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最新警告稱,美國股市面臨近20%的下跌風險,經濟衰退對股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
自4月7日盤中低點以來,標普500指數已上漲約18%。如果接下來幾天繼續上漲,市場有望再次進入技術性牛市區間。美股大幅反彈的背後,是交易員們認為,一個月前對特朗普貿易戰潛在破壞的反應過於激烈。特朗普對等關稅計劃的90天暫停顯著緩解了市場擔憂。
然而,高盛的經濟學家們仍然持謹慎態度:
-
高盛首席政治經濟學家Alec Phillips警告稱,特朗普關於英美貿易協議的言論表明,許多國家最終將面臨位元朗普第二任期前更高的關稅。 -
在週四釋出的一期播客《站在又一次下跌的邊緣?》中,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和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也均表現出明顯的謹慎。 -
高盛宏觀交易員Bobby Molavi指出,在本輪下跌之際唯一實質性的買家是散戶。

高盛為何謹慎?
Hatzius重申,他預計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45%。他強調,“衰退風險非常顯著”。
Hatzius承認,近期資料好壞參半,情緒調查等軟資料疲軟,而硬資料如最新的非農就業資料表現較好。他解釋稱,這種差異可以理解,因為歷史上硬資料通常有60天左右的滯後期。而這一次,滯後可能更長,因為很多貿易活動被提前進行以避免關稅。
Hatzius還指出,如果美聯儲在觀察通脹是暫時衝擊還是持續壓力的過程中被動等待,等到勞動力市場開始惡化時才採取行動,衰退一旦發生,可能會迫使美聯儲從當前水平下調利率多達200個基點。
Oppenheimer則表示,近期美國股市強勁反彈主要是因為投資者對特朗普暫緩實施關稅感到寬慰,企業財報表現相當不錯,散戶也積極抄底。但他提醒,目前公佈的第一季度財報尚未反映關稅動盪之後的時期:
如果硬資料開始惡化,尤其是美國勞動力市場,我認為市場會更加重視衰退的可能性,股市可能會從當前水平下跌,這也是我們的核心判斷。要記住,美國股市的市盈率已回升至20倍。這並不便宜。如果典型衰退期間盈利下降10%,而估值水平也下調,標普500指數可能會跌至4600點。
Oppenheimer還指出,隨著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優勢被削弱,外國投資者減少對美股的敞口,美國股票市場也將面臨更大壓力。目前美國佔全球股市估值的比重已高達70%,預計這一比例將下降。
Oppenheimer強調,從短期來看,美股仍面臨“下行風險不對稱”的局面。
儘管對市場接下來走勢有些悲觀,Oppenheimer認為當前不是“結構性熊市”,即那種由資產泡沫和私營部門失衡引發的長期深度下跌,例如1980年代末的日本或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類熊市通常會下跌60%左右,並持續更長時間。

唯一實質性的買家是散戶
高盛宏觀交易員Bobby Molavi表示,在某種程度上,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又回到了原點。如果說1月和2月是充滿希望、期待與自負的時期,那麼3月和4月則是充滿絕望、失望與焦慮。在經歷了一系列政策反覆、新聞轟炸與市場劇烈波動後,股市又幾乎回到了年初的位置。
這次拋售與反彈的主要受益者,是我們唯一真正看到的“逢低買入者”——散戶投資者們。散戶和企業回購年均買入規模在1萬億美元左右,在新股發行稀缺的背景下,為美股提供支撐。
資金流向方面,美國“賣出”敘事被誇大。確實有淨賣出,也確實是股債匯跨資產類別的賣出。然而要注意的是,儘管美國的信譽受損,但它仍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資本停泊地。一些投資者調倉到歐洲、印度、日本等,不過繼4月這類重置交易量激增後,5月回落至2024年的節奏,日均交易量顯著下降,市場趨於正常化。
美國家庭儲蓄率下降,但股票持倉上升,現金儲備正在消耗,部分投向市場。就業方面,Molavi說,他感覺高管層中存在焦慮與不確定,可能觸發預防性裁員,加上AI提升效率的預期,也許用人的需求會減少。
Molavi指出,若失業率從4%升至7%-8%,家庭/退休賬戶的股市持倉轉為拋售,需警惕股市的順風因素變為逆風。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