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有一天我會說,小學就請把英語拉到漲停板!

昨天和大家好好梳理了一下新教改後英語學習的變化——單詞量增大、句子變多、聽力和口語佔比大幅度提高、閱讀與寫作要求更加有英語思維,我真的倒吸一口冷氣,再躺平的爸媽都不要躺平了一定記得給娃英語早做規劃,尤其是學校裡英語還只是每週一次或者兩次的,更加要重視起來,課外必須我們給娃整起來!
如果可以,一定在小學階段,把娃的英語拉到漲停板!
還沒看過的爸媽點

這裡

那咱們到底要怎麼行動呢?

今天繼續請我的好友田小兔來分享她是如何讓現在二年級的女兒達到美國三年級以上孩子英語水平的(小兔女兒目前的的ar測試值是3.2,對應的就是美國小學生三年級2個月),她在規劃孩子的英語學習上有哪些經驗和思考
小兔和她女兒→
小兔是一個海歸媽媽,孩子三歲啟動英語學習規劃,用心研究各種閱讀資源、英文教材,孩子6歲後開始嘗試各種線上線下課,做了大量功課。
今天的文章內空比較幹,如果大家沒精力細看,也可以週四直接來聽我們乾貨聊天局,不但會更加具體地和大家分享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最高效的英語學習規劃,也可以精準解答大家的問題
點選下方預約直播

有問題的媽媽一定要掃下方二維碼加小助手入群(私信“英語”即可),把你的問題發給小助理,到時會在直播中解答。另外群裡也會和大家分享免費英語資源,也有專業老師答疑


文:田小兔
我身邊凡是沒給娃提早規劃英語學習的,
多少都會有後悔
我女兒開心果是三歲開始英語啟蒙,目前是小學二年級,最近一次的ar測試值是3.2,也就是她的閱讀水平超越了美國同齡孩子,達到了三年級第二個月的水平。

當然,測試水平只能作為一個粗略的參考。這個成績也跟很多牛娃是不能比的。
但我覺得早早給女兒英語學習進行規劃,並且有效落實,有一個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因為她英語早期投入的時間多,現在優勢積累起來了,學校裡英語的學習非常輕鬆,英語學科也一直遙遙領先。
而且這樣的“紅利”她會一直吃到初中和高中。我的計劃是她三年級考完KET(基本對標中考水平),到小學五年級考完PET(基本對標高考水平),這樣初中和高中就可以基本把學英語的時間釋放給其它學科了
所以現在回頭看,提早就有計劃、有步驟的給我女兒做英語啟蒙,這個精力投入是很對的。在我身邊,凡是沒有提早規劃英語學習的,現在其實多少都有些後悔!
當然,就孩子個體感受來說,這個過程也是快樂的。因為我比較注重研究學習材和孩子興趣的結合口語課程的進階路徑難度爬坡時好用的小工具,比如最近還在研究背單詞的工具,所以我女兒一直到現在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習慣都保持得很好。
Raz的分級閱讀,我們一直堅持在讀。有時候她會一篇接著一篇讀,停不下來。學校上學期末的測試raz的閱讀水平,她達到了o級別。
除了分級閱讀以外,她也開啟了章節書的閱讀,比如《fly guy》《journey to the west 》《magic tree house》《my weired school》,這些書都是她非常喜歡的,日常也不用催著她讀,自己主動就看完了,所以平日讀英文書都當作自己的消遣和娛樂,並不覺得是在學習。
口語線上一對一外教課,是我在女兒開心果六歲後,她作為英語學習的主線,現在一直在堅持,一週四次。
在開心果英語啟蒙階段,一直都是我帶著她學英語,各種兒歌、繪本、動畫片、分級繪本,市面上又的所有資源我幾乎都買回來了,關於語言學習的方法和規律,我也研究了個遍。
但是即便如此,到她六歲時,我有強烈的感知,只靠我帶著她學已經遠遠不夠了,我必須得給她課外加課,比較再三後,我給她加了一對一的線上課程。
接下去我還要準備帶著她上英語線上ket/pet教課。
這些英語學習的方法,資源和課程我在直播間會一一分享給大家。
△堅持上了兩年的一對一外教課,口語和閱讀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
我和OK媽有一個相同的觀點,英語學習本身並不難,相比於數學這種需要一些天賦的學科,英語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學好。
英語是語言,孩子只要學了、就會得到反饋,得到了反饋孩子就會有成就感、形成自驅。爸媽不用懂英語本身,但是需要會給孩子規劃路線和配置資源,並且確保這件事一直在堅持、不要斷。
當然如果規劃起步的年齡不同,規劃思路是不一樣的,所以接下來我會分學齡前學齡後兩個階段淺聊一下。
要說明一下的是,雖然可能咱們號的媽媽們大多是小學二三年級以上了,但英語學習過程的環節都是類似的,所以整個路徑大家都瞭解一下,然後跳到自己孩子所處的階段重點看一下!
