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陳拙,前幾天你們在熱搜上看到我了嗎?

大家好,我是陳拙。
今天早上才有一個朋友問我,最近那個特火的劇,是你們的IP改編的嗎?
我還沒睡醒呢。
她又回了一句:媽呀!還真是!
這個特別火的劇,就是天才捕手的第一個系列,作者沈星星的故事,被改編成影視《邊水往事》,成為當紅炸子雞,衝到熱搜第一↓
半個內娛都在看,你就說火不火吧
這樣的朋友還不少,她們跟我聊完,都會說到一個詞:感動。

“我這種建號元年的人,看到這個訊息,真的會哭。”‍‍
“我算這個故事的原始股東嗎?”
我說是啊!我是原始勞工!你是原始股東!
就連我媽都打電話問,這上面的名字是你嗎?
我說是啊!是啊!我的媽媽!↓
說實話,朋友們感動,我能理解,上了熱搜,我很高興。但真正讓我淚目的,是我在微博搜尋天才捕手這幾個字的時候,出來的檢索資訊——‍‍‍‍‍‍‍‍
故事被改編成劇集後,老朋友們想起了我,為和在天才一起的時間感到驕傲↓
還有新朋友,看到這些老朋友的安利,願意來了解我↓
被老朋友珍惜,讓新朋友沉迷,對我來說,就是這6年沒有白過的證明。
是你們,讓我知道自己在創作好內容這件事上不曾自作多情。‍‍‍‍‍‍‍
沒有你們這些“天使投資人”曾經的慧眼識珠,天才捕手的所有的故事,都不會有人轉發、評論,被更多人看到,邊水往事也不會被改編成劇集。
天才的每一個系列故事,不只是我和作者的,更是你們的——6年前刊發故事時,你們留下的每一條評論,都在鼓勵作者持續記錄;而你們的點贊和打賞,也從側面告訴我們故事的好看程度,使我堅持。
有人說,看到這個劇完播,就像看到“孩子出息了”。
確實啊,孩他媽/爸們,咱共同撫育的孩子,時隔多年長大了,終於來到你面前。
今天除了要分享給你這個好訊息,我還想跟你多嘮嗑兩句,聊聊《邊水往事》這個故事背後的故事。
《邊水往事》是天才捕手的第一個故事系列,當時有人說:你們發第一個故事就帶“血”啊?
我們記錄的這個帶血的故事,是2019年,19歲男孩沈星星跨越國境線,來到東南亞,成為一名卡車司機,為毒販運送生活物資的親身經歷。他最後是逃亡回來的,因為在那裡死去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他還想好好活著。
從深入東南亞到逃亡到一路上,他親眼目睹了當地各種灰色產業鏈的第一線:
他成為當地大佬猜叔的手下,為深山裡送去一箱箱假可樂和假酒,他的上一任工友,就是在送貨後再沒回來過;
他參與當地結婚紀念婚禮,新郎是當地最大牛肉走私產業的商人,路上他遇到了被割喉的人和牛。
偶爾這個少年也有活潑的時刻,比如他與情報販子條狗交朋友,請教追女孩的秘訣,因為對方同時有兩個女友。
說實話,這樣的故事做成劇集,有太多的難題擺在眼前——
第一,當地混亂殘忍,但與之對應的,是引發你我對社會和環境的思考。
如果只拍出了這股子“血味”,卻沒有引發思考的部分,那麼恐怕這部劇只是獵奇,不能帶給觀眾更多的收穫。
第二,環境越混亂的地方,越容易出現複雜的人物,劇本要體現他們是一件難事,挑選合適的演員則更難。
我自己就是創作者,明白什麼樣的人物最難搞。
好在,《邊水往事》遇上了“一定行”的人。
主創團隊裡,曹保平擔任監製,算擔任導演和編劇。
這兩位,關於曹保平的公開評價,他在豆瓣上被稱為“華語犯罪型別電影領軍人物”,他過往的作品不只是拍兇案,更拍案件背後的深度人性,還拍這人性和環境碰在一塊後,產生的“作案動機”。
導演單名一個“算”字,你們可能對人不熟悉,但一定看過他的作品,2022年,暑期大爆劇《開端》。
面對我的兩個疑慮,最後的結果也真的讓人心滿意足了——
單從選角這件事上,這個團隊不看重流量,只有一個標準,演技,演技,還是演技。
足夠好的演技才能撐得住複雜的人物,不信你看↓
猜叔:吳鎮宇;但拓:江奇霖
沈星:郭麒麟;
條狗:蔣奇明;賭石客:錢磊
好演員太多,剩下一些,留給你們去劇裡自己發現“寶藏”。
挺多觀眾都說,這些演員像真在那邊混過,而有一個特殊的觀眾,他的感受我尤其在意,那就是邊水的原著作者沈星星。他說,自己很喜歡這些演員,比如飾演“條狗”安全的蔣奇明。
“因為很像我認識的,真實的那個王安全。”
演員和角色的問題解決了,怎麼去展現當地的環境呢?
在於打磨劇本。
好劇本既要劇情刺激好看,也要保留原著中的極端環境,讓你看到角色在其中,被激發成了另一個樣子。
劇中有處情節,有位賭石客在市場中開出了天價帝王綠翡翠。
為了買這塊原石,他典當了自己的勞力士換本金。
可當開出帝王綠後,原石店的老闆卻找上門,稱其買石頭時用假幣,還要當眾搶走翡翠。
直到市場的管理員出面制止,並以低價買下帝王綠,才終止了這場糾紛。
劇情不到真相大白那一刻,就沒人知道,到底是買勞力士的小販付了假幣;還是原石店老闆見財起意;或者直接是市場管理員從中做局。
誰撒謊不重要,觀眾心裡自有答案,但是在這個猜測的過程裡,每個人都看到了這個環境下的貪婪與無秩序。
不誇張地說,開啟劇集,我就能感受到主創團隊的心意。
編劇耗費了兩年反覆調整劇本,還多次親自去到邊境線上採風

全部實景拍攝,電影質感
每集開頭,都設計了不同的字型

角色有自己的角色歌

劇集播出時,網上到處是觀眾的自發安利,安利的方式是商量怎麼給主創主演們“判刑”——
有人看完問,能不能把主創團隊全抓進去?
一天給主創一個饅頭,餓不死就寫到死
也有人說,建議查查演員
還有人對劇中人動了情↓
結果也是書裡的結局
一句話,好看,讓我捨不得點倍速播放。
說完高興的事兒,按照規矩,就該說說背後的艱辛。
我偏不。
我要給你們講更高興的事兒!
在過去6年裡,我們刊發了很多故事系列。總有很多讀者在這些故事下,問同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拍成影視?
我現在就要趁機跟你們彙報一下。
截止目前,我們已經有40餘部電影、電視劇正在開發中。《邊水往事》是第一部和大家見面的。
我要在這裡跟你們再一次表達感謝。
就像開頭說的,你們在留言區的評論、轉發,都在幫助作者和編輯更好地創作;你們的閱讀、點贊,願意用真金白銀支援這些好故事,也讓我們堅定一件事——我們正在創作有價值的內容。
正因為堅定,我們堅持6年,等這些成果出現。因為有你們,高興了,難過了,我都有地方說。
65年過去以後,我跟孫子孫女講起自己一生的從業經歷,我肯定有所疑惑:那幾年都說世道艱險,怎麼我兜兜轉轉一圈,感覺還是朋友多多?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