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wygoioull
近年來,硬體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微型化趨勢,M-ATX 規格主機板憑藉均衡的擴充套件性與價效比,持續收割主流玩家市場,而與之適配的緊湊型機箱也因此迎來爆發式增長。
作為國內知名機電廠商,喬思伯在該領域持續發力,其最新推出的 D32 PRO 緊湊型機箱堪稱微型化設計的標杆之作。這款 24L 容量的機箱創新性地採用雙檔位主機板支架設計(A / B模式),透過靈活切換佈局方案,在有限空間內實現了對高效能硬體的廣泛相容,完美平衡了玩家對極致效能與便攜體積的雙重訴求。更令人驚喜的是,這款支援 240 水冷的精巧箱體延續了品牌一貫的"卷王"本色,官方定價牢牢控制在 300 元之內。
本文將分享基於喬思伯 D32 PRO 機箱構建的 Intel 全家桶裝機實錄,解析這款網紅機箱的實際裝機表現。
話不多說,先上配置
CPU:Intel Ultra7 265K
主機板:銘瑄終結者 B860M
顯示卡:銘瑄 Intel ARC B580
電源:九州風神 PQ850P WH 白金統治者
機箱:喬思伯 D32 Pro
記憶體:金百達 白刃 RGB DDR5 8000 16 ×2
SSD:希捷 酷玩 520
散熱器:喬思伯 TH240 一體水冷
作為國內知名機電廠商,喬思伯在該領域持續發力,其最新推出的 D32 PRO 緊湊型機箱堪稱微型化設計的標杆之作。這款 24L 容量的機箱創新性地採用雙檔位主機板支架設計(A / B模式),透過靈活切換佈局方案,在有限空間內實現了對高效能硬體的廣泛相容,完美平衡了玩家對極致效能與便攜體積的雙重訴求。更令人驚喜的是,這款支援 240 水冷的精巧箱體延續了品牌一貫的"卷王"本色,官方定價牢牢控制在 300 元之內。
本文將分享基於喬思伯 D32 PRO 機箱構建的 Intel 全家桶裝機實錄,解析這款網紅機箱的實際裝機表現。
話不多說,先上配置
CPU:Intel Ultra7 265K
主機板:銘瑄終結者 B860M
顯示卡:銘瑄 Intel ARC B580
電源:九州風神 PQ850P WH 白金統治者
機箱:喬思伯 D32 Pro
記憶體:金百達 白刃 RGB DDR5 8000 16 ×2
SSD:希捷 酷玩 520
散熱器:喬思伯 TH240 一體水冷

成品展示
▼喬思伯 D32 Pro 從型號來看應該屬於 D 系列,但從造型來說完全沿襲 Z20 的結構,主體結構為大面積 mesh 網格和玻璃側板,視覺以低調簡約為主。

▼整機尺寸控制到位,相當適合桌面擺放

▼直角轉折,和 Z20 的折彎設計大有不同,顯得更硬核些。

▼正面視角,大面積開孔,有點俄羅斯方塊的味了,前置介面也放在了下方

▼頂部同樣開孔,支援無螺絲快拆快裝,水冷風扇和電源一覽無遺,
話說,九州風神 PQ850P 這個綠色開關有種點睛的感覺啊

▼內部佈局還是挺驚豔的,如此小的機箱,居然可以支援 3 風扇顯示卡,240 水冷以及 ATX 電源


▼機箱下方實測可以放下 三 把風扇,但無法固定,主要是和前置線材介面有衝突。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上 2 把,實在要上 3 把也行,第三把可以用 9cm 風扇。