培養英語興趣
(最早啟動期3~5歲)
3歲可以作為英語正式啟蒙的時間點。3歲之前主要發展母語,不用著急發展外語。3歲啟蒙孩子母語沒有那麼強勢,不容易排斥英語,如果在這個時期多接觸英語,能夠在孩子的大腦裡直接建立英語思維、英語程式化記憶(注:3歲只是可以啟動的時間點,最遲到10歲前都是來得及建立英語思維的。)
開心果3歲的時候看簡單的英文動畫片,分級讀物、繪本都比較容易接受,願意跟著讀,不需要逼迫督促,自然而然學會了很多短語和句子。雖然不認字,但是可以自己看著繪本講故事了。
孩子5歲以上,認知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開始讀比較複雜的故事,但是英語學得晚、水平低,英語啟蒙讀物可能對於他們就會過於幼稚無趣了,就會面臨無書可看的尷尬。
這個階段,如果家長英語還可以,儘量和孩子說日常用語、做遊戲。
推薦這本《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語》,OK媽之前也分享過,這本書基本上覆蓋了我們和孩子的日常對話的內容,分類也很清晰,比如洗漱、吃飯、上學、寫作業、生病時候、去遊樂場、洗澡、睡前等場景裡常用句式,想要查詢也很方便。
每次我跟娃講英語的時候哪裡卡殼了,我都會想著過後再翻翻這本書,找到對應的場景和句式。這本書在喜馬拉雅上面也有免費的音訊版本,上下班路上我也會聽一下,以便回家之後和孩子能隨時隨地用起來。
作為一本給家長的工具書,《萬用英語》還是非常實用和方便的。
這個對話貼紙,特別推薦,太好用了。
有些家長可能英語有一定基礎,但不是特別流利,這個提示貼紙就能很好的幫助家長開口說英語,和孩子對話。
可以把它貼在不同的場景下,比如床頭,叫孩子起床的時候抬頭就能看到,貼在浴室、廚房、客廳、書桌前,每個場景都有對應的對話。
如果家長英語不太好,或者一點也不會,就比較推薦給孩子看原版動畫聽歌聽故事,唱歌,點讀分級讀物,或者放錄音,讓孩子看著圖畫書聽
透過動畫片的大量輸入,可以把語言和畫面對應起來。動畫片可以說是最無痛雞娃英語的方式了。
我從我女兒三歲開始,就儘可能多的給她看英文動畫片,她的英語水平拉昇得很快。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輸入英文還是中文,差別都不大。
她小時候最愛看小豬佩琦,我會跟她一起看英文版的。看完之後我們會選一些其中的情節,玩假裝遊戲,她來分配角色。
在玩的過程中也都是用英語表達,她有時候也會說錯,語法不正確,臺詞顛倒之類的,這都沒有關係,讓她保持熱情和興趣更為重要。無形中,她的英語也變得更加熟練。
這裡也給大家推薦一個分級動畫Little Fox,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線上英語動畫圖書館,裡面包含了大量的分級教材,全部為純正的美音,製作精良,自帶AR,藍思值分類,好入門。
Little Fox 動畫故事一共有9個難度等級。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家孩子的英文水平,每天讓孩子自由觀看30分鐘以上。
此外,英語點歌書籍也是啟蒙階段的好幫手。如下圖這樣,孩子可以自己點選按鈕,對應歌曲便播放出來。每一頁圖畫,對應一首歌,孩子也能把歌曲和圖畫對應起來,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內容。
3-5歲這個階段,建議隨著孩子興趣喜好走,興趣第一,聽力大量輸入
這一階段最好不要著急閱讀、認字,更不要學教材、背單詞、背課文。如果孩子不願意讀,就不要強迫孩子讀,沒必要,語言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輸出,過早強迫孩子讀出來,會打擊孩子學英語的積極性的。
開啟自主閱讀
