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澤連斯基到訪美國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副總統萬斯就烏克蘭問題,在鏡頭前爆發了一場引世界注目的激烈爭吵。澤連斯基與特朗普原定的聯合記者會取消,美烏礦產協議也未簽訂。按照美國媒體的報道,特朗普下了“逐客令”,取消了雙方午餐會。影片畫面顯示,澤連斯基走出白宮時,僅有一名美方人員送至門口。他隨後飛抵英國。
3月1日,澤連斯基與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會晤,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澤連斯基抵達英國首相府門外時,受到等候在那裡的民眾歡呼,英國首相斯塔默上前迎接和擁抱。

斯塔默會見澤連斯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裡夫斯與烏克蘭財政部長謝爾蓋·馬爾琴科3月1日以遠端影片方式簽署一份協議,由英方向烏方提供22.6億英鎊(約合207億元人民幣)貸款。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說,這筆貸款將用於烏克蘭的武器生產,並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所產生收益償還”。英方說,貸款分3年發放,每年7.52億英鎊,首筆貸款下週末提供。
烏克蘭危機2022年全面升級後,西方凍結俄羅斯約3000億美元海外資產,其中逾2000億歐元資產在歐洲聯盟境內,大部分存在總部位於比利時的歐洲清算銀行賬戶。俄方多次強調,根據國際法,西方政府對俄方資產的任何扣押都是“盜竊行徑”,損害自身信用。
當地時間3月2日,英國首相斯塔默稱,英國將與法國及其他可能的幾個國家一道,與烏克蘭合作制定解決俄烏衝突的計劃。此外,斯塔默此前提議3月2日在倫敦召開會議進行磋商,十多名歐洲國家和歐盟領導人、澤連斯基都將與會。根據加拿大總理辦公室當地時間3月1日釋出的訊息,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將參會。這場峰會不僅關係到烏克蘭的命運,也將影響未來歐洲的安全格局。歐洲的團結程度、財政能力和戰略決策,都將在這次會議上接受考驗。

“澤連斯基的團隊,幾乎都哭了”
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爭吵時,頻頻看向坐在一旁的烏克蘭駐美大使奧克薩娜·馬爾卡羅娃,後者低頭扶額的“小動作”也被媒體捕捉到並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白宮辦公廳副主任丹·斯卡維諾在社交平臺發文稱,顯然這位駐美大使當時就意識到“澤連斯基就是一場災難”。

▲烏克蘭駐美大使奧克薩娜·馬爾卡羅娃低頭扶額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據白宮知情人士的訊息稱,特朗普幾乎可以說是“趕走了”澤連斯基。報道稱,烏克蘭代表團曾“懇請重新談”,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華爾茲以及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堅持讓他們離開白宮。

據報道,在兩國總統爆發爭吵後,媒體散去,烏克蘭代表團去了一個單獨的房間等著計劃中安排的午餐以及新聞釋出會。當時,烏克蘭代表團仍希望能簽署美烏之間的礦產協議並期待能有轉圜餘地。與此同時,特朗普、內閣成員及顧問們聚在一起討論後得出結論:繼續與澤連斯基交流是沒有意義的。接下來,按照特朗普的要求,華爾茲和魯比奧走到澤連斯基面前,要求他離開白宮。據悉,當時午餐都已經準備好了,但沒有被動過。在進入兩小時後,澤連斯基就被拍到離開了白宮。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離開白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參考訊息報道,爭吵發生後,澤連斯基離開白宮,未簽署預期中的稀土礦產協議。但是,這位烏克蘭領導人堅稱,他仍然“隨時準備”簽署協議,作為“邁向安全保障的第一步”。澤連斯基在社交平臺X上發帖說:“得到特朗普總統的支援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他希望結束戰爭,但是沒有人比我們更渴望和平。”
華爾茲此後在接受採訪時稱,在讓烏代表團離開時,澤連斯基的大使和顧問幾乎都哭了。“但說實話,在全世界都知道這件事(即兩位總統爭吵)後,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還會覺得談判能繼續。”華爾茲表示,其實真正清楚事情嚴重性的是烏克蘭的那些官員,“看看馬爾卡羅娃的反應。”
華爾茲稱,“我們告訴烏克蘭人,美國已經耗盡耐心,現在談判已經結束,請他們立即離開。你(烏克蘭)怎麼能以這種姿態求別人(美國)予以援助呢?”而魯比奧也抨擊澤連斯基的態度“浪費了所有人的時間”,他應該為“搞砸”了這次會晤而道歉。

