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得意的“AI孝子”,被中國人推下神壇

文/ 金錯刀頻道
誰能想到,2025年第一波焦慮,是機器人給的。
去年還是無人駕駛,今年的風直接刮到了“鐵飯碗”。杭州推出AI主播,深圳後腳更是推出AI公務員,出錯率還幾乎為零,考公人自嘲“輪到跟機器人搶工作了”。

面對種種AI大勢,人們的意見也分成兩波:一波是焦慮失業,像刀哥這樣的內容工作者都不免瑟瑟發抖;另一波則是樂觀躺平,認為以後人類可以一切工作交給AI,自己享受生活了。
不過,目前在這件事上,幾乎所有人都站在統一戰線上堅決支援AI捲入。那就是:養老機器人。
過去刀哥覺得靠機器人養老不太可能,看到一些機器人幹家務的片段也以為是AI影片合成,但今年開始,AI養老這件事不是做夢不是畫餅,而是動真格了。
上海推出“科技養老”政策方案,把AI輔助養老徹底寫進規劃裡;崑山在2024年1月宣佈,將符合規定的輔助器具費用納入長護險基金支付範圍。
還有多個地方養老院也開始積極發力,養老機器人正式“上崗”,攙扶老人行走、拿快遞,幹起活來比護工還靈活。
從養兒防老到養機防老,這個賽博神話真就要實現了?
“AI孝子”承包一切:
餵飯、大小便、洗澡…
中國人有句老話,“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這句話在AI面前完全失效。
其實,過去一提起養老機器人,大家並不怎麼激動。
畢竟有太多打著“科技+養老”旗號的公司,生產出的產品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的智慧音箱,甚至偶爾還有點智障。
別說幫老人忙,還得讓老人額外多個幹訓練機器人的活。甚至在網上一搜關鍵詞緊跟的就是“是不是智商稅?”
然而僅僅幾年時間,從單一的智慧助手變成全能型夥伴。養老機器人的進化已經做到讓人刮目相看。
最初級的選手,對準的是養老最常見的痛點。
比如餵飯。機器人會透過語音功能,識別出老人想要吃的食物,智慧捕捉嘴部變化持續或停止餵食,從而做到精準餵食,還能感應縮回,不會誤傷到老人。
一些腿腳不好的老人犯愁的行走問題,也有機器人保駕護航。
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和山東泰山景區合作推出登山助力外骨骼機器人,大爺戴上以後不僅能走,還能健身、登山、上樓,有的老人以及肢體功能障礙者還會靠它進行康復訓練。

一次就能託舉100多斤的老人,還能自主推著輪椅帶人移動到指定位置。
這些還只是基本功,更高階的level是:女沒時間甚至很難做到的事情,AI不僅大包大攬還毫無怨言。
養過老人的都知道,家裡老人洗澡幾乎是奢求,因為很多老人動作不靈活很容易在過程中摔傷。
中國有公司看到痛點,專門研發出全自動洗浴倉,老人只要轉移到移動升降床,推入淋浴倉,再在洗澡機控制系統操作螢幕,設定好時間和溫度,15個噴頭立即上下交替噴水和沐浴洗髮露,等洗完澡,直接進入自動擦洗、烘乾等流程,比護理人員還貼心。
連過去老人難以啟齒、子女硬著頭皮解決的大小便問題,也能用“科技與狠活”攻克。
護理機器人能夠秒速感應並精準識別大小便,對排洩物抽吸,隨即進行沖洗、烘乾等,一套流程行雲流水全程下來只需5分鐘。
就連專業護理人員“頭疼”的翻身細節也是手拿把掐。智慧衛生護理機器人能進行按摩護理,透過推、拉、揉、捏,防止老人皮膚潰爛和長褥瘡,手法比人還到位。
情緒價值同樣能拉滿。江蘇無錫一家科技企業研發的智慧機器人,還能隨時關照老人吃藥、吃飯和休息。
總之主打一個怎麼接地氣怎麼來,一切只為守好老年人的體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需求。別說老年人,就連現在年輕人的痛點都能精準對症下藥。
去年星塵智慧公司的Astribot S1橫空出世,更是給人來了波大震撼:
無論疊衣、分揀物品,還是顛鍋炒菜、喂貓那是樣樣精通。
除此之外,還能跟人一起玩,一塊打打籃球、棋賽,還能陪跑馬拉松,堪稱最強生活搭子,比你的伴侶都懂你。