(最早啟動期5~7歲)
有了前面2-3年的聽力基礎,孩子能聽懂絕大部分生活用語、簡單英語故事,聽力詞彙達到1000-1500的水平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自然拼讀。自然拼讀學的差不多,就可以將聽力詞彙轉換為視覺詞彙,為早期閱讀做準備。
自然拼讀一定不要一開始上來就學,最好是在積累了3000聽力詞彙的基礎上再開始學習。
原因是,自然拼讀最大的目的是為了閱讀和理解,並不僅僅是念出單詞。我們外語學習者拿它念出單詞,只是用到了其功能的一部分。
自然拼讀的原理是這樣的:拿desk這個單詞舉例,一個母語小孩看到d,e,s,k,這四個字母只用自然拼讀的規則去發音,|d|,|e|,|s|,|k|,哦,desk 呀,他就懂這個詞的意思了。
也就是說,自然拼讀是一種解碼能力,孩子透過解碼技能,把印刷物上的文字讀出聲來,同腦海裡已經有的音一印證,音和義就聯絡起來了,在他讀的同時也就明白了意思。
但是如果孩子的腦海中沒有輸入這個詞的音和義,就算讀出來也不明白什麼意思,就沒什麼用了,自然拼讀的效用只發揮了很小一部分
所以這裡又要說到我們新教改的材料,新教改三年級的教材上來就教自然拼讀其實挑戰很大。所以還沒到三年級的孩子,一定要提前積累好一定的聽力水平,詞彙量越大越好,自然拼讀才能發揮效用。
5-7歲這個階段,訓練閱讀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聽說能力的訓練,繼續看動畫片,開始裸聽有聲書,保證聽力輸入的量。
比如開心果在小豬佩奇看了很多遍之後,我就會把動畫片的音訊提取出來,給她放到傾聽者裡面反覆聽,動畫片的音訊音效配音都非常精良,她也很愛聽,腦海中自然對應上了畫面,透過裸聽動畫片音訊的方式,她聽力上升的也很快
這個階段的習得目標是能閱讀簡單的圖畫書和分級讀物,掌握一批最常用的單詞,聽說能力也同時得到提高。
閱讀,拼寫,語法,寫作
最早啟動期7-9歲
在孩子掌握拼讀本領後,要逐步加大“學得”比例,“學得”的目標就是聽、說、讀、寫四項全面發展。
從孩子7歲開始給孩子報班,系統學習一套教材,逐步學習英語語法知識,培養閱讀寫作能力。
在這個階段,家庭中習得的重點是提高孩子的閱讀難度和閱讀量,廣泛接觸各個方面的英語,大量閱讀分級讀物和初級章節書,中級章節書。
我女兒現在是8歲,我們現在的學習重點就轉移到了讀和寫上。
同時也要一直堅持聽的輸入。聽的內容以兒童文學為主,聽的內容難度要高於閱讀的內容。
這個階段僅靠家長輔導已經遠遠不夠了,需要根據自己家的情況選擇一些英語課程加餐。
我女兒是從6歲開始上線上一對一外教課,跟著系統課程教材學習,每週3-4節的頻率。既保持了語感和口語輸入輸出,也補了閱讀技巧寫作技巧等短板。我們目前已經學過的教材有 wonder skill,reading  explore, pm 分級閱讀。
一對一外教課的優勢在於,十分高效,每節課25分鐘可以和外教老師充分交流對話。外教老師根據教材課件上的豐富素材,以及自備圖片影片等,幫助孩子理解詞彙,運用詞彙,並且分析閱讀技巧,培養對資訊的提取、歸納、分析、總結的能力。
全英文的授課方式,能夠把內容和內容背後的文化趣味,闡釋得更加豐富到位和原汁原味,這些都是非母語者所不具備的授課優勢。
背單詞這個階段也可以正式開啟了。我給開心果用的背單詞的方式主要是詞根詞綴法。
以前我們背單詞,都是拿著單詞表一個一個的去記,我發現我女兒聽得懂,也知道單詞的意思,自己也能把單詞讀出來,就是在聽寫拼上總是有錯,不是寫顛倒了,就是錯記漏記某些字母。
我就仔細琢磨了一下這個事情,我發現她其實是因為對某些單詞的固定搭配不熟悉,比如,我們常用的er,or,ar,th ,tion等等,都是會經常出現的固定搭配的詞根詞綴。
後來使用了詞根詞綴記單詞法,記單詞的效率大大增高。所以單詞可以試著不要一個一個背,而是一串一串的背。
學科英語和學術英語