▼銘瑄 B580 的燈效比較剋制,顯示卡執行時僅有頂部的英文字型,和正面風扇的四處線條發光。

▼優點在於,顯示卡採用的直插式實現燈光聯動,無需單獨外接線材即可實現整機 ARGB 同步。


▼整機唯 一 的黑色配件就是銘瑄終結者 B860M 主機板,好在表面覆蓋的銀白散熱片,和整機風格還是比較搭的

▼散熱方面,主機板最高支援 170mm 以下風冷和 240 規格水冷,這裡搭配的喬思伯 TH240 一體水冷,冷頭自帶光效 RGB ,並支援溫度顯示

▼ 一 體雙扇的設計簡化線材連線,360° 四面 RGB,燈效可以說是拉滿了。


▼記憶體是金百達白刃,頂部導光條內嵌 16 顆支援 ARGB LED 燈珠,燈光柔和不刺眼,色彩表現也很周正,可以很輕鬆營造出完電競色彩氛圍感。

▼九州風神 PQ850P WH 白金統治者,500 多的價格給到了 14cm 短機身,ATX 3.1 標準,850W 功率,價效比相當高。

▼機箱風扇是喬思伯 ZL120,它採用免線拼接設計,能夠一線直連,對於裝機時的走線來說十分友好,操作起來便捷性很高。風扇側邊以及扇葉部分都搭載了 RGB 燈珠,所呈現出的燈效十分出色,視覺效果到位。

▼尾部視角

硬體賞析
CPU丨 Intel Ultra7 265K
▼這顆可能是當前最值得入手的 Ultra7 處理器,20 核 20 執行緒設計,效能對標 14700K。重點還是價格,昭華去年 12 月入手的時候都是 2699,現在多多上的盒裝目前還不到 2200,走 DY 的話甚至不到 2100,價效比是真的高,跌的也真是叫人吐血。
▼這顆可能是當前最值得入手的 Ultra7 處理器,20 核 20 執行緒設計,效能對標 14700K。重點還是價格,昭華去年 12 月入手的時候都是 2699,現在多多上的盒裝目前還不到 2200,走 DY 的話甚至不到 2100,價效比是真的高,跌的也真是叫人吐血。

主機板|銘瑄終結者 B860M
▼銘瑄終結者 B860M 是銘瑄最新推出的入門級 B860 主機板,以不到千元的親民入門價格,卻配備了諸多中高階主機板都未搭載的 USB4 介面,令人眼前一亮。該主機板採用標準的 MATX 版型設計,黑色 PCB 板搭配銀白色的散熱裝甲,展現出一種低調且內斂的獨特氣質,而且這種經典的黑白撞色設計,使其能夠輕鬆適配、融入各種不同風格的主機,為裝機提供了更多個性化的選擇。

▼主機板左側散熱模組採用多層堆疊結構設計,中間特意設定了鏤空區域,散熱的同時也有一定裝飾效果。模組與 MOS 管相接觸的部位,則是高品質的導熱矽條填充,確保導熱過程的高效性。靠近後置 I/O 介面的 一 側採用了金屬拉絲工藝,從視覺上給人以高階感。

▼供電方面主機板採用的雙 8 pin 介面、 10 + 1 + 1 相供電設計,單相最大電流 60A。值得一提的是,主機板搭載了 SPS 供電技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開關電源技術。與傳統的線性電源相比,這種供電技術在電源轉換過程中,能量損耗更低,而且執行起來也更加穩定,為整個系統的穩定執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擴充套件方面,主機板提供了 3 條 PCIe 4.0*4 M.2 插槽。其中,靠近處理器的那個插槽,走的是 CPU 直出的 PCIe 5.0 x 4 通道(支援 2242 / 2260 / 2280),而顯示卡插槽下方的兩條 M.2 插槽,則是由晶片組引出的,且均為 PCIe 4.0 x 4 通道(支援2242 / 2260 /2280 / 22110)。

▼PCIe 插槽主機板同樣配備了 3 條。最上方的那條插槽,是專門為顯示卡設計的 PCIe5.0 X 16 插槽,並且配備了合金裝甲,可以為大型顯示卡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防止顯示卡因自身重量而出現變形等問題。而下方的兩條插槽,分別為 PCIe4.0 X 4 插槽和 PCIe4.0 X1 插槽,可以為各種小型板卡提供安裝位置,進一步豐富了主機板的擴充套件功能,滿足不同使用者對於硬體裝置連線的需求。

