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Intel200SBoost評測

序言
為了提高Intel Core Ultra 200S系列桌上型電腦CPU和配套平臺的的競爭力,Intel在完成了上市初期最佳化基礎效能和相容性之後,繼續嘗試透過可靠範圍內的超頻行為,打包成易於落地的方案.比如稍早時在中國大陸地區作為試點,結合指定型號的主機板記憶體,搭配對應的超頻配置檔所組成的Intel IPO(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方案.再到如今為Core Ultra 200S的K系列和Z890晶片組主機板新增了名為Intel 200S Boost的設定檔.本篇評測將以Core Ultra 9 285K為例,對比開關Intel 200S Boost的效能表現.
功能解析
本次Intel推出的200S Boost功能,是一組“一鍵超頻”的配置檔.透過主機板廠商更新主機板BIOS後提供對應的開關選項以供使用者呼叫.
由於這組配置檔需要呼叫CPU和主機板晶片組本身的“超頻”功能,因此只有支援超頻功能的“K系列+Z890主機板”的組合才支援.
並且,這組超頻配置檔僅針對於1DPC記憶體配置(通俗的來說一般就是指只插兩根記憶體條)的用法. 
涉及改動的頻率和電壓包括匯流排與記憶體相關設定,具體如下:
    NGU頻率(從2.6GHz超頻到3.2GHz)
    D2D頻率(從2.1GHz超頻到3.2GHz)
    VccSA電壓(提高到1.20V)
    記憶體頻率(按記憶體自身的XMP配置檔,但上限到8000MHz)
    記憶體和控制器(VDD/VDDQ/VDD2)電壓(按記憶體自身的XMP,但上限到1.40V)
Intel官網關於200S Boost設定的說明表格:
可以看到,這是一套基於保守電壓設定下,僅僅針對CPU匯流排頻率和記憶體的一鍵式安全超頻配置檔.不過Intel依舊不敢誇下“包超”的海口,只是表示透過200S Boost方式超頻並不會失去CPU的保修.
夠細心的讀者應該會發現,Intel定義的200S Boost設定限制了記憶體頻率和電壓分別最高到DDR5-8000和1.40V.對於本身就在該範圍內的XMP記憶體而言可以照搬XMP原有的設定,
但它並沒有提及搭配超出該頻率與電壓範圍的記憶體型號該如何設定對應的時序.而這則是留給主機板廠商自由發揮的空間.以ASUS華碩為例,當安裝了標稱頻率高於8000MHz的記憶體時,開啟200S Boost時選擇對應的XMP配置則會將頻率和電壓都下調回8000MHz和1.40V,並將主時序設定為40-48-48-128這一保守設定.而其他品牌則也可能是僅僅下調頻率和電壓,而不更改XMP配置中原本的時序設定,又或者不同於40-48-48-128的其他設定.
考慮到已經售出的產品無法撤回,Intel也表示後續將會加強有關以“XMP認證”名義的管理.
在最新的官網上
(https://www.intel.cn/content/www/cn/zh/gaming/extreme-memory-profile-xmp.html)也繼續不定期持續更新認證的型號列表.
下圖則是ASUS Maximus Z890 Hero主機板更新支援200S Boost功能的BIOS後的實操介面展示.超頻頁面中選項上出現了Intel 200S Boost開關.
切換到開啟後會彈出該功能的介紹文字.
這裡我們測試時搭配的是一套XMP-8200 CL36 1.45V的16GB*2套條.對照開關200S Boost設定前後明面上變動的設定項,可以看到XMP選項也被開啟(預設為ASUS的XMP I模式),但對應的頻率/電壓/時序被限制.如果記憶體有多組XMP配置檔也可以手動切換.
ASUS並沒有在嚴格在介面上限制使用者在開啟200S Boost開關時對部分超頻相關設定項進行二次手動設定.比如依舊可以選擇第二和第三時序更緊的XMP Tweaked模式(也意味著有可能不穩定).
200S Boost設定所涉及的NGU和D2D頻率(還有截圖中未展示的VccSA電壓)在設定介面中仍顯示為Auto.
