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遠方青木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不斷東擴的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
3年後,俄烏戰爭開始和談,並已經取得了成果,但談判桌上沒有烏克蘭的位置,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被美國勒令呆在家中等通知。
烏克蘭以及歐洲的命運將由俄美兩國來決定,在俄美兩方討價還價的過程中甚至禁止旁聽。
對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強烈不滿,強調絕不接受沒有烏克蘭參加的俄烏戰爭和平談判,同時歐洲作為夥伴方也應該出現在談判桌上。

澤連斯基的這個要求聽起來很正當合理,俄烏和平談判不讓烏克蘭參與那不合適吧,這事和歐洲也有很大關係,而且烏克蘭的援助主要都來自於歐洲,那讓歐洲上談判桌說兩句話也很合理,歐洲方面也強烈要求參與談判,聲稱此事涉及歐洲安全,談判不能沒有歐洲的參與。

合理肯定是合理的,但美國理都沒理,直接無視澤連斯基以及歐洲。
也不算完全無視,特朗普給了澤連斯基一個上談判桌的機會。
2月14日,在澤連斯基提出烏克蘭應該上談判桌說話的第二天,美國代表團按特朗普的要求給了澤連斯基一份檔案,上面寫著烏克蘭自願把全國一半的礦產資源送給美國,而且以後烏克蘭所有和礦產權有關的官司必須到紐約法院去打,烏克蘭法院沒有權力進行裁決,同時這個協議並不以任何形式代表美國承諾會保衛烏克蘭。
至於這份協議如此擬定的理由,美國代表團說是因為烏克蘭借了美國3500億美元來打仗,該還錢了。
美國副總統萬斯通知澤連斯基,這份協議澤連斯基只有籤和不籤兩個選項,裡面一個字都不能改。
澤連斯基據理力爭,說美國的援助實際只到賬了700億美元,這都是有交接記錄可以查詢作證的,而且就算是美國自己宣稱的援助金額也只有2000億,怎麼突然就變成3500億了?還要全國一半資源?
這種協議,李鴻章都不敢籤。
但澤連斯基說這份協議可以籤,烏克蘭一半的礦產資源可以送給美國,但美國必須要給烏克蘭一個安全保證,而且這些礦產不能美國獨吞,要有歐洲國家的參與,因為保衛烏克蘭歐洲國家也出了大力。
對於澤連斯基的據理力爭,萬斯副總統又強調了一遍,說這份協議澤連斯基只有籤和不籤兩個選項,一個字都不能改。
最後都差點跪下來求萬斯的澤連斯基,實在是籤不下去,被迫婉拒了美國的這份協議。

澤連斯基的最低訴求是美國給一個安全保證,也就是拿了礦之後願意出兵對抗俄羅斯,即便白送全國一半礦產資源都可以,但就這個特朗普也不給,那澤連斯基確實沒法籤。
澤連斯基不籤協議,那是不給特朗普面子,但特朗普也無所謂。
扔這份協議給你澤連斯基,是給你一個上桌的機會,既然你不要那就算了,本來就沒打算讓你上桌。
至於烏克蘭的一半礦產資源,給不給美國,那可不是你澤連斯基說了算的,澤連斯基只能代表自己,代表不了烏克蘭。
2月18日,美國和俄羅斯已經談妥了初步意向,雙方一致同意結束俄烏戰爭。

俄美兩方達成的初步意向可以概括為土地屬於俄羅斯,資源屬於美國,債務屬於歐洲,榮耀屬於烏克蘭。
原本不共戴天的美國和俄羅斯瞬間和好,雙方已經一致同意恢復駐華盛頓和莫斯科大使館的人員配置,以便雙方以後更好的進行溝通及合作。

俄烏戰爭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美國再怎麼樣也只是援助方,沒有實際進入戰場,澤連斯基如今是烏克蘭的總統,他如果不同意,那美國和俄羅斯再怎麼談也白談啊,烏克蘭不執行的俄烏和平協議那不是廢紙一張嗎。
因為烏克蘭的堅決反對,所以美國和俄羅斯在第一階段的和談裡只是確定了雙方的大致框架,確保原則性的問題沒有根本性衝突,至於立刻要實施的事情那只有一件,就是立刻在烏克蘭進行重新選舉,把不聽話的澤連斯基給換下去,換一個聽話的上來重新代表烏克蘭籤協議。
關於必須立刻換掉澤連斯基這一點,俄美已經達成了一致共識。
特朗普已經發表宣告,把俄烏戰爭爆發的所有責任都怪罪於澤連斯基,聲稱這一切的悲劇在三年前就不應該開始,一切都是澤連斯基的責任,同時表示澤連斯基在烏克蘭的支援率只有4%了,沒有資格代表烏克蘭,所以烏克蘭應該立刻重新選舉出一位新的總統來代表烏克蘭參與談判。