馬克龍、斯塔默“勸架”
“特朗普政府希望澤連斯基公開道歉”
新華社報道,法國總統辦公室1日說,法國總統馬克龍已分別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交談。馬克龍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這兩位領導人保持“冷靜”。
馬克龍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將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在白宮的爭執描述為“一場出了問題的新聞釋出會”。馬克龍說,每個人都應該“恢復冷靜、相互尊重”,“如此我們才能向前邁進”。
馬克龍表示,不相信特朗普與澤連斯基之間會出現裂痕。他認為,從長遠來看,美國別無選擇,只能繼續支援烏克蘭。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任何“脫離”行為都不符合美國利益。
另據參考訊息援引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1日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在倫敦拿起電話,試圖說服美國和烏克蘭總統回到談判桌前。
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官員最終未能挽救美烏經濟協議,該協議在這場災難性的新聞釋出會之前已接近達成。這些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特朗普的團隊拒絕了恢復談判的請求,稱需要時間冷靜一下。
報道稱, 這一努力表明,斯塔默渴望利用他與特朗普政府和歐洲領導人之間的獨特聯絡。1日,在澤連斯基兩手空空離開白宮僅僅24小時後,他又重新扮演了這一角色,歡迎澤連斯基來到唐寧街。
一名歐洲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私下明確表示,希望澤連斯基公開道歉,以修復關係。

歐洲能否重回談判桌?
央視新聞訊息,法國《費加羅報》日前報道稱,法國總統馬克龍訪美期間,歐洲戰略出現關鍵轉向——從聚焦停火調解轉為追求長期安全機制。有分析人士指出,歐洲目前最關心的是歐洲和烏克蘭的長期安全如何獲得保障,但各國卻無法就具體安全保障機制達成共識。馬克龍提出,可在“穩固且持久的和平協議”簽署後向烏派遣一支歐洲維和部隊,但這一設想即刻遭遇歐洲內部阻力。
然而,美國對歐洲的安全承諾正在收緊。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明確表示,美國將不再“主要關注”歐洲安全,維護歐洲安全必須是北約歐洲成員國的責任。作為這種責任的一部分,歐洲必須承擔未來向烏克蘭提供的援助的絕大部分。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卡拉斯表示,“美俄若希望歐洲接受(和平)協議,就必須讓烏克蘭和歐洲參與談判”,否則協議無法運作。她近期專程就烏克蘭問題訪美卻遭冷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以“日程衝突”為由取消會面。分析人士認為,美國並不關心歐盟訴求,一個不團結且在戰略上依賴美國的歐洲,在談判中掌握的籌碼有限。
過去幾周以來,歐洲領導人開展密集的外交行動,希望在俄烏和談中發出歐洲聲音。法英領導人先後訪美並就烏克蘭和平方案與特朗普進行會談;在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三週年之際,歐洲多國政要組團訪烏,重申對烏支援;馬克龍兩度召集跨區域協調會議,希望歐洲國家凝聚共識。
歐盟理事會近日批准針對俄羅斯的第16輪制裁。此輪制裁恰逢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三週年節點,被視作歐洲對烏支援的象徵性舉措。但有觀點認為,在制裁邊際效應遞減的背景下,此舉能否讓歐洲回到談判桌前效果存疑。

烏克蘭是否還能加入北約?
作為俄烏衝突爆發的導火索之一,北約東擴議題在三年後繼續成為和平談判的焦點。烏克蘭能否加入美國主導的北約,大西洋兩岸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歐洲內部都無法達成一致。
儘管英法領導人近日在訪美時試圖爭取美國對烏安全承諾,特朗普卻對此迴避,僅表示“相信(俄總統)普京會遵守協議”。更令歐洲不安的是,特朗普明確否決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這事成不了。”

北約東擴議題也在持續撕裂歐洲。波蘭及波羅的海國家近日發表聯合宣告,堅定支援烏克蘭“快速入約”;歐爾班則斷言烏克蘭“不會入約,只會成為緩衝區”;菲佐更是多次發出警告,認為此舉將加劇歐洲動盪。有分析指出,歐美立場分歧與歐洲內部撕裂疊加,使烏克蘭“入約”前景愈發渺茫。

佩斯科夫:俄美改善雙邊關係是可能的
但程序仍漫長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當地時間3月2日播出的一檔電視節目中表示,美國新任政府的許多外交政策與俄羅斯的立場相吻合。他指出,在兩國總統具備政治意願的情況下,加快改善俄美之間的關係是可能的。
佩斯科夫補充說,由於美國前任政府的行為,儘管俄羅斯和美國正試圖改善雙邊關係,這一程序也將是漫長的。
另據俄新社3月1日報道,當被問到歐洲領導人及其國家在澤連斯基與特朗普談崩後支援了前者會怎樣時,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回答說:“他們會鬧一陣子,在社交網路上發些同樣的帖子,然後各回各家。歐洲衰弱但愛爭吵,非常需要美國的照顧。”
報道還稱,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澤連斯基在華盛頓受到訓斥,這證明歐洲領導人的政治軟弱和道德淪喪。
扎哈羅娃發表評論說:“在當前對基輔政權而言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澤連斯基無法展現出責任感,因此執著於繼續戰爭,拒絕對他來說無異於死亡的和平。美國總統在白宮對澤連斯基進行了在國際政治和外交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訓斥,這也證明歐洲領導人的政治軟弱和道德淪喪,他們繼續主張支援與現實脫節的瘋狂的新納粹政權領導人。”她提醒說,俄羅斯的目標沒有改變,仍然是烏克蘭實現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以及承認已經存在的“土地上的”現實狀況。扎哈羅娃指出:“基輔和歐洲國家越早意識到這一點,烏克蘭危機就越接近和平解決。”
編輯|程鵬 蓋源源 杜恆峰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參考訊息、紅星新聞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