其他品牌在這類設定限制和介面顯示的細節上也有屬於各家自己的考量.主打的就是“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
測試平臺
CPU:
Intel Core Ultra 9 285K
主機板:
ASUS ROG Maximus Z890 Hero (BIOS 1803)
記憶體:
32GB(2x16GB) DDR5 6400MHz CL32-39-39-102 1.40V
32GB(2x16GB) DDR5 8000MHz CL40-48-48-128 1.40V
顯示卡:
ASUS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90 D OC 32GB (NVIDIA GeForce GTX 5090 D)
系統盤:
Samsung 980 Pro SSD 500GB (500 GB / PCIe Gen4 x4 / NVMe)
CPU散熱器:
DeepCool LT720 + NF-A12x25 PWM chromax.black x3
電源:
Seasonic Focus Gold GX-1000 1000W
機箱:
Corsair 5000D Airflow
作業系統:
Windows 11 v24H2, VBS Enabled
測試軟體:
CPU-Z 2.15
3DMark
y-cruncher 0.8.5.9543
SuperPI Mod 2.1 WP
Cinebench 2024
Cinebench R23
Blender Benchmark(new)(Launcher 3.1.0, Blender 4.3.0)
Corona 10 Benchmark
V-Ray Benchmark 6.00.1
WinRAR 7.10
7-Zip 24.09
Handbrake 1.9.2
Cyberpunk 2077
Black Myth: Wukong Benchmark Tool
Monster Hunter Wilds Benchmark
HITMAN 3
Baldur's Gate 3
Assassin's Creed Mirage
Forza Horizon 5
Red Dead Redemption 2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Borderlands 3
Counter-Strike 2
Dota 2
FINAL FANTASY XIV: Dawntrail Benchmark
FrameView 1.6
遊戲畫面設定規則:
  • 基於2560×1440作為輸出解析度.
  • 有現成預設的畫質檔位的遊戲則選擇其中不帶“路徑追蹤”級光線追蹤的最高檔位.
  • 若現成預設的畫質檔位未繫結光線追蹤的額外開關,則開啟這些光線追蹤選項.
  • 若現成預設的畫質檔位綁定了某種抗鋸齒型別或超解析度模式,則維持該設定;否則優先選擇DLSS自動檔,其次DLSS質量檔,再者TAA.
  • 若預設的畫質的畫質檔位綁定了幀生成模式,則維持該設定;否則一律關閉.
  • 無預設畫質檔位的遊戲則手動設定不帶“路徑追蹤”級光線追蹤以外的特效選項到最高,抗鋸齒和幀生成設定的規則同上.
效能測試
處理器主要規格和測試平臺配置表一覽.
綜合性能測試
本組測試包含了幾款常用且經典的CPU專項測試,以及一些渲染與編碼類的場景的測試項,這些測試也是玩家常用於評估CPU效能的標準. 且大多可指定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模式.
開啟200S Boost設定後,大半的測試專案都能夠獲得超過2%的提高,儘管不多但也已經不再屬於誤差波動的範圍.其中編碼類的專案(WinRAR/7-zip/Handbrake)普遍奔著5%~10%的提升而去.不過從經驗上來說,獲得的效能提升更多是依靠記憶體頻率的提高而來.
遊戲效能測試
本組測試包含十餘款多種型別的經典遊戲,且常見於用作效能測試參照.
開啟200S Boost後.本次進行的的13款遊戲測試場景的平均fps和1% low fps分別平均有3.6%和5.2%的提升.儘管同樣不算多但也已經不再屬於誤差波動的範圍.
總結
本次Intel推出的200S Boost功能是基於200S K系列CPU和Z890晶片組主機板原有“不鎖頻”的特性,結合指定條件範圍內的XMP記憶體,打包了一組基於保守電壓設定下,針對CPU匯流排頻率和記憶體的一鍵式安全超頻配置檔.雖然Intel依舊不敢稱之為“包超”,但仍表示透過200S Boost方式進行超頻不會失去保修.在法理上做出了明確的讓步.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已經熟悉Core Ultra 200S系列超頻特性,且懂得手動設定與測試的老手來說,這個200S Boost設定僅僅是打包了一組超頻配置檔,因此並不會相比原本的手動設定進一步帶來額外的效能.此外,非K系列的CPU型號和B860/H810主機板由於本身均不支援超頻也無緣這一功能.
儘管對於“手動黨”來說此次的200S Boost設定功能更新沒有帶來實質上的效能和特性變化.但作為制定規則和標準的上游廠商親自下場表態做出的改變,對未來市場和配套生態的影響依舊不可忽視.
效能方面經過實測,Core Ultra 9 285K在搭配200S Boost功能所允許的滿配的DDR5-8000記憶體的條件下開啟200S Boost後,相較於標準CPU頻率搭配DDR5-6400記憶體的組合.在基礎跑分和遊戲幀率上平均都能夠有接近4%的效能提升.雖然不多但也並非毫無提升,往好處來想已經接近四核時代的代際提升幅度.不過,效能提升的最大功臣依舊是其中記憶體超頻的部分.因此對於打算透過200S Boost進行使用的使用者而言,選擇標稱電壓1.40V的DDR5-8000 雙條套裝XMP記憶體則剛好獲得最佳收益.同時Intel也開始逐漸規範後續對XMP記憶體的認證,並不定期會在官網上更新型號清單供使用者查閱.
Intel 200S Boost 官網連結:
https://game.intel.com/cn/stories/200s-boost-overclocking-profil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