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矽谷是一種思考態度
來源:矽兔賽跑
微訊號:sv_race
文: Claire
1月17日,百度宣佈陸奇正式加盟百度集團出任總裁兼營運長(COO),此前甚囂塵上的矽谷傳奇華人高管陸奇的歸屬終於塵埃落定。陸奇此前曾在雅虎和微軟的管理高層任職,2013年出任微軟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去年9月離開微軟。

陸奇加盟百度也引發了大家對矽谷大科技公司低調的華人高管的關注。
矽谷是舊金山灣西南的一片狹長半島地帶,1938年,兩名斯坦福大學畢業生建立了矽谷的第一家科技公司,1959年,第一家專注於投資早期科技公司、奠定了現代風險投資原則的風投公司DG&A在矽谷成立。1968年,Intel出現。1998年,Google成立。

在矽谷的科技巨頭公司的創始人中,不乏來自中國的第二代移民工程師與創業家身影,比如雅虎聯合創始人楊致遠、英偉達(NVIDIA)創始人黃仁勳,比如YouTube聯合創始人陳士駿。
但是,對於第一代赴美求學工作的華人工程師來說,他們面臨的職場天花板直到最近十幾年才隨著新一代網際網路大科技公司的崛起逐漸開始被打破。近年來,低調耕耘的他們開始展露鋒芒,他們正在矽谷的大科技公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漸漸進入到矽谷大科技公司的管理高層。
Facebook
魏曉亮, VP of engineering 技術副總裁

華人工程師在矽谷做到頂級科技公司管理高層的其實鳳毛麟角。
許多人大概還記得2014年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清華大學用流利的中文進行了全中文演講,震驚了所有觀眾。當時這場活動主持扎克伯格對話的就是畢業於清華大學、當時擔任Facebook技術總監的華人工程師魏曉亮。

當時魏曉亮作為主持人問了扎克伯格一個問題,大家可能還有印象,“談起中國,我要問扎克伯格一個更難的問題。問了這個問題後,希望我不會被炒魷魚。臉書在中國有什麼計劃?”
扎克伯格用中文回答說,“我們已經來到中國,我們幫助中國公司在海外獲得客戶,”引來全場掌聲。
魏曉亮2001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之後進入大名鼎鼎但是每年招生人數極少的加州理工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讀書期間,魏曉亮曾在IBM、清華-貝爾研究中心、谷歌、Ripple實習。博士畢業後在加州理工做了一年訪問研究員,研究網際網路擁堵管理、網路模擬和釋出系統。
2008年,魏曉亮以科學家身份加入了Facebook, 先後在網頁前端架構、工程程序推進、移動端工作,2011年升任技術總監,管理Facebook的移動端和增長業務。2016年,魏曉亮出任Facebook工程副總裁,也是目前華人工程師在矽谷大科技公司擔任的最高管理職位之一,主管Facebook的增長業務。
認識魏曉亮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極其謙遜、平易近人的人,身上有著非常典型的工程師特質,一張娃娃臉,很愛笑,很疼愛家人。
在魏曉亮的LinkedIn主頁,他的個人說明是“業餘碼農/工程師的服務者”。
魏曉亮在工作之餘擔任清華年輕校友的職業生涯導師,一次在與矽谷的清華年輕校友的交流中,有人問了他關於華人在美國事業晉升“玻璃天花板”的問題。
魏曉亮分享說,他剛加入美國的科技公司時,由於語言的壓力,一開始也不敢在會議中發言,只做“低頭幹活、從不發言”的工程師。但是漸漸的他意識到了這將成為他職業發展中的障礙,於是他給自己定下目標:在每次會議上都要發一次言。剛開始的時候他也遇到了各種瓶頸,但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在會議上發言再也不是問題,而且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也能在會議上有理有據侃侃而談了。
在Facebook,魏曉亮積極主動的為自己爭取更多工作責任、參與團隊管理。加之高超的技術實力,成就了這位年輕的矽谷華人高管。
Google
李飛飛,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 Visiting VP