▼記憶體方面主機板配備 4 條高速 DDR5 插槽,單邊卡扣設計,單個插槽最大支援 64GB,支援 Intel XMP / AMD EXPO 快速超頻技術,配色同步做的到位。這塊主機板官方提供的資料是 8800MT/s ,並全面支援頻率更高穩定性更好的 CUDIMM 記憶體。

▼主機板配備的網路模組為為瑞昱 RTL8125BG,支援 2.5Gb 高速傳輸;音效卡模組則是 5.1 聲道的 Realtek ALC897,搭配專業 HIFI 級音訊電容,足以滿足普通使用者的音訊需求。

▼背部 IO 包含 6 個 USB 2.0 介面,能夠滿足基本的連線需求;還有 2 個 USB 3.1 Gen1(10G)介面,可提供更快的資料傳輸速度。顯示輸出方面設有 DP 1.4 / HDMI 2.0 介面,可以很好地滿足日常使用以及一般的高畫質顯示需求。中間的 CMOS 按鍵為超頻玩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方便他們在進行超頻操作出現失誤時,能夠快速輕鬆地恢復主機板的預設設定。
當然最惹人注目的還是最高 40G 傳輸速率的 USB4 介面了,千元內主機板好像就只有它。

顯示卡|銘瑄 B580 電競之心
▼顯示卡來自銘瑄 B580 電競之心,包裝採用藍白相間的清雅風格設計。

▼顯示卡在外觀設計上獨闢蹊徑,以純白為主色調,整體風格簡約而不失高雅。其表面特別採用了白晝炫光塗層,這種獨特的塗層工藝使得顯示卡呈現出一種螢白色的圓潤質感。觸控顯示卡表面,你會感受到一種溫潤且爽滑的觸感,彷彿在觸控精美的陶瓷製品,給人帶來一種高階且獨特的質感體驗。

▼在設計上,顯示卡沒有過多複雜的裝飾元素,而是透過簡約的切割線條進行修飾。這樣的設計既保持了整體的柔順視覺效果,又巧妙地融入了硬朗的風格,使得顯示卡在簡約中透露出 一 種獨特的時尚感和力量感。

▼在散熱方面,這款顯示卡配備了全新的冰峰正逆轉導流系統,正面採用了 三 顆 9cm FROST 風扇,透過獨特的兩側反轉、中間正轉的設計,有效減少了空氣繞流現象,大大增加了進風量。提高了散熱效率的同時兼顧靜音效果。在顯示卡內部,4 根 6mm 鍍鎳複合熱管與大面積高密度鰭片協同工作,能夠迅速傳導熱量,確保顯示卡在高負載執行時也能保持穩定

▼顯示卡背板採用了 一 體式高強度合金材質,能夠有效防止顯示卡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變形,還具有良好的導熱效能,有助於熱量的快速傳導和散發。背板的表面設計極為簡潔,簡單的幾何線條勾勒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展現出簡約而不失大氣的美感。

▼顯示卡三圍尺寸為 312 * 112 * 43.6mm,顯示卡佔位 2.5 卡槽

▼金手指特寫

▼雙 8pin 供電介面,對老式電源非常友好

▼影片輸出方面,銘瑄 B580 電競之心配備了 3 個 DP 2.1 以及一個 HDMI 2.1a,中間的 DP2.1 支援 UHBR 13.5(54Gb頻寬),兩邊的也能支援到 UHBR 10(40Gb頻寬)
而 HDMI 2.1a 就厲害了,直接給到了滿血的 48Gb,
這也意味著,就算搭配沒有 DP 埠的裝置(比如電視),也能實現 4K 120Hz 12bit RGB 444 畫面輸出。

