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及生育率下滑的問題開始浮現,包括導致輔警這類重要崗位缺工。(新明日報)
在新加坡,輔警幾乎隨處可見,街道、機場、銀行和邊境關卡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疫情後,隨著演唱會等大型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輔警提供的保安服務更是不可或缺。
然而,新加坡對輔警需求與日俱增之際,輔警團隊卻又面臨嚴重人力短缺,使政府決定放寬限制,允許相關機構從更多海外國家聘請輔警。
過去,新加坡輔警只能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臺灣招募人手。
但在昨日,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在國會透露,新加坡輔警機構已開始從中國、印度、菲律賓、斯里蘭卡及緬甸聘請外籍輔警人員。
截至去年12月,新加坡輔警隊伍中已有約3%人力來自上述國家。
新加坡輔警的海外來源未來將拓展至馬來西亞和臺灣以外地區。(聯合早報)
工時長、需要輪班、考驗體力,且工作條件較艱苦的輔警更是如此。
去年1月,內政部長尚穆根在一份國會書面答覆中指出,由於新加坡勞動力萎縮,加上新加坡人擁有更多其他工作選項,導致輔警團隊人手捉襟見肘。
根據當局早前公佈的資料,截至2023年11月,新加坡輔警團隊中,新加坡人佔約68%,其餘32%則由馬來西亞和臺灣人組成。
不過,由於工作時間過長及家鄉工作前景看俏,來自臺灣的輔警人數在2017年至2023年間顯著下滑逾60%,到了2024年僅餘下約70人。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加上整體生育率在2023年及2024年連續兩年達到0.97的新低點,輔警的人力需求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
人口老齡化導致輔警團隊更難招到新加坡人。(海峽時報)
根據斯里蘭卡海外就業機構(Sri Lanka Foreign Employment Agency)去年5月釋出的一份新聞稿,當時有16名斯里蘭卡人作為首批人員被派來新加坡,準備受訓成為輔警。
該海外就業機構去年9月在臉書刊登的第六輪招聘廣告中,列出了斯里蘭卡人慾成為新加坡輔警必須符合的條件,包括:至少在當地A水準考試考獲三科優等、英語流利、無紋身,以及年齡介於21歲至34歲等。
廣告內容也顯示,斯里蘭卡人來新加坡當輔警的薪水介於1000至1700新元,且出發前必須先繳交約300新元的費用。
(Sri Lanka Foreign Employment Agency)
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向馬國的輔警招聘廣告中,來自馬國的輔警在計入加班津貼後,薪水則通常有望上看3000新元,有時甚至更高。
另外,根據臺灣媒體去年的報道,臺灣人到新加坡當輔警有望獲得摺合8萬5000元新臺幣(約3500新元)的薪資。
當地熱門求職平臺1111人力銀行今年3月更新的一則招聘廣告則註明,臺灣輔警結訓後,能獲得2900新元的基本薪資,另外還有多達500新元的津貼。
維持安全秩序的輔警缺人,另一必要服務——救護與緊急醫療也同樣為缺工所苦。
由於新加坡緊急醫療需求過去五年增加近30%,單靠新加坡人已難以應付,加上人口老齡化,未來這類需求恐怕也只會有增無減。
儘管政府已嘗試擴大急救醫療服務人員的招聘途徑,包括與工藝教育學院推出工讀課程,並推出更具競爭力的薪酬配套,但新加坡招聘仍不足以應付所有需求。
為此,新加坡民防部隊將從本月起聘請“亞細安國籍”的救護與緊急醫療人員。
新加坡緊急醫療需求日益增加,使民防部隊必須開始聘請外籍人員。(聯合早報)
無論如何,輔警和救護人員這類重要性及敏感度相對更高的工作崗位,引入更多外籍人士填補空缺,難免在新加坡引起討論。
針對民眾的擔憂,政府強調了外籍輔警和急救醫療人員必須融入新加坡社會的重要性。
尚穆根在去年8月的一份國會書面答覆中指出,輔警團隊已推出多項舉措,幫助外籍輔警更好地理解並尊重新加坡社會文化規範、敏感事項,以及增進對法律的瞭解。
楊莉明昨日在回應議員補充提問時也透露,新招募的外籍人員將接受嚴格培訓和認證,以符合民防部隊的專業標準,同時也必須透過英文測試,確保能和病患及家屬有效溝通。
無獨有偶,不論是輔警,抑或是急救醫療人員,當局皆堅稱將持續專注於招募新加坡人,並將以新加坡人作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