李飛飛是影像識別領域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現為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人工智慧實驗室與視覺實驗室主任,深度學習領域的重要資料庫ImageNet發起人。2016年11月,谷歌宣佈人工智慧領域的兩位重量級專家李飛飛和李佳加盟谷歌人工智慧管理團隊。這是李飛飛利用美國大學任職教授每六年獲得的一年學術休假研究時間在谷歌擔任訪問VP,是目前Google的華人中擔任的最高職務。
此前,李飛飛被矽谷著名技術風險投資公司a16z邀請做客座教授,主要做AI領域的技術把關。
李飛飛生於北京,長在四川,16歲隨父母移居美國。 她於1999年以最高榮譽獲普林斯頓大學本科學位,並於2005年獲加州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博士學位。2009年她加入斯坦福大學任助理教授,並於2012年擔任副教授(終生教授),此前曾就職於普林斯頓大學與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李飛飛在斯坦福曾經指導過的學生和業界這樣評價她:
“李飛飛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但是她對中國學生一直很好,很願意幫有志向的年輕人 實現理想。”
“李飛飛看到學生不用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學生,都會打心裡為他們著急。”
“有一年的學術會議,我買了從加拿大轉機的機票,到了加拿大機場才發現沒有簽證無法轉機。我在機場給李飛飛打了電話,她二話沒說就讓我重新訂機票並承諾報銷。要知道她當時剛修完產假研究經費並不是那麼寬裕。”
2015年李飛飛在TED演講,她講到:
“現在回頭看,用大資料來訓練計算計算法的做法或許顯而易見。但是在2007年,這並不顯然。在這段旅途中,我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常孤獨,有些同事友情建議我做些對獲得終身教職更有用的事。我們在研究經費方面也一直碰到麻煩,我可能需要重開我的乾洗店來為ImageNet籌資。”

Google
李佳, 機器學習負責人、雲計算高階總監

2016年年底,斯坦福才女教授李飛飛與她的高徒李佳加入Google核心研發部分的新聞引人注目。
Google中的華人高級別工程師、科學家有好幾位,包括剛提到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傑出工程師(DistinguishedEngineer) Claire Cui、自然語言處理專家吳軍、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Andrew Ng)等,但是說起目前活躍在谷歌管理層的華人工程師,就不得不說谷歌機器學習負責人、SeniorDirector at Cloud雲計算高階總監李佳。
李佳在加入Google之前曾擔任Snapchat公司的資深高管和研究負責人。2015 年 2 月, Snapchat 為了推出新的功能組建了一支人工智慧研發團隊,李佳當時擔任了Snapchat的研發主管並領導這支團隊進行功能研發。

Snapchat最近兩年推出的包括即時換臉濾鏡等新功能的核心技術都出自李佳的團隊。去年4月Snapchat 釋出的讓使用者可以便捷地把表情符號附到其它事物上的新功能,也出自李佳的團隊之手。
2015 年 3 月,曾在摩根斯坦利擔任 CFO、被稱為“華爾街最有權勢的女人”露絲·波拉特出任谷歌CFO。在她對公司財務和管理施壓之下,Google 的股價在一年之內上漲了 40%。2016年,這位CFO 一手推動了 Alphabet 公司的重組,將公司分成了主營廣告業務(Google)和“其他業務”(Other Bets)子公司。
去年年底,谷歌開始在雲計算與高價硬體方向發力。11月, Google 挖來了雲計算服務商 VMWare 聯合創始人兼前 CEO 戴安·格林(Diane Greene)主導谷歌的雲計算業務。李飛飛和李佳作為矽谷兩個最有名的人工智慧專家也在這段時間加入了雲服務部門,李佳受命帶領研發團隊用人工智慧改進Google 的雲服務產品。
李佳本科畢業於中科大,2009年至2011年師從李飛飛教授在斯坦福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李佳在學生期間曾在谷歌實習,2011年加入雅虎,2014 年成為雅虎資深研究員領導雅虎實驗室的視覺計算和機器學習部門。
谷歌還有另一位華人高管,就是擔任工程總監(Engineering Director)的Xuefu Wang。Xuefu於2004年加入谷歌,率領團隊在SMB廣告方案、廣告詞、谷歌工具欄等領域作出了重要成就。
Microsoft
沈向洋, 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負責人

微軟總部位於西雅圖,在矽谷建有分部。談到矽谷的大科技公司,不得不提到這家影響了世界科技界的微軟與在微軟供職的華人高管。
沈向洋是計算機視覺和圖形學研究的世界級專家。沈向洋擔任微軟集團執行副總裁,是繼陸奇後目前華人在微軟擔任的最高職位。
沈向洋1996年加入微軟,2004年升任第三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2007年,他升任微軟全球高階副總裁,在微軟應用與服務部門負責微軟必應搜尋引擎的全球產品研發工作。2013年,接替退休的微軟前首席研究和戰略官克雷格·蒙迪(Craig Mundie)成為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併於同年11月出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主管微軟技術與研發部門。
沈向洋是南京人,本科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後相繼獲得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與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機器人專業博士學位,師從著名的計算機專家拉吉·瑞迪(RajReddy)教授,是李開復的同門師弟。
知乎上曾和沈向洋有過接觸的微軟員工評價他說:
“沈向洋為人很隨和,上臺講話的時候總用自己當學生打籃球時‘單手喬丹’的綽號自黑。”
“沈向洋身居高位但是沒架子,總是笑呵呵的,路上喜歡和別人打招呼。”
“沈向洋用人舉賢又不避親,空降到新團隊也會把得力親兵帶過去一起幹。只要是和他一對一單獨聊過的人他都能記得住,所有跟他工作過的人都盼著有機會再回到他的團隊做事。”
回想自己投身計算機視覺和科研研究的經歷,沈向洋曾說,“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在南京的一些場景。現在的計算機可以改變整個世界,而在80 年代整個南京市都沒幾臺電腦。當時我父親激勵我,希望我可以用知識去改變世界。“
Airbnb
葛宏, 中國分部產品與技術總監

