主喜歡的設計。比如新增了座椅通風和後排座椅電動調節方向盤轉向燈改回了傳統的轉向燈撥杆。
對於特斯拉,新版Model Y和馬斯克“辭官”,都是好訊息。
現在容不得特斯拉躺平吃老本了。
現在容不得馬斯克一心二用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金錯刀車評》
是金錯刀旗下的汽車賬號
將以金錯刀爆品視角,
帶你深挖新能源車企最硬核乾貨
點關注,世界上又多了個懂車牛人
@The End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