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蘇州誕生一個超級IPO

第一線IPO報道,「天天IPO」系投資界旗下專注上市公司報道公眾號,歡迎關注!
開盤大漲。
作者 I 楊文靜  吳瓊
報道 I 投資界-天天IPO
A股迎來振奮一幕。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今日(8月16日),蘇州珂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珂瑪科技)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上市,發行價8元/股,首日漲幅高達368.25%,最新市值超160億元。
公司身後,三位留美博士坐鎮——劉先兵、施建中和王冠,三人共同組成珂瑪科技的“鐵三角”,攜手10餘年締造一個百億IPO。一路走來,背後不乏北京積體電路裝備產業基金、英諾天使基金、華業天成、中金資本、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浦東科創集團、蘇高新金控、君桐資本、盛芯產投、沃衍資本、鐘鼎資本等一眾VC/PE助跑。
今天現場,蘇州市政府代表、劉先兵、相關機構投資人等一同現身,共同見證這個難得的敲鐘時刻。
三個博士幹出一個IPO
一度漲超400%
珂瑪科技身後是一群博士。
創始人劉先兵出生於1969年,2001年從美國康州大學畢業,取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此後在美國康州大學、美國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也有過一段半導體生涯。
直至2009年,劉先兵回國來到蘇州創業,珂瑪科技的前身蘇州珂瑪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成立,這是當時國內首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從高精密陶瓷部件設計製造到清洗維護的提供商。
創業伊始,劉先兵找來兩位同樣歸來的博士——施建中和王冠。施建中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材料科學專業,王冠畢業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材料學專業。
於是,劉先兵掌舵,施建中任副總經理、研發部負責人,王冠任首席科學家及戰略專案總監,由此“鐵三角”團隊組成。
經歷10多年的深耕,2022年以後,公司迎來加速突破發展的關鍵期,規劃先進陶瓷將逐步突破陶瓷加熱器、靜電卡盤和超高純碳化矽套件等“卡脖子”產品,推動實現國內泛半導體產業鏈裝置關鍵零部件自主可控。
實際上,劉先兵團隊所研發的先進陶瓷材料是一種用於製作高效能陶瓷產品的人工合成的無機化合物,在醫藥、汽車等領域均有應用,但應用最廣泛的還是半導體領域。
隨著AI火爆,泛半導體裝置國產化的需求日趨迫切,實現更多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的自主研發成為其中重要的一環。而泛半導體裝置零部件對陶瓷材料的要求非常苛刻,國內只有寥寥幾家企業能夠提供符合要求的產品,珂瑪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6月,珂瑪科技遞交招股書,直到2024年4月獲准提交註冊。值得一提的是,珂瑪科技提交註冊後僅8天就拿到批文,重新整理2024年以來A股IPO最快註冊稽核速度。
創業15年,劉先兵終於站上了IPO敲鐘現場。此次發行價格8.0元/股,首日一度漲超400%,令人振奮。
17家投資機構雲集
國產替代市佔率第一
何以撐起一個百億IPO?
招股書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服務以及泛半導體裝置表面處理服務,主要產品包括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等,併為客戶提供精密清洗、陽極氧化和熔射等表面處理服務。
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45億元、4.62億元、4.80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67億元、0.93億元、0.82億元,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8.01%;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3.02%、42.18%、39.67%,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46%。
到了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5億元,同比增長64.27%;歸母淨利潤1.39億元,同比增長308.89%
具體來看,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是公司目前的營收主力,報告期內收入分別為2.07億元、3.61億元、3.9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0.12%、78.00%和82.19%。
這一領域國產替代率不足20%,而在半導體領域的本土企業中,珂瑪科技的先進結構陶瓷市場佔有率居第一。招股書顯示,珂瑪科技在2021年中國半導體裝置的先進結構陶瓷採購總規模中佔比約14%,在大陸本土企業佔比高達72%。
目前珂瑪科技的客戶覆蓋了包括北方華創、上海微電子、中微公司等國內主流半導體裝置商以及國際頭部半導體裝置廠商A 公司。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63.75%、54.01%和48.07%。
自成立以來,珂瑪科技經歷初創期、基礎產品提升期、戰略升級期、加速擴產期、升級突破發展期5個階段,先後完成六次增資及四次股份轉讓。其中在2021年10月-11月,珂瑪科技一舉引入17家外部機構,聚集了一串長長的投資方名單——
包括北京積體電路裝備產業基金、英諾天使基金、華業天成、中金資本、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浦東科創集團、蘇高新金控、君桐資本、盛芯產投、沃衍資本、鐘鼎資本等相關產業資本和市場化投資機構。
這是珂瑪科技IPO前的唯一一輪大規模融資。
在本次發行前,劉先兵直接持股53.37%,並透過蘇州博盈、蘇州博璨、蘇州博誼三家合夥企業控制公司6.67%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股份的比例為60.04%,發行完成後劉先兵控制公司的股份佔比仍超過 45.00%,是最大的股東。
珍惜每一個IPO
珂瑪科技背後,我們再次看到蘇州另一張面孔。
長久以來,外界更為熟知的是蘇州的生物醫藥產業,但實際上,這裡還是中國重要的積體電路產業集聚區。
早在2002年,蘇州就意識到僅僅依靠勞動力密集的工廠模式很難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蘇州將產業升級的方向瞄準半導體,並在同一年成立了積體電路行業協會,開始推動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置、材料等方面的企業建設和產業發展。
依託產業起步早、工業基礎雄厚且毗鄰上海,地理位置優越等優勢,一個個知名企業相繼來到蘇州,三星半導體、瑞薩半導體、AMD、日月新半導體、京東方……幾乎全球半導體巨頭都在蘇州設立分支機構。
一晃二十載,如今蘇州已經擁有國家級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奈米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奈米技術國際創新園等一批國家級載體,並形成了以“設計—製造—封測”為核心,“裝置、材料及服務”為支撐的產業鏈,產業聚集效應愈發明顯。
例如,僅在珂瑪科技所在的蘇州高新區,在車規晶片領域,已經集聚了國芯科技、裕太微電子、恩智浦、旗芯微等企業;在計算與安全晶片領域,擁有合芯科技、微五科技等企業;在介面顯示晶片領域,擁有矽谷數模、昇顯微電子等企業;在半導體材料領域,集聚了珂瑪材料、新磊半導體、安捷利電子、福萊盈電子……借用一位VC朋友的話說,“關注半導體的投資人一定要定期去蘇州打卡走走。”
今天,隨著珂瑪科技敲鐘,蘇州迎來第264家上市公司。而作為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出臺後首家實現境內A股IPO的蘇州企業,珂瑪科技的表現也帶給一級市場振奮。
回想今年4月,國務院釋出《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國九條”),其中提出嚴把發行上市准入,如提高主機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完善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標準等,重點突出強本強基、嚴監嚴管。
這也意味著,上市門檻愈發嚴格。資料可以說明,根據清科研究中心資料,2024年上半年,A股共有44家企業上市,同環比分別下降74.6%、68.6%,A股IPO市場正呈現階段性收縮。
於是我們看到,大量的企業主動撤回申報材料,不少公司走到IPO門前,卻還是差了“臨門一腳”。前兩天,影石創新創始人在朋友圈發文引起熱議,背後緣由仍關於上市。
退出正在成為眼下最重要的事。正如我們看到,今年併購交易肉眼可見地多了起來,不少企業也在IPO之外選擇另一條路——賣公司。如此種種,都是時代的註腳。
但對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說,站上敲鐘舞臺,或許仍是他們最為憧憬的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