正如網友說,“996對人類已經是極限,但007對機器人才是個開始。”
大廠跑步入場,提前瞄準150億
如今風光出盡的中國養老機器人,其實最早還是日本的“土特產”。
日本很早就意識到養老大問題,也沒少花心思在養老機器人上。比如日本松下在2001年就開了一家AI養老院,在2015年,日本政府還特意發放了“引進護理機器人”扶助金計劃。
但日本很多養老機器人,大多逃不開一個相同的宿命:吃灰。
因為功能太過單一,只能滿足簡單護理或康復,並沒有真正滲透到家庭,甚至有的日本製造商還停止了相關機器人的研發。
如今這些養老機器人能捲土重來,還有行業報告預測未來市場規模達到150億,離不開行業兩個推手。
第一雙推手是企業,專挑“硬骨頭”。
去年,工業和資訊化部等17個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專門提出推動機器人融入養老服務不同場景和關鍵領域。
過去的機器人僅是作為護理輔助,但針對很多服務細節上都是空白。中國的養老機器人直接一針見血:一是對準人不願乾的繁複性工作,二是對準各種全場景。
這也是國內很多機器人公司這些年死磕的方向。
比如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研發的居家服務機器人“小五”,主打一個場景全能。在平地上,它可以切換四輪或兩輪模式快速移動;遇到樓梯或不平整地面時,還能切換到雙足模式,直接解決了過去機器人很難跨場景服務的問題。
類似的還有深圳某公司開發的BEAR H1的外骨骼機器人,服務精細到什麼程度?能根據病人身高進行調節,採用柔性驅動器輸出,穩定性和精度會變得更高,也不會出現“聽不懂需求”的智障情況。
為了讓AI機器人更接地氣,上海有公司死磕使用體驗,保證整體結構剛度的同時,還要把負重感降至最低,重量僅為18公斤,甚至打破了機器人批次化難題。
過去總有人說機器人太貴、普通家庭用不起,這件事也有轉機。
上海一家企業創新推出“機器人租賃”服務,如果一次性買不起還可以租。每月支付千元就能享受AI養老服務。
第二雙推手是養老機構,猛打認知錨。
過去,養老機器人還是活在PPT或者噱頭階段。
真正從實驗室走向落地應用,離不開一個重要推手:養老院。
最早的日本NEC公司研發生活輔助機器人,就已經應用到康復中心、社群等養老場所。
這些年中國的養老院更是不甘落後,天津有些養老機構已經配備陪護機器人,陪老人下棋、唱歌及日常交流;上海城怡養護院更是有跳舞機器人、保潔機器人可以全年無休待命。
有養老機器人公司員工透露,“過去一年銷量才幾百臺,但是最近兩年意向採購協議翻了4、5倍。”