記憶體|金百達 白刃 RGB DDR5 8000 16 ×2
▼英特爾 800 系晶片組對高頻記憶體的支援的很好,所以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個人強烈選用高頻 DDR5 記憶體。金百達的記憶體,無論是效能還是價格,都相當靠譜,還有20 年的超長質保,主打個用的放心。

▼造型方面金百達白刃走的極簡設計,純白噴塗配以國風字型,加上表面的線條點綴,顏值還是挺能打的。

▼頂部乳白色發光帶直接拉通,內嵌的 16 顆精心佈局的雙面 ARGB LED 燈珠,在通電時能發出均勻燈效,配合板卡的 RGB 燈光同步技術,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導光條還延伸到了記憶體正面。

▼套條規格為 DDR5 8000MHz, 16G * 2 ,時序 C36-48-48-126,電壓 1.5V

▼海力士 原裝特挑 A – die 顆粒 + 10 層 PCB + 不鎖電壓設計,超頻效能極其優秀。不過這套記憶體本身就提供了 XMP8000 預設,再超的話散熱、硬體都得跟上不說,效能可能還會更低,建議直接拉個 XMP 了事。

水冷|喬思伯 TH240 一體水冷
喬思伯 TH240 一體水冷,提供有 240、360 兩種規格,黑白雙色可選,同時相容最新的 Intel 13代 / AMD AM5 平臺,質保方面則是提供了 3 年漏液險保障使用。又是款主打價效比的型號。

▼水冷本體預裝 2 把 ARGB 幻彩風扇,確保到手機用。配件方面,喬思伯 TH240 配備了 Intel 和 AMD 兩套扣具,支援 Intel LGA 1851 / 1700 / 1200 / 115x 以及 AMD AM4 / AM5 平臺,此外,紙盒內還細心地配備了矽脂以及用於塗抹矽脂的塑膠刮刀,讓使用者在安裝水冷散熱器時更加得心應手。

▼水冷居然還送了張雷蛇加速卡,好評,正好最近在刷 COD21,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這套水冷的風扇設計別具一格,採用聯排一體化結構,緊密相連,無法進行拆分!
這意味著,風扇僅能與同系列的水冷相適配。
不過,這樣的設計也有其優勢所在。由於風扇與水冷本體的緊密整合,所以只需 一 根線連線到主機板即可,大大簡化了走線的複雜度,同時也使得機箱內部的佈局更加整潔有序,避免了雜亂的線纜影響整體美觀和散熱效果。

▼風扇採用九扇葉設計,風扇正中的鋁製 CD 銘牌相當有質感。
扇葉正中、邊框、側框均支援 ARGB 燈效,並可與主機板進行同步
規格方面,風扇轉速 700 – 2400rpm,風量 21.46 – 62,4CFM,噪音 21.3-37.3dBA,也支援 PWM 溫控調節

▼冷頭配備了 一 塊圓形 LCD 數顯螢幕,能顯示 CPU 溫度、CPU使用率、記憶體佔有率等引數。冷頭側面和頂蓋內帶有千層鏡 RGB 燈效,而且是千層鏡光效,顏值頗高。

▼冷頭底部為大面積方形銅底,微凸設計確保銅底與 CPU 的緊密貼合,內部採用全新水泵系統,配合純銅 0.5mm 超細導熱水槽銅底加速熱量傳導。

▼冷排水道之間的散熱鰭片使用 W 型設計,能夠提高鰭片密度的同時降低氣流阻力,有效提高散熱效率。導液管採用的蛇皮編織高密度 EPDM+IIR 水冷管,多層密封技術抗折抗拉扯,並有高壓緊固介面,防止高溫漏水問題。