啟動期10-12歲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繼續學得和習得兩手抓。
學得的目標主要是為了小升初考取一些證書,比如考ket、pet等。
考試本身不是目的,一紙證書也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每一次考試過程中,可以積極拉昇學習狀態,補齊短板,檢驗學習成果,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爬升做準備。我們現在也在積極備考ket中。
這個階段還需要學習高級別的讀和寫技能,並從日常用語向學術英語發展,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鍛鍊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溝通能力。有條件的情況下,課外的英語課不要停。
家庭習得的重點是進一步提高孩子的閱讀量、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擴大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接觸更方面的英語資源,包括社科、科普和文學各個領域。
翻看一下近幾年的中高考的試題就能發現,閱讀題材越來越廣。以去年英語高考為例,四篇閱讀全部來自外刊,藍思值1000以上,最高達到了1400。所以這個階段,一定要擴大閱讀量和閱讀題材的廣度
有意識的把英語學習從單純的語言學習,逐步過渡到將英語作為工具運用上。除了大量讀,仍然要繼續聽,聽的內容擴充套件到較複雜的小說、科普節目、演說、歷史地理社會知識,看有一定深度的電影紀錄片等。
///
總體來說,以上這個規劃路線是比較理想的,完全符合“聽→說→讀→寫”的四字順序,跟我們母語學習的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其實不只是英語,世界上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要遵循這個規律,才能最高效,最順暢。
三年級以上基礎不紮實
的強化方案
當然如果沒能按這樣的路線走下來,或者孩子現在已經小學高年級了英語學得平平,對標新教改一定有差距的,就需要考慮縮短路徑和高速提升了。
大齡有大齡的優勢,比如大孩子已經在過往幾年的小學生涯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心智也更加成熟了,所以學習速度也可以更快。之前有看到一個例子,一個8歲的孩子一天學英語的時間是4個小時,一年後就達到頭部閱讀水平。
在蓋兆泉老師《給孩子的英語學習規劃》一書中提到大孩子的英語學習:
“如果想抓8-12歲孩子的英語,就還得遵循二語習得的規律,從聽力抓起,但閱讀的介入可以快一些。8歲前的小孩訓練三年聽力才學閱讀,而8-10歲後的大孩子訓練半年,不上聽力這節課,就可以抓分級閱讀。分級閱讀的時間也可以縮短,儘快進入章節閱讀。時間上,每天要大量投入”。
以下是幾點更加具體的建議:
首先,大孩子首先英語學習的時間一定要分配得頻繁一些,不一定要大塊的時間,但一定要保持高頻率,就像每天都要學語文數學一樣,一週五天每天分配給英語30分鐘以上即可。
第二,同樣可以遵循上面的聽說讀寫的規劃路線,但是聽力口語和閱讀同步進行,同時從少到多加入寫。
第三,分級閱讀一定要讀了。
市面上常見的RAZ,牛津樹,海尼曼,大貓,美國國家地理等,根據孩子的喜愛程度,選1-2套讀。
開心果讀的是raz和牛津樹。raz級別細分詳盡,梯度合理,2000多本書量也是非常大的,涉獵的領域非常廣。牛津樹的優勢在於趣味度比較強。這兩套是非常經典的分級閱讀。可供大家參考。
具體怎麼刷分級?