很多養老院使用機器人,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人工缺口,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穫:打消人們對機器人的刻板印象。
這也不得不提到一個數據:我國養老護理員供給缺口達550萬,新增老年護理員的流失率為40%至50%。養老院護工的供需不匹配,無疑給養老機器人的熱潮更添一把火。
有業內人士透露,一臺機器人可以替代多個護工的工作,尤其是高峰時期老人可以跟機器人玩得不亦樂乎,甚至有子女主動想給爸媽買來解悶
與此同時,還有很多養老機構則採用“以租代購”模式,將節省的資金再用於培訓專業護理員。
換言之,不僅要能養,還要養得好。
晚一步的中國AI,
為啥能摁著對手猛打?
都知道,現在AI時代,拼機器人就是拼科技實力。
但其實放眼全球,中國做機器人還屬於是趕了晚集。
早在2000年,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研發的“先行者號”機器人姍姍來遲,但剛出世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很多外國媒體和網友嘲諷甚至抨擊“醜陋的笑話”。
畢竟,當時還有波士頓這個大山,有四足也有兩足,能跑能跳,還能抓能扔,妥妥的巨無霸。
就像曾經的馬桶、汽車,很多人都覺得造機器人還得看日美,誰都想不到,十幾年後,中國的機器人不僅快速追上,甚至還摁著對手打。
正如宇樹創始人王興興所說,“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內,人形機器人可以把所有行業重做一遍。”
短短幾年時間,從智障到無敵,中國機器人為何逆天改命了?
一方面,是“選擇大於努力”的技術路線。
曾有人不看好中國機器人,原因是入局時間晚,感測器不行、材料不行、資源積累也不行,然而中國企業彎道超車的關鍵是:技術上不走尋常路。
波士頓用的是液壓,一些中國機器人卻創新採用電驅動,從關節電機、整體機械結構到感測器、電控系統晶片等核心部件,全都自主研發生產。
現實證明,電驅動的運動靈活性以及安全性更高,質量更輕也更能商業化,甚至連波士頓後續也走起了電驅路線。
類似的國產養老機器人很多,中瑞、圖靈等,關鍵是技術走對路線,過去困擾的難題也迎刃而解。
當日本機器人還在研究怎麼讓機器人託舉老人,中國的養老機器人已經能幹完活自動壓縮收納。
另一方面,離不開國產供應鏈的集體託舉。
除了養老,一些養老機器人還在醫院有了存在感。
早在幾年前,就有人發現醫院會引進康復機器人,幫助不能行走的人重新站起來。
之所以開始普及,除了好用,也離不開價格夠接地氣。
日美動輒幾百萬的機器人,在中國卻只要幾十或幾萬。能做到這背後,還是國產供應鏈把價格打了下來。
有媒體報道,東莞的精密加工車間能在48小時內完成從圖紙到樣機的迭代,寧波伺服電機產業叢集的配套半徑甚至不超過50公里。足夠高效的供應鏈生態,讓生產時間直接縮短至歐美的1/3。
一個數據更誇張:在全球產業鏈中,中國更是佔據了高達63%的份額,全球56%的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總部都位於中國。
供應效率上夠極致,中國機器人公司在製作上也追求極簡,能用單個零件實現的功能,絕不用多個。細節上也摳的夠變態,從規格、材料、顏色到防松處理等細節都不放過,這才讓AI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好用。
海外,甚至都成了中國養老機器人的戰場。比如做護理機器人的歐聖電氣在海外與數個國家簽訂了代理協議;還有不少老外瘋狂買入中國機器人回家,測試讓它掃地幹活,被其靈活性震驚。
現在的AI已經在養老院、醫院扛起大梁,未來普及到每個家庭成為“孝子”自然也並不誇張。
當然,也不用過分神話養老機器人,它始終是人類的輔助,在情感陪伴、中國人重視的血緣親情上也做不了百分百替代。
但一件事完全可以確定:
未來萬億養老市場的王炸,將會被AI重新定義。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本篇作者 江源 | 內容運營博文
 主編 |張一弛
今日好書推薦:
《哪吒2》登頂全球動畫電影榜
這本書裡藏著《哪吒2》的爆款密碼
以及重要角色的未公開故事
196頁精美手繪,超大幅原畫級插圖,8幅超長拉頁
還有導演餃子親撰寄語,揭秘電影創作背後的故事
原價249元,今日金錯刀特價117.6元
一頓火鍋錢,走近哪吒的奇幻世界!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