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市的可汗實驗學校,學生們在數學課上舉手。可汗實驗學校的學生是美國首批試用實驗性對話式聊天機器人的學生之一,這些聊天機器人旨在模擬一對一的人工輔導。圖片來源:尤利西斯・奧爾特加 /《紐約時報》
大變革往往催生最深的憂懼。進化使我們習慣於預判掠食者,而如今,許多人眼中的掠食者便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會搶走工作,這一觀點似乎不言自明。回想起我在麻省理工學院領導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時光,彼時,人工智慧仍在起步階段,我可以親身證明,對機器取代人類的恐懼並非新鮮事。我這一代人曾認為,手持計算器的發明將徹底改變學習方式。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它讓數學更為普及,賦予學生更高效的解題工具,從而讓他們能把精力集中在更高層次的推理上,而非機械的數字運算。

人工智慧同樣具有革新教育的巨大潛力,
它能增強教師的學習能力,讓我們有機會根據每個學生的獨特需求,量身定製學習路徑,
而這些做法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當人工智慧與數字教育結合時,它的轉型潛力更加深遠,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能即時獲取關於學生學習進展的海量資料。
擔憂變化是人類天性,未知事物常常讓我們感到威脅。然而,歷史教會了我們一個無法否認的真理:僅憑本能築牆自保,終究只會延緩無法避免的結果。這些高牆會被跨越,也會倒塌。與其防禦,我們更應培養適應能力,這才是我們在不斷變革的世界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對像我這樣的教育工作者來說,這意味著摒棄末日預言,重塑心態:人工智慧不是來取代我們的,而是透過負責任的使用,幫助我們成為“超級教師”。
例如,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在大多數情況下,駕駛員仍然在場,但諸如巡航控制、車道偏離警告、自動剎車和泊車輔助等技術正在增強人類的駕駛能力,重塑著我們對“掌控方向盤”的定義。類似的變化也在課堂上悄然發生。在教師在場的同時,人工智慧工具——如輔導員、顧問、閱卷員、課程引導員和翻譯——逐漸進入教學領域,幫助教師擺脫繁瑣的重複性工作和行政任務。這一轉變讓教師能夠專注於核心教育議題:激發學生的興趣、與他們互動,並提高教育質量與普及度。

一名學生藉助人工智慧輔助教學工具給出的建議來解答數學題,而非向老師求助。圖片來源:尤利西斯・奧爾特加 /《紐約時報》
當然,變化是循序漸進的。在短期內,人工智慧將幫助教師制定教案、蒐集教學案例,併為學生量身定製測驗。定製化測驗將有助於打擊作弊,而人工智慧將提供及時反饋。
從長遠看,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世界:在教師制定的課程框架下,人工智慧在獲取豐富的學習者資料後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路徑。教師仍能深度參與師生討論、引導小組專案並激勵學生,而人工智慧則負責批改作業,並運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幫助學生自主探索答案。教師可以利用這段寶貴的空閒時間為學生提供輔導和鼓勵。
這就是我們大步邁向的未來。事實上,我們已經瞥見它的雛形。edX是一個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學習助手,它被嵌入到全球線上學習平臺中,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全天候的學術支援,從講座摘要到測驗,一應俱全。可汗學院與微軟合作推出了Khanmigo for Teachers,這是一款人工智慧工具,可幫助教師備課、分析學生成績並推薦作業。其他人工智慧驅動的自適應學習系統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調整問題集的難度,並在教師察覺學生的理解差距之前將其進行標記。

2023 年,在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市的可汗實驗學校,數學教師雅克琳・梅傑在課堂上輔導學生。人工智慧的支持者認為,將這項技術引入課堂,教師就能有更多時間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圖片來源:尤利西斯・奧爾特加 /《紐約時報》
我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已有 36 年,在此期間,唯一不變的事實是,大量的繁瑣工作嚴重佔用了與學生互動的時間。批改作業、複習課件、準備材料花費了我無數時間,儘管這些工作有其價值,但它們遠非教學中最能激勵學生的元素。這些工作完全可以自動化。數百年來,我們依賴講堂和僵化的課程,假定所有學生都以同樣的方式學習。而人工智慧為我們提供了一條突破常規的途徑,讓我們有機會打造個性化、靈活的課堂。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將課堂加以改造。在這個新環境下,沒有學生會是被遺忘的掉隊者。在人工智慧增強課堂中,我們能夠識別學生的學習困境,並在他們考慮退學前為其提供即時支援。我們可以當堂給出實質性的作業反饋,從而擺脫無盡的批改迴圈,以騰出更多時間與學生建立聯絡。
讓我們明確一點:人工智慧永遠無法替代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人文關懷。任何演算法都無法複製教師為課堂賦能的同理心、創造力和激情。然而,人工智慧無疑能夠放大這些品質。它可以成為我們的副駕駛,我們的參謀長,幫助我們擴大影響力,提高教學效率。
-
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成為超級教師。
-
讓我們提高人工智慧素養,利用它作為技能的倍增器,擴大我們的影響力。
-
讓我們摒棄長期以來主導教育的 “一刀切 ”式教學,根據每個學生的獨特需求因材施教。
-
讓我們重新喚起對終身學習的熱忱,打破過時的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束縛。
無論你是正在成長為超級教師的教育工作者,還是在職場變革中摸索前行的專業人士,你的適應能力始終是你最寶貴的財富。在進取之路上,讓我們擁抱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抓住這一變革時刻。
畢竟,未來屬於那些準備好進化的人。
作者資訊:
Anant Agarwal 是 edX 的創始人、2U 的首席學術官和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教授。

譯者:Shelly Ji
DLC合作機構美國維克森林大學
▲點選瞭解 | DLC25赴美創新探索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