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全網最火的女人,做錯了什麼?

這幾天,全網都在熱議“霸總的保姆”,王媽。
王媽,是短影片博主“七顆猩猩”打造的系列內容《重生之我在霸總短劇裡當保姆》裡的一個角色,因不斷輸出打工人吐槽,被奉為“打工人最強嘴替”而走紅。
只是最近,王媽所屬公司被曝週末單雙休、試用期不繳社保等,不僅王媽被指“背棄”劇裡的打工人人設,也讓“七顆猩猩”及其背後的團隊受到質疑。
王媽,究竟做錯了什麼?

“七顆猩猩”影片截圖

“王媽在塌一種很新的房”?
保姆王媽,成功晉升為短影片領域的流量女王,也就短短幾個月的事。
在王媽的故事裡,多金霸總和漂亮女友只是背景板,她作為劇本里唯一的“正常人”,或是冷眼看著總裁“發癲”,或是氣到拿拖把往總裁的臉上拍。
她既像是在吐槽霸總劇爛俗套路,又像是為“怨種”打工人代言,把自己主導的“重生”系列刷成了全網爆款。
有觀眾熱評道,從前是代入女主,覺得“好爽,好浪漫”,如今則是愉快代入王媽,“好癲,好無語”。
王媽故事的打造者,博主“七顆猩猩”自今年3月起在全網更新這一系列的短劇內容,飛瓜資料顯示,3月以來賬號在抖音共漲粉約580萬,目前抖音粉絲量為1658萬。在B站、小紅書等平臺,七顆猩猩也數度登頂漲粉榜。
目前20集的短劇《重生之我在霸總短劇裡當保姆》在抖音累計播放量高達18.6億,衍生系列《重生之我在短劇裡當主角》更新至第16集,目前也已累計11.2億播放。
直到最近,王媽“塌了一種很新的房”。
網友爆料稱,王媽所屬的武漢荒野文化有限傳媒公司(以下簡稱“荒野文化”)的招聘要求“有點離譜”,週末單雙休、試用期不繳納社保外,編導崗位底薪4000元,上班需自備電腦等。
還有曾在荒野文化就職的員工稱,在職期間經常加班至深夜,次日仍要正常上班,而週末加班也沒有調休。
要知道在“王媽語錄”裡,“賺一份錢打五份工”、“不要欺負打工人”都曾讓打工人深深共情,哪想到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了一齣王媽“壓迫”打工人的戲碼。
一時間,網友們紛紛感慨“原來我才是王媽”,也把“背刺打工人”的王媽架上了輿論的浪尖。
粉絲文化研究者劉戈表示,要想理解王媽“塌房”,必須回到王媽爆火的邏輯中去。王媽的火,不僅反映了觀眾對於同質化的霸總短劇內容的厭倦,也源於其具有一定意義的批判性內容,以搞笑的方式展現出日常職場中的不公與反抗。於是,當王媽成了自己批判的內容的反面時,就形成了激烈的情感對沖,踩中了“雷點”。
“短劇、霸總、爽文、背刺打工人……王媽事件本身並不特別,只是集合了當下最多的熱門標籤與流行元素,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流量經濟時代最吸引眼球的熱點之一。”劉戈指出。
於是有網友稱,王媽就這樣演繹出了“屠龍者終成龍”的故事,但也有人說,王媽本就不是“屠龍者”,當她還是一個大學生的時候,就已經成了網紅,“沒吃過打工的苦”。
王媽到底做錯了什麼?
“七顆猩猩”(本名王志欣)早在飾演王媽之前,就曾因“00後大二學妹拍段子月入70萬”“23歲給爸爸全款買保時捷卡宴”的話題登上過熱搜。

圖/微博截圖

她的第一條抖音影片釋出於2020年10月,以大學生活與宿舍日常內容為主,目前首條影片點贊超百萬,評論高達1.4萬條,收藏近5000次。
飛瓜資料顯示,“七顆猩猩”在註冊不足半年後就吸引了100萬粉絲,2021年11月粉絲量突破500萬。
在她的置頂內容裡,還掛著一條同為湖北人的賈玲在今年2月電影《熱辣滾燙》宣傳期時與她同臺的影片,變身拳擊手的賈玲對當時尚未變身王媽的王志欣說,“你好火啊!”
王媽系列,讓“七顆猩猩”的事業步入了新的高點,也讓荒野文化這家小公司以不甚理想的形象走到了臺前。
被掛上熱搜後,荒野文化在25日釋出說明,並在輿論愈演愈烈的三天後釋出一份更為詳盡的致歉及改進情況說明,而從兩份說明裡可以發現,網友曝光的不少內容確有其事,包括大小周、試用期無社保等。

圖/抖音@荒野文化 (部分)