澤連斯基在烏克蘭的支援率已經下降到只剩4%了?真的假的,特朗普不會是為了換掉澤連斯基而瞎編資料吧。
特朗普想換澤連斯基有無數種辦法,犯不著瞎編資料,澤連斯基在烏克蘭境內早已經是天怒人怨了,說支援率只剩下4%並不算誇張。
就在美俄談判的時候,烏克蘭一位母親讓自己的小兒子躲在了酒店裡,然後自己在身體上綁著炸彈,在烏克蘭徵兵人員面前引爆,造成自己和一名烏克蘭徵兵人員的死亡,另有6人重傷。
這名婦女的丈夫被烏克蘭徵兵人員當壯丁當街抓走了,然後迅速死在了前線,然後大兒子又被烏克蘭徵兵人員當壯丁當街抓走了,然後又迅速死在了前線,如今這些人又來抓她的小兒子,也是她唯一的在世親人。
所以她不想活了,打算用自己的命炸死抓壯丁的徵兵人員,換取自己兒子活下去的機會。

當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年代尚且會給老母親留個後,如今這位身綁炸彈自爆的老母親,丈夫和兒子都為國捐軀了,是實打實的英烈家屬,卻被烏克蘭的徵兵人員逼到被迫自爆來給兒子換一絲生機。
而這樣的事情,居然在當地“並不是第一次發生”,簡直可怕。
這樣的強徵壯丁在烏克蘭比比皆是,願意參軍的人在烏克蘭已經不存在了,如今都是徵兵人員以9人一組的編制去當街抓人,抓到就立刻送往前線。

就這種強徵壯丁的辦法,還能剩4%的支援率我覺得已經很神奇了。
所以只要特朗普推動烏克蘭重新舉行選舉,那澤連斯基必定會被憤怒的烏克蘭人民推下臺,因此特朗普根本不在意澤連斯基同意還是不同意自己的條件。
同意最好,不同意就換個同意的人上來,很簡單。
到時候讓輿論機器宣傳一下反戰,渲染下戰爭的痛苦,然後強制2選1,不給其他選擇,那選民會無腦投美國推出來的那個同意停戰的選舉人。
但在3年前美國可不是這麼對待澤連斯基的,也不是這麼和澤連斯基說的,那個時候到處徵兵拿著歐美支援的武器去和俄軍廝殺的澤連斯基,是被美國捧為英雄的。
3年前的美國在輿論上把澤連斯基捧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翻翻看以前的新聞就知道有多離譜了.
2022年俄烏戰爭剛爆發的時候,澤連斯基在美國國會發表講話時多次被掌聲打斷,美國所有議員都為澤連斯基熱烈鼓掌,一名共和黨的議員僅僅是因為鼓掌不夠真誠熱烈,就遭到了其他美國政客的輪番批判。

而3年後的今天,澤連斯基像塊破抹布一樣被特朗普丟掉,因為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
為什麼烏克蘭和歐洲被美國這麼無視?
前西德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曾經在自己的回憶錄裡,回憶過自己1975年訪問中國時和偉人的一番談話。

為什麼美國選擇放棄了烏克蘭,單獨和俄羅斯媾和?
因為美國沒有那個能力保衛烏克蘭,此事早就在施密特回憶錄裡提起過。

歐洲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仰人鼻息是下策。歐洲太弱太散太危險,所以歐洲應該臥薪嚐膽立刻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從1975年到現在,已經整整50年過去了,我們看到了什麼?
我們看到了這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在拼命。
美國老百姓日常打三份工,還要賣血還信用卡,上個學都要背上7%的高息貸款。俄羅斯的老百姓去填線,中國的老百姓996。
反倒是最危險,本應該最努力的歐洲,躺吃福利工時最短武備廢弛,不想幹活也不想打仗,啥都不想幹。
就這樣的歐洲,裡面一個叫烏克蘭的國家居然還連年挑事,天天向俄羅斯挑釁。
這樣的國家,最後被俄美聯手端上桌放進盤子,那不是很正常麼。
哭啥哭,最後的結局是美國只要了一半的礦產資源,不是還留了一半給烏克蘭人民麼,俄羅斯也只是要了一小半的土地而已,兩國都沒打算把烏克蘭吃乾淨,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至於什麼不同意不滿意,幻想自己也可以上桌談談條件,那純屬幻想。
弱國無外交,自己站門口等通知就行了。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國債1.6%/存款1.5%/保險2.5%/房租1.7%),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6%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