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耳東幾
一組資料顯示,浙江已經成為貴州人打工的首選地。
這個結果,意義不一般。
我們統計了全國31個省份,人口流動比例最高的是貴州。一共只有4600萬戶籍人口,去外省打工的就有845萬。外流比例高達18.4%,位居全國第一。

出門打工的貴州人(圖源:貴州日報)
可見,貴州人用腳投票,是個風向標。
很特別的是,其中有282.8萬貴州人選了浙江。也就是說,每3個外出打工的貴州人裡,就有1人到了浙江!比去廣東的209萬貴州人,還多了足足73.8萬人。
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
要知道,貴州也算“泛珠三角”地帶,和廣東直線距離只有700多公里,只差一個廣西。
但如果去浙江,直線距離將近1400公里,幾乎是去廣州的兩倍。即使從經濟發展看,廣東也是經濟第一大省。
為什麼貴州人不遠千里,集體跑去浙江打工?
第一,從貴州貴陽到浙江金華的綠皮火車,在2006年就已經開通。
滬昆鐵路的合併,讓貴州人得以走向浙江。而貴州和珠三角地區的直線距離雖近,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直達的火車。
第二,浙江已經連續幫扶貴州將近30年,兩省之間的交流一直很頻繁,浙江有不少工業園區甚至會直接去貴州招人。
第三,自改革開放後,浙江一直大力發展草根經濟。
你可能想不到,貴州人最愛去的浙江城市,是坐擁“小商品之都”義烏的金華,有64萬人。
相較而言,更發達的省會杭州,卻只有24萬人,是去金華的四成都不到。就連去台州的,都有28萬人。
很明顯,貴州人去浙江,並不是奔著電商、網際網路去的。而是輕工業,比如皮革、食品等。沒有技術門檻,只要你肯幹,基本都能賺到錢。
也因此,貴州人們老鄉帶老鄉,人慢慢就多了起來。
此外,有資料統計,來浙務工的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小學、初中為主,比重佔了77.5%,平均受教育年限是9年。
而上海、江蘇、廣東,則分別是11年、10年、9.8年。
義烏的小商品、慈谿的小家電、紹興的輕紡……織就了一張低技能就業網。
或許,這也恰恰說明了浙江的包容。
貴州的赴浙打工大軍,只是中國眾多打工人的一個縮影,他們“用腳投票”,這場遷徙的終極答案,早已寫在“人的城市化”這本大書裡。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鉅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訊號。原價299/年,透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加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後視窗關閉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