“七顆猩猩”王志欣本人也在直播中表示,公司將取消大小周,員工(月)工資將從不低於5000調整到最低6000元。直播期間,一位公司員工表態,自己可以拿到“五位數”,如果王志欣給的不夠,“我也不會跟著她幹”。
而對於公司“0人參保”、抄襲面試者等質疑,荒野文化予以了堅決否認。
天眼查App根據“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披露的資訊顯示,荒野文化參保人數為0,但後者公開出具“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電子稅務局 社保費(按核定)申報表”,顯示其在2023年共有18個“繳費成功”資訊。
對此,河北厚諾律師事務所律師雷家茂表示,現行《公司法》及將於今年7月1日施行的新《公司法》均未要求公司將參保人數透過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荒野文化並不涉嫌違法。
不過,最讓打工人感到“背刺”的幾條內容裡,雷家茂表示,依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而且即使勞動者處於試用期內雙方亦建立了勞動關係,也必須購買社會保險,荒野文化在這一點上確實涉嫌違法。
相關法律要求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若電腦為所在崗位的必備辦公用品,那麼一般公司即應當為勞動者提供電腦;超時勞動不僅要符合相關程式和時長規定,還需有不同規定下的加班費或補休,因而該公司自備電腦、違規加班等也存在違法嫌疑。
網際網路分析師張書樂表示,王媽“塌房”事件,直接地呈現出當下內容行業中,初創公司如何向著現代企業進化的另一種“轉型陣痛”。
王志欣及其團隊從學生時代起開始製作內容產品,從個人工作室發展到百餘人的企業,但發展速度過快,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遠遠沒有跟上其漲粉的速度,從合規管理上來看屬於不可原諒,而從企業成長角度來說還有不少可以解釋和提升的餘地。
“法不容情,但是情有可原。”張書樂總結道。
那些選擇王媽的品牌,後悔了嗎?
進一步引起網友激烈討論的,是“王媽兩個月廣告收入或達960萬”的話題登上熱搜,讓不少人感到自己與王媽的共情顯得如此“廉價”。
根據“新榜有數”顯示的影片報價,“七顆猩猩”的抖音20秒廣告影片報價45萬,21-60秒的影片達50萬元,而超過60秒的影片高達60萬元。
3月5日,“七顆猩猩”完成了王媽“首秀”,半個月後的3月19日該系列就有了第一條商單廣告。有媒體統計稱,之後半個月陸續在26集相關內容中共有16個廣告植入,而依據報價測算,該賬號兩個月的廣告收入或高達960萬元。
資深品牌營銷總監大千表示,雖然無法具體判斷實際合作價格和960萬元收入是否屬實,但根據七顆猩猩賬號的粉絲量、轉評贊資料等基本條件來看,她屬於絕對的頭部賬號,前述平臺的報價是合理的,符合當下的市場標準。
還有訊息稱,兩年前“七顆猩猩”在星圖平臺上的影片報價與現在相差甚多,21-60秒的影片為8萬元左右,60秒以上約10萬元。
大千進一步解釋稱,該賬號以搞笑內容見長,其內容文字不僅獨特,也切中了時代熱點,對於需要借其內容提升曝光度和認知度的品牌來說,不僅流量高、人群匹配度高,粉絲對於賬號本身的好感度一定程度上也會提升其對品牌的好感,甚至還能營造出一種品牌“很會玩”的氛圍。
以王媽系列來看,與之合作的仍然是在抖音內容領域中投放較多的美妝護膚類品牌,如妮維雅、毛戈平、Olay、溪木源等,此外也有手遊、旅遊App等。
張書樂分析認為,“七顆猩猩”的賬號定位本就以年輕“打工人”為主,其中女性偏多,目前合作的這些品類恰好覆蓋了目標人群的日常消費領域。
儘管就目前的內容來看,該賬號要想拓寬品類或是拔高合作品牌的調性恐怕還有難度,但其可觀的流量已經足以吸引相當多的廣告主。
那麼,當王媽“塌房”時,這些曾經合作過的品牌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張書樂指出,與帶貨主播注重人設不同,“王媽”終究只是王志欣飾演的短影片內容中的一個角色IP,絕大多數觀眾更在意的是內容上的愉悅與共情,而非演員本身;再加上王媽並非為相關產品或品牌代言,所種草的產品也大多價廉物美,對於合作過的品牌並不會產生明顯的損害。
或許也是基於此,隨著輿論曝光度的提高,飛瓜資料顯示,最近10天以來,“七顆猩猩”抖音粉絲不跌反升,漲粉超過50萬。
大千表示,嚴格來說王媽事件更像是“輿情”,而非所謂的“塌房”或“翻車”,即使是公司在經營管理上有違規,也不會在公眾層面帶來不可挽回的影響,“畢竟荒野文化的這種情況,在內容行業並不算少見”。
只是說到底終究是負面訊息,可能會影響部分品牌廣告主未來一段時期的合作意向,大千補充道,“從公關角度來看,‘七顆猩猩’和公司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坦誠道歉並快速改正,之後以更好的內容重新回到公眾視野中來。
作者:梁婷婷
編輯:陳燕妮
值班編輯:屈博洋
「點選即刻擁有我兔手機殼」
有意思報告影片
推薦閱讀
它“裝”不下去了,中產哭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