以raz為例,D級別以下,每天5-10本,G級別以下每天最少3-5本,G級別以上因為文章變長了可以至少刷2本。
不能再少於這個量了,多多益善。因為大童的時間不多了,只能搶時間快速拉昇上來。小童可以慢慢培養興趣,分級讀個3-5年,但是大童一定要合理規劃好時間,爭取在2-3年內通關。好在大童比小童有更多的主動學習意識。
確保所讀的分級難度適合孩子的能力。不要貪高貪難。怎麼判斷分級是不是適合孩子現有的水平?一個是生詞量,每頁不要超過5個,然後孩子要在有生詞的情況下,能複述這篇文章大概的意思。也就是孩子踮踮腳能夠的著的程度。
對於分級中的生詞,可以先讓孩子猜,實在不懂的地方可以藉助中文翻譯來理解。這裡主要是指單詞,不要整篇翻譯,翻譯過多,形成依賴,不利於英語語感的培養和思維的養成。
當天刷過的分級,要在之後的幾天反覆聽,確保文字符合和音訊符號對應起來。因為已經理解了文章內容,術語,所以聽力材料都屬於可理解性輸入,聽力也能快速拉昇。當孩子刷到k級別可以嘗試裸聽章節書。每天聽力磨耳朵時間不少於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最佳。聽力是補足之前語感不好的問題。
第四,大孩子更需要報校外英語課程。尤其是“說”這一塊,馬上口語考試就要在全國推行下來了,形式比較緊迫。啟蒙較晚的大童可能會存在不肯開口,發音不準,表達不準確等問題。想要“說”得正宗,最直接高效的方式肯定還是得讓娃多跟英語母語人士交流,至少在聽上面能保證有地道的輸入,而且還能耳濡目染學會地道地表達。
外教課的好處是,不僅僅是口語提升,系統的教材和課程,在保證聽說的基礎上,閱讀的精讀部分也能在老師的帶領下推進,外教課上還能夠培養語言技能、閱讀技巧(獲取中心思想、快速定位細節、總結歸納)拓展話題討論、培養批判性思維等。
外教課不單單是口語的練習或者無主題的聊天,它也是和課內一樣,是可以全面提升英語能力的課程。我們家長自己是很難帶孩子做到有效的精讀的。寫的部分更是需要專業老師的課程指導。
所以,大童一方面要自己在家做到充分的聽和讀,另一方面再在外教課上加強聽說讀三個方面,為寫作打下基礎。這樣聽說讀寫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學校+家庭+課外學習三者結合,才談得上“超車”。
///
以上就是整個英語學習的路徑。當然文章很難每個細節都展開說,所以更加具體的乾貨還是歡迎大家預約直播聽我和專業老師的分享,點選下方預約直播
有問題的媽媽一定要掃下方二維碼加小助手入群(私信“英語”即可),把你的問題發給小助理,到時會在直播中解答。另外群裡也會和大家分享免費英語資源,也有專業老師答疑

教改的變化帶來了壓力,也給我們帶來了反思和調整的機會,其實是非常考驗的父母的資源調配和規劃能力。
我們在規劃之前,要想清楚的是,孩子當務之急需要去提升的能力是什麼?時間和功夫花應該在哪?怎麼和規劃是科學的學習方式?
當資源、方法和規劃都具備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好好堅持下去!不論教怎麼改,都不再怕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