順便看看喬思伯 ZL120 機箱風扇,其最大的特色是採用了流行的積木式拼接方式,利用滑扣的方式進行固定,不僅安裝簡單,還能極大程度減少多風扇接線理線的麻煩。

▼風扇採用的液壓軸承,7 扇葉設計,最大轉速 1800RPM、最大風量 58.5CFM,最大風壓 2.0mm。燈效方面是側框和扇葉同時發光,同時支援各大主機板同步燈效。

電源|九州風神 PQ850P WH 白金統治者
▼電源是九州風神 PQ850P 白金統治者,採用最新的 ATX3.1 +PCIE5.1 標準,通過了 80PLUS 和 Cybenetics 雙重白金等級認證,12 年超長質保,不到 600 的價格,價效比相當出色

▼電源主體採用純白噴塗,三圍尺寸 140 * 150 * 86mm,同價位少見的短機身設計,硬體相容性更強,就算搭配小尺寸機箱也能提供更多的藏線空間。

▼搭載的 7 扇葉的 12CM 原廠真 FDB 軸承風扇,並支援 PWM 溫控調節,能根據當前負載和溫度感應自動選擇啟停,靜音與效能雙拿捏。

▼電源採用主動式 PFC + 半橋 SRCLLC + DC to DC 穩定架構,搭配高規格日系主電容,並擁有低電壓保護 UVP、過電壓保護 OVP 等多重保護機制,在供電不穩的地區也能安心使用。

▼電源標配柔軟壓紋線材,機箱走線更加輕鬆,與電源主體相匹配的配色,便於構建統一色調的系統風格。

▼電源提供獨立的 12V-2X6 顯示卡介面,配合顯示卡供電線,不僅能提供高達 600W 的電力,還能保證埠完全接觸,以確保硬體安全,綠色特別標示既是提示又有點睛之效。
在數量上,除了常規的線材配置外,還特別提供了一根 12V-2×6 顯示卡供電線,不僅能提供高達 600W 的電力,還能保證埠完全接觸,以確保硬體安全,綠色特別標示既是提示又有點睛之效。

機箱|喬思伯 D32 Pro
▼喬思伯 D32 PRO 是款很有個性的機箱,機箱尺寸 396 X 207 X 314mm(含腳墊),體積約 25L,空機箱重約 4.6KG。機箱採用三面可拆設計,手擰螺絲、卡扣進行固定,拆裝都能徒手完成。

▼機箱支援 A / B 兩種裝機模式,利用主機板進行切換,具體來說
A 模式下,相容標準型 MATX 主機板,風冷限高 170mm,可實現風冷高度,旗艦級顯示卡長度/高度基本不受限,與至少 51mm 的記憶體高度不受限。
B 模式下,可實現背插型 MATX 主機板支援,風冷限高 164mm,相容主流硬體及散熱規格。
兩種模式均支援 240 冷排、365mm 長度顯示卡, 170mm 長度 ATX 電源,最多支援 6 把機箱風扇

▼機箱沿用了常規的電源前置設計方案,特別之處在於增加了 一 塊擋板,能夠有效防止電源線與顯示卡之間衝突,同時還能避免顯示卡長時間受到線材的擠壓,從而更好地保護顯示卡,延長其使用壽命。

▼機箱底部的 PCI-E 擋板採用可拆卸開口設計,相容 365mm 以內顯示卡。
此外,考慮到高階顯示卡越來越誇張的散熱設計,主機板也是配備了顯示卡支撐腳,可以有效防止顯示卡因自身重量而下墜變形,為顯示卡提供穩固的支撐和保護。

▼前置 I/O 面板線材都採用了 90° 彎折設計,充分考慮到了硬體衝突,細節好評!

