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王媽”,@深圳衛健委成短劇賽道新“頂流”


作者:嶽遙
來源:卡思資料(ID :caasdata6)
沒人能想到,繼@七顆猩猩 在霸總短劇裡演“王媽”全網漲粉500W後,短劇這條熱門賽道上跑出的下一個“新星”會是一個政務號——@深圳衛健委。
最近,@深圳衛健委 的霸總短劇在抖音殺瘋了。
正兒八經的醫生穿越到霸總短劇中化身“怨種”,不是圍觀霸道總裁、倔強女主、心機女配上演狗血戲碼,就是成為狗血中心,陷入霸道總裁的“強制愛”旋渦,期間,她還不忘見縫插針地科普醫療知識,履行官V的使命。
@深圳衛健委 抖音影片截圖
這種“神金”但卻讓人上頭的搞笑霸總短劇快速戳中了當下使用者的笑點,兩條影片均收穫可觀點贊量的同時,“不務正業”的@深圳衛健委 也被接連推上熱搜,30天內漲粉122.6W。
這不是@深圳衛健委 剛開始做短劇,更不是它第一次“整活”。
“三年前深圳衛健委橫掃微信,三年後又橫掃抖音。”作為一個不走尋常路的政務號,深圳衛健委不僅在自己的賽道里“遙遙領先,沒有對手”,也為更多政務號在網際網路語境下的創作之路提供了鮮活的思路。
政務號,靠霸總短劇出圈
霸總短劇可以說是@深圳衛健委 緊跟時下熱點的“潮流之作”。
3月,劇情創作者@七顆猩猩
開啟了《重生之我在霸總短劇裡當保姆》系列作品,主人公王志猩化身 “狗血”短劇中常被“迫害”的保姆“王媽”,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替男女主的各種“騷”操作收拾爛攤子,短劇中男女主的各種“神金”操作在其作品裡被進一步放大,增加了作品的喜劇性,同時,“老實人”王媽化身萬千觀眾的“嘴替”,替大家狠狠吐槽那些“降智”的老套路,給足了觀眾情緒價值。憑藉著該系列內容,@七顆猩猩 迎來事業第二春,30天全網累計漲粉超過300W。
@七顆猩猩 抖音影片截圖
跟隨著這股熱潮,@深圳衛健委 將故事背景放至與賬號定位緊密相關的醫院,成功打造出了集抓馬、狗血、搞笑卻又實用、有科普意義的霸總系列短劇。
在其釋出的第一條霸總影片中,口口醫生穿越成霸總身邊的怨種醫生,全程被迫圍觀著霸總和倔強女主、心機女配之間的各種降智、狗血操作,並不厭其煩地為他們科普醫療知識、糾正他們的錯誤醫學認知。
比如倔強女主得知自己患上乳腺癌後,便開始哀哀慼戚地和霸總交待後事,霸總則揪著醫生的領口,大喊:“蘇蘇要是死了,我就讓你陪葬!”完全不顧醫生一直在旁邊唸叨:“這個癌症是早期,可以治癒,不會死的!”
@深圳衛健委  抖音影片截圖
再比如心機女配為了吸引霸總注意,假裝流血,誰料用的道具是白色的血,面對如此隨意的操作,霸總卻大為震驚:“白色的血,那豈不是白血病!”醫生在一旁無語地翻起了白眼:“白血病是白細胞惡性增殖,根本不是白色的血!”
@深圳衛健委  抖音影片截圖
還有倔強女主一直堅信,只要霸總看到自己手上的“痣”,就會和她相認,急得醫生在旁邊大喊:“這不是痣,這是惡性黑色素瘤,惡性程度高,轉移快,如果不切,真的會死!”
整體來看,該系列短劇中由真實醫生出演的主人公一邊像冤種一般帶領使用者感受著霸總團隊的發癲操作和狗血轉折,一邊還在一旁不遺餘力地進行醫學科普,看起來無助又好笑。嚴謹的醫療知識由此巧妙地融入抓馬好笑的劇情之中,不僅毫無違和感,還讓知識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進入了使用者的腦子。
政務號X霸總短劇的搭配本身就別具一格,讓@深圳衛健委 賺足了眼球,而從劇情的精彩程度、演員的表現力來看,其打造的霸總短劇都絲毫不遜色於專業劇情創作者,再加之專業醫學知識科普加成,更讓其buff拉滿,影片均收穫近百萬點讚的同時,還頻頻登上熱搜,讓眾多網友感嘆“深圳衛健委已經開始打‘巔峰賽’了”。
 @深圳衛健委,一直不走尋常路
霸總之外,圍繞著“科普”這一核心,深圳衛健委在抖音上釋出的短劇內容其實早已輻射至了多個題材和領域。
今年5月3日,@深圳衛健委 釋出了一條文案為“疑難門診——朋友,你想殺了我嗎”的影片。
這條影片以醫生問診的劇情形式,向廣大使用者展現了抑鬱症患者的精神世界,以此來喚起人們對抑鬱症的關注。
影片一開頭,坐診的醫生詢問患者:“你有什麼問題啊?”
患者答:“醫生,我總有些奇怪的性幻想。”
醫生嘴角邪魅一笑,問道:“哦?是S還是M啊?”