在加入Airbnb之前,葛宏曾經是Facebook 的技術總監(EngineeringDirector),也是Facebook大名鼎鼎的News Feed業務的開拓者。葛宏去年被Airbnb挖走,擔任Airbnb 中國分部的產品總監和技術總監,目前往返於中國和矽谷兩地。
葛宏是河北省高考狀元,200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之後去了耶魯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耶魯讀書時,葛宏在他學習的每一門課程中都獲得了課程的最高透過榮譽。2005年到2009年,葛宏在谷歌做了四年工程師,2009年加入了Facebook。
當時Facebook在糾結如何盈利,扎克伯格說Facebook不放廣告,因為擔心會影響使用者體驗,葛洪就從零寫出了Facebook的核心盈利功能——News Feed,並將News Feed團隊從單兵作戰打造成50人團隊。在News Feed功能之後,Facebook開始盈利,葛宏也升任了Facebook技術總監(Director of Engineering)。目前,Facebook 超過80%的盈利仍來自於這個功能。

葛宏很接地氣、人稱葛爺,愛探索、喜歡美食、喜歡到世界各地旅行。
LinkedIn
張溪夢, 曾任LinkedIn商業分析業務高階總監,現為GrowingIO創始人兼CEO

談到LinkedIn, 不得不說起這位曾經的LinkedIn華人第一高管張溪夢。2015年張溪夢從矽谷回國創業時,美國包括VentureBeat在內的許多知名科技媒體都對此作出了報道,感嘆他放棄LinkedIn高管職位毅然回國創業。
張溪夢的經歷說來有點傳奇。
張溪夢1999年本科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畢業後來去了天津一所腦腫瘤醫院當腦科手術醫生,手術一場接著一場地做。在忙碌的同時,張溪夢意識到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其實是計算機,他很喜歡遊戲和程式設計。因緣際會之下,張溪夢毅然選擇跟隨自己的興趣,前往北京上新東方申請出國讀書。後來終於有北美大學錄取他,他也順利在2004年拿到了MBA學位。
在MBA讀書期間,他來到SAP做了一份工程技術實習。畢業後前往加州長灘,先後加入了著名的印表機公司愛普生和寵物裝置公司Petco,成為了一名市場分析員。
2007年張溪夢加入Ebay,一直做到了分析部門的高階經理,並於2010年加入了LinkedIn,擔任高階資料科學家。之後,在LinkedIn的商業資料分析業務,陸續升任了高階經理、總監和高階總監。
剛開始,張溪夢在LinkedIn只是負責給諸如銷售、市場等不同部門提供資料支援。後來他要負責的東西越來越多,便開始向LinkedIn的高層建議,既然一個部門裡的人需要的資料和呈現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如把它們做成一個一個規範的資料樣板,這樣每個部門需要關注的資料就可以很清晰地被展示出來。張溪夢的這個想法受到了高層的肯定,於是張溪夢開始拿到了越來越多的用人名額,他的團隊也慢慢組建起來。
2014年底張溪夢主導的Business Analytics 部門從開始自己的一個人,後來擴張成超過80人的大部門,手下管理五名總監,在矽谷科技界創造了一段佳話。
張溪夢為人非常謙遜,每當和人談起自己的成就時,都很感激LinkedIn高層對他的信任和他手下團隊的努力與團結。
張溪夢離開LinkedIn後,另一位在中國長大的華人高管Michael Li接替了他的角色,擔任LinkedIn資料分析負責人。Michael從2011年開始加入LinkedIn, 此前曾在eBay和Capital One工作,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與復旦大學。
2016年4月,女性華人高管Annabel Liu被任命為LinkedIn技術副總裁 (VP of Engineering),也是目前華人在LinkedIn擔任的最高職位。
參考資料:
《斯坦福李飛飛“出山”,兩位華人女性加入谷歌人工智慧新部門》,作者王心馨,澎湃
《LinkedIn大佬張溪夢的前世今生》,作者覃超,雷鋒網
http://fortune.com/2016/11/15/google-fei-fei-li-snapchat-machine-learning/
知乎
LinkedIn
Wikipedia
百度百科
關注矽兔賽跑公眾號,第一時間得到更多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