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 哦~

整晚充足的睡眠是保持清醒和精力充沛的關鍵。然而,近期在不少社交平臺上,眾多使用者都在吹捧一種逆向的趨勢:少睡覺反而會更清醒。
許多人報告稱,儘管他們只睡了三到四個小時,而不是大多數專家為成年人推薦的7~9小時睡眠,卻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精神亢奮,甚至工作時會更高效。
不過一些睡眠科學家指出,一些人聲稱在嚴重睡眠不足後感到精力充沛,是源於大腦產生的一種自然但短暫的警覺感,用以暫時應對休息不足。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睡眠醫學研究員傑米·齊策(Jamie Zeitzer)表示:“我不能否認,人們在主觀上確實會感到有點亢奮。但從生理學角度來說,這並沒有真正發生——他們實際上並沒有更清醒。”
儘管如此,一些社交媒體和加班文化仍在繼續將這種做法浪漫化。長期以來,無論是知名抑或是臭名昭著的企業家,都會將成功歸因於用睡眠時間來工作。
在微軟建立早期,比爾·蓋茨就經常與同事比賽誰睡覺的時間最少。埃隆·馬斯克經常通宵達旦,甚至睡在特斯拉工廠的地板上。據報道,特斯拉致敬的發明家尼古拉斯·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研究一項發明時,每晚睡覺的時間也不超過兩小時。

然而,睡眠科學家們想要澄清的是:任何形式的睡眠剝奪最終都不會有益。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科學家和睡眠研究員埃蒂·本·西蒙(Eti Ben Simon)表示:“我們身體需要睡眠,這是無法迴避的。”
《科學美國人》進一步採訪了睡眠專家,瞭解大腦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以及這會如何影響健康。
01
觸發生存模式
當大腦感到睡眠受到干擾時,它會認為可能發生了嚴重的問題,並出於保護啟動求生本能。
本·西蒙解釋說,身體會產生生理反應,以保持大腦的警覺和活力。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會產生 “戰鬥或逃跑 ”的反應,利用儲存的能量應對靠近的捕食者。
一晚上睡眠不足就會造成壓力,中樞神經系統會啟用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腦和腎上腺之間的這個迴路會觸發應激反應,促使腎上腺分泌促進清醒的激素——皮質醇和腎上腺素。這反過來會促使肝臟向血液中釋放葡萄糖,為戰鬥或逃跑反應提供即時能量。
本·西蒙表示:“人們在短暫睡眠後感到‘精力十足’,實際上可能是身體和大腦為了抵抗睡眠不足而出現的應激反應。”齊策補充說,睡眠不足引發皮質醇升高只是暫時的,只夠掩蓋醒後幾小時內的疲勞感。

△ 來源:unsplash
交感神經系統帶來的能量提升只是暫時的,並不意味著大腦功能完全恢復了。本·西蒙說,一些失眠實驗表明,只要一晚睡眠不足,人們的記憶力和注意力就會立即受損。
02
睡眠惰性
研究人員通常將睡眠週期分為五個階段:清醒階段、三個非快速眼動(NREM)階段和一個快速眼動(REM)階段。
臨床心理學家邁克爾·布魯斯(Michael Breus)正在開發一些改善睡眠的商業方法。他表示,睡眠者在不同的睡眠階段醒來,會影響他們對突然醒來的反應和主觀的精力恢復。
本·西蒙說:“在深度睡眠時,人們與環境的脫節非常嚴重,以至於當他們從深睡中被喚醒時,需要比從淺睡眠中被喚醒的人花更長時間,才能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發生了什麼。”
一個人睡得越久(就會進入深度慢波睡眠),越有可能出現明顯的睡眠惰性(sleep inertia),即喚醒後出現昏昏沉沉、精神恍惚。
布魯斯表示,如果人們在非快速眼動(NREM)睡眠的第一或第二階段被喚醒,他們可能會感覺更 “清醒”。在這些較淺的睡眠階段醒來可能會減少睡眠惰性,即便是經歷了睡眠剝奪,人們也會感覺更有活力。
但本·西蒙說,喚醒後的前半小時的狀態可能會有誤導性。她建議人們全面評估自己白天的活動水平和情緒反應,以瞭解睡眠時間縮短對自己的影響。
03
咖啡因
咖啡因會阻斷大腦中一種名為腺苷的化學物質,而腺苷會增加睡眠壓力,或者是對休息的生理渴望。但這種世界上最流行的化合物在人體內的平均半衰期僅為5小時。
本·西蒙強調,咖啡因並不能消除睡眠不足造成的疲勞,只是將其掩蓋了。
她解釋道:“腺苷仍在積累,但大腦感覺不到。因此,當咖啡因失效時,你會突然感到腺苷洶湧而來,這時你才意識到自己有多疲憊。”
齊策補充說:“很多時候,那些認為自己可以擺脫睡眠的人,會透過攝入越來越多的咖啡因來掩蓋睡眠壓力。”
然而,藉助更多咖啡因來抵消睡眠壓力,甚至是一口氣喝下多杯咖啡或能量飲料,其作用十分有限:一項研究發現,經歷部分睡眠剝奪多達4天后,咖啡因不再影響人們的警覺性。

04
當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失效時
一晚的睡眠時間縮短看似無害,但將身體置於壓力卻會帶來諸多弊端。僅僅損失兩個小時的睡眠就會讓人變得更加衝動,更容易犯錯。
此外,皮質醇和腎上腺素水平升高所帶來的能量會在一天中逐漸消失。“這些激素都不會持續作用很長時間。 ” 齊策解釋道。
累積損失的睡眠時間會帶來長期後果。長期失眠會增加出現多種健康問題的風險,如高血壓、II 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睡眠不足還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為了更好地減少昏睡感,本·西蒙建議人們連續兩到三天儘可能多睡,不設鬧鐘,好好休息。
最近,就連一些知名人士在睡眠的問題上似乎也發生了轉變。例如,曾經聲稱睡眠並不重要的蓋茨,現在據報道每晚至少要休息 7 個小時。
你無法欺騙睡眠,因為這是底線。要想充分利用每一天,沒有捷徑可走——因為睡眠本身就是最棒的生活竅門。
正如本·西蒙所說:“大自然母親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來完善睡眠,是為了讓我們有最佳的表現和心理健康”。
「2025-06-30 期」贈書福利獲獎名單
恭喜以下粉絲獲得

《時間簡史》
各1本
請於7月6日前在今天的推文下留言
【姓名+電話+地址】
逾期不候哦~
(留言不會被精選出來,請放心)
@ 青衣-艾羽 @ 芳菲 @ 何傑義



撰文:喬塞琳·索利斯-莫雷拉(Jocelyn Solis-Moreira)|翻譯:劉雨彤|審校:clefabl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如需轉載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
參考連結: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why-people-feel-more-energized-with-less-sleep/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