患者答:“都不是,我幻想有人愛我。”
@深圳衛健委  抖音影片截圖
之後的兩段問診過程中,醫生又見到了被母親陪著來看病的抑鬱症少年。透過聽診器,醫生看到了少年內心世界的種種掙扎和痛苦,母親在一旁喋喋不休的抱怨和不理解,更是成為少年心頭重重的枷鎖;面對成功克服了抑鬱症的病人,醫生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說:“很簡單,我讓自己愛上他,然後他就會離我而去,就像每一個我愛過的人。”
最後,搭配著中島美嘉演唱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螢幕上緩緩出現了幾行字:“這是糟糕的一天,不是糟糕的一生,我們明天再試一次。”
@深圳衛健委  抖音影片截圖
這條走心的劇情科普影片共收穫317.3W點贊,18.6W評論,熱度甚至超過了霸總系列的兩條影片。有人感同身受,在影片底下交流自己的生病感悟,並和有類似經驗的人抱團取暖;還有人在被影片感動之餘,對抑鬱症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
“最靠譜的科普,最有趣的靈魂”,這是@深圳衛健委 抖音賬號主頁給自己的定位。而翻看其釋出的影片,圍繞著科普、有趣、有溫度幾個要素, 則能看到各種各樣出人意料的整活方式。
比如以電影解說的方式科普香菸對性功能的影響,開頭的“注意看,這個男人是小帥”搭配後續的一系列網圖,形象又生動,讓不少網友在評論中驚呼“官方被入侵了?”“作為一個官方,你剪的東西很前衛”;
比如以趣味問診的方式揭露了當下年輕人揹負的各種精神壓力——病人腰痠背疼,醫生說是因為有很多髒東西壓在身上,像同事的鍋、老闆的KPI、房屋水電、花唄;病人頭疼,醫生拿出聽診器一聽,發現她滿腦子都是老闆給畫的大餅;病人牙齒痛,醫生立即憂傷地說:“誰不是咬緊牙關上班,為了生活,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面咽。”當病人表示,只要開藥,“無論多苦都願意吃時”,醫生說:“我懂,命苦的人,往往特別願意吃苦”,說罷,二人便哭著抱在一起,互相安慰。
@深圳衛健委  抖音影片截圖
@深圳衛健委 不僅在抖音上整活。此次出圈之前,它在微信公眾號生態早已“赫赫有名”。
據瞭解,@深圳衛健委 的公眾號推文內容以大眾剛需的健康科普為主,政策解讀、醫療資訊為輔。2022年1月份時,粉絲量已經達到了1700W。目前,其釋出的文章閱讀量都穩定在10W以上。
和抖音展示的調性一致,其公眾號的科普方式同樣不是那麼“正經”,讓第一次看的使用者發出“這是官方賬號嗎”的質疑。
一方面,其科普的醫學健康內容包羅永珍、涉及多個領域,且文字通俗易懂,絲毫不生澀;另一方面,配合不同的科普主題,@深圳衛健委 還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段子,併為自己製作了形形色色的封面圖、表情包,既好笑又傳神,搭配科普內容,更加出彩,無數使用者看得樂此不疲,刷封面、收藏表情包也成為眾多粉絲的日常操作。
@深圳衛健委  微信公眾號封面截圖
 政務號,要學會 “花式整活”
@深圳衛健委 “橫掃”抖音,再次讓我們看到政務號會整活、會做內容的重要性。
從2018年起,就陸續有政務機構在抖音、快手開設賬號,政務號數量也一直保持著極高的增速。儘管增速快,但相比於“量”上的增長,“質”上的突圍仍是擺在多數政務機構面前的難題:很多政務號內容創意能力弱,為更新內容而更新內容,為了保證更新量和釋出頻率,內容“注水”、空洞乏味、發出去沒人看、同質化極其嚴重。
如何透過有效的運營方式打破公眾對政府機構的刻板印象,讓原本嚴肅的內容變得更具觀賞性、傳播性,並最終達到傳播正能量、科普知識、促進政府機構和使用者相互瞭解等作用成為政務號運營的關鍵。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不少政務號使出渾身解數,希望透過別出心裁的方式來博得使用者注意。在@深圳衛健委
之前,我們也曾看到過一些政務號解鎖了“內容姓政,表達姓網”的接地氣操作:
隸屬於四平市公安局、早在2018年就走紅的@四平警事,目前在抖音上的粉絲量已經達到1787.2W,該賬號透過原創普法喜劇的形式進行普法教育,話題涉及禁毒、掃黑除惡、搶劫、禁酒駕等普法常識。演員精彩的演繹、獨創的“段子手”式東北喜劇,一改政務號在使用者傳統印象中刻板嚴肅的形象,迅速受到了使用者的喜愛。
@四平警事 抖音影片截圖
@孝警阿特,以90後民警阿特的第一視角,帶領廣大網友們“沉浸式”走在執法第一線,“不是在抓人就是在抓人路上”的阿特,足跡遍佈於賭場、毒品交易場所、賣淫嫖娼窩點等各大犯罪場所。在刺激而又具有代入感的抓捕過程中,彷彿跟隨著警察參與了全程的廣大使用者們不僅滿足了自身的好奇心,也在無形之中受到了普法教育的洗禮。
@孝警阿特 抖音影片截圖
更接地氣的@深圳衛健委 則是保持專業的基礎上,一面更深入地融入到了網際網路語境中,一面更深入地洞察到了使用者群體的需求點、興趣點、興奮點、共鳴點,並緊跟熱點和潮流進行內容輸出,看似“不著調”,實則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由此不僅提供了使用者生活中切實需要的專業答案和實用資訊,還在情感上和使用者達到“共振”、深度連結。專業性、實用性、趣味性、人情味,一個不落。這也就不難理解它為何在不同的領域都能出圈。
當然,@深圳衛健委的出圈 仍不會是個例。我們相信,在褪去高冷、放下身段,找到恰當的對話方式後,還會有更多的政務號憑藉好內容強勢出圈,掀起新一輪的流量狂歡。
封面來源:@深圳衛健委 抖音影片截圖
-你還知道哪些會“整活”的政務號?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從留言中選擇七天點贊數最高的一位同學送出鳥哥筆記精美周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