▼機箱背部視角,可以看到主機板安裝位右側和電源安裝位均設計了可調節理線蓋板,完美遮蔽了那些雜亂無章的線材,讓機箱內部瞬間從繁雜凌亂轉變為簡潔清爽,視覺效果大大提升。

▼機箱底部覆蓋防塵網,黃色標示相當亮眼。
話說,機箱底部幾乎沒人會注意,喬思伯居然還整了點花活,細節是真的到位。

效能測試
▼銘瑄B800 系主機板全面搭載了最新研發的 PTM UI BIOS 系統。其設計靈感來源於現代手機 APP 的互動邏輯,將所有功能進行模組化處理,並採用聚焦式設計,確保所有操作層級不超過 兩 層。
下面這張圖就是 PTM UI BIOS 首頁,配色清新,UI 簡潔,歸類工整,有沒有驚豔的感覺?

▼遊戲加加整機效能跑分,總體得分 100.621、工作站效能 M-365.184。CPU單核效能評分 41678分、CPU多核效能評分 622867分、GPU效能評分 50170分、記憶體得分 66177分。

▼金百達白刃 AIDA64 效能跑分,讀取速度為 110.21GB/s、 寫入速度為 94802MB/s、複製速度為 101839MB/s、 延遲為 84.6ns

▼3D Mark Time Spy 效能測試,這也是最能代表顯示卡實際遊戲效能的分數,主要反映顯示卡在 1080P 解析度下 DX12 效能。實測下來總得分為 14633 分,其中顯示卡分數 14299分,CPU 分數 16874。

▼3D Mark Fire Strike,這是一項適用於高效能遊戲電腦和超頻系統的 DirectX 11 基準測試,其統 一 的打分機制對於不同裝置的效能比較很有參考。實測下來整機總得分為 33291分,其中顯示卡分數 35324分,物理分數 49921分,綜合得分 17239。

▼Steel Nomad 主打跨平臺測試,也因為不支援光追效果,比較容易判斷處理器對顯示卡的制約程度,實測下來得分 2957分

▼3DMark 針對英特爾 XeSS 提供了專門的測試模組,並提供了多種預設模式,在 1080P 解析度下質量模式提升 100.6 ,如果切換為極致效能,提升幅度可以達到 151.9%,增幅可謂相當誇張。

▼黑神話.悟空,設定方面,1080P解析度 + 高畫質 + XeSS 超分,平均幀率 67FPS ,最高幀率 78FPS,最低幀 49FPS。

▼賽博 2077 是少有的同時支援 INA 三家超解析度技術,在 1080P + 畫質:超級光追 + XeSS效能的設定下,幀率能跑到 75FPS 。

▼網遊測試選用的 CS2,遊戲基於 Source 2 引擎打造,創意工坊也提供了FPS Benchmark,遊戲採用 1080P 解析度 + 高畫質,DX11 模式,實測下來平均幀率 262.6FPS ,1%Low 幀率 145.6FPS。

小結
本次裝機選用的硬體主打價效比,Ultra7 265K 擁有出色的單核和多核效能,而 2K 出頭的價格讓人直呼“真香”。銘瑄 B580 電競之心顯示卡在遊戲效能上可與 NVIDIA RTX4070 級別的中高階顯示卡相媲美,生產力方面更是同級別產品中的佼佼者。
主機板方面,銘瑄終結者 B860M 雖然定位入門級,但從之前的測評來看,它能夠充分發揮處理器和顯示卡的所有實力,為系統提供穩定且高效的支援。
至於機箱,喬思伯 D32 PRO 在尺寸、散熱和外觀設計上都表現出色,擁有極佳相容性的同時,細節處理更是讓人驚豔(比如電源擋板、90° 線材),最重要的是價格也比較親民。近期有裝機打算的朋友,不妨參考下這些配件。
主機板方面,銘瑄終結者 B860M 雖然定位入門級,但從之前的測評來看,它能夠充分發揮處理器和顯示卡的所有實力,為系統提供穩定且高效的支援。
至於機箱,喬思伯 D32 PRO 在尺寸、散熱和外觀設計上都表現出色,擁有極佳相容性的同時,細節處理更是讓人驚豔(比如電源擋板、90° 線材),最重要的是價格也比較親民。近期有裝機打算的朋友,不妨參考下這些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