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在國會的首次演講,第一時間整理出了他的主要演講內容,分享給大家。
這場演講的開始時間是北京時間3月5日上午10時10分,美東時間是晚上的11點10分,跟北京有13個小時時差。
由於美國有多個時區,東部時間晚上11點相當於中部時間晚上10點、山地時間晚上9點、太平洋時間晚上8點。這種安排使全美各地的觀眾都能在相對方便的時間收看演講。
這次演講不是傳統的國情諮文——新總統上任第一年一般不發表,因為時間太短。這次是眾議院議長約翰遜在1月25日向特朗普發出的邀請,請他分享“美國優先”的願景。於是,入主白宮43天后,特朗普帶著主題“重振美國夢”(The Renewal of the American Dream),用1小時40分鐘重新整理了總統首次國會演講的最長紀錄,打破了克林頓創下的紀錄。2000年1月,克林頓發表了1小時28分鐘的國情諮文演講。

特朗普一上來就放出豪言:“美國回來了!我們在43天內乾的活,比大多數政府四五年甚至八年的還多!”
共和黨人齊喊“美國!美國!”聲勢浩大,像NBA場上的啦啦隊。
佐治亞州眾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戴著紅色MAGA帽,上書“特朗普對一切都說對了”。
可民主黨那邊不買賬,新墨西哥州議員梅拉妮·斯坦斯伯裡舉牌抗議“這不正常”,得州共和黨人蘭斯·古登直接搶了牌子扔地上。噓聲嘲笑此起彼伏,議長約翰遜敲槌喊“禮儀”,還讓警衛帶走了得州民主黨議員艾爾·格林。
這個會議開得不夠嚴肅,居然有人鬧場,不要學習它。大洋彼岸差不多在同一時間,也有另一場重要會議,其嚴肅認真,值得美國國會好好學習。

演講90%聚焦國內,特朗普列出了四大主題:施政成就、經濟政策、邊境安全和全球和平。
他得意地數起了“勝利”——把墨西哥灣改叫美國灣、英語定為官方語言、宣佈只有兩種性別、全面取消DEI(多元化公平包容)政策。還提到簽署100多項行政令、400多項行政行動,“恢復常識”。“人民選我幹這個,我幹得漂亮!”他說。
減稅是重頭戲,承諾對小費、加班費和老年人社保福利免稅,“緩解通脹壓力”。他還推出“金卡”計劃——500萬美元換永久居留權,直通公民身份,取代EB-5簽證,不用國會點頭就能上馬。關稅也來了,4月2日生效(特意避開愚人節),瞄準中國、歐盟、印度等,“他們對我們收高關稅,憑啥我們不收?”
特朗普再推邊境安全資金,要建“金色穹頂”導彈防禦盾,“全美製造,里根想幹沒幹成的,現在技術有了!”還宣佈抓獲阿富汗撤軍恐襲主謀,“正押來美國受審”。
現場有兩個催淚亮點——13歲腦癌患兒DJ·丹尼爾斯被封為特勤局榮譽特工,六年抗癌路感動全場(民主黨人卻不起立);學霸Jason Hartley,GPA 4.46,六項校隊運動員,父親是殉職警察,被西點軍校錄取,全場沸騰。

對外政策放在最後10分鐘,烏克蘭和俄羅斯是焦點。
特朗普透露,當天早些時候收到澤連斯基的信,“烏克蘭準備在我的領導下談判,籤礦產和安全協議,實現持久和平。”他還說:“我們跟俄羅斯認真談了,他們也放出強烈和平訊號。是時候停下這場瘋狂了。”但他沒承諾下一步談判,只強調和平重要性,全場鼓掌。
他再次威脅收回巴拿馬運河實際控制權(巴拿馬已拒絕),覬覦格陵蘭島,“我們會保護你們,讓你們富起來!”還喊出與馬斯克合作,把美國旗插上火星。
全程幾乎沒提中國,只在關稅時順帶點名。
特朗普特別感謝了埃隆·馬斯克和他的政府效率部。馬斯克西裝革履亮相,拋棄MAGA帽,共和黨人起立歡呼,民主黨人坐著不動。特朗普調侃:“這邊(民主黨)也該謝他,只是嘴上不承認。”他還承諾與馬斯克探索星際旅行。

特朗普感嘆民主黨不鼓掌,“我說了五次國會演講,沒一次能讓他們高興,太遺憾。”但他仍呼籲合作:“今晚為啥不一起慶祝美國的勝利?讓我們攜手讓美國再次偉大!”
但是,當他重複“150歲老人領社保”的老梗時依然被噓。
散場前,副總統萬斯跟約翰遜嘀咕:“90分鐘咋熬過來的?”約翰遜笑答:“拜登那次才難熬,純競選演講。”特朗普演講時,兩人在他的身後,因為分別代表參議院和眾議院。萬斯還兼著參議院議長。他們倆忘了這時麥克風還沒關,於是嘀咕的內容都被媒體聽到了。
昨天,特朗普放話稱今天會有大事要宣佈,很多人以為要宣佈退出北約,結果並沒有。
1小時40分鐘,特朗普畫了個大餅——從減稅到火星,從和平到導彈盾。可“金卡”真能落地?關稅戰會打贏?烏克蘭和談有戲嗎?
2020年2月,他也站在這講“經濟史上最佳”,結果疫情來了。這次,他又信心滿滿。在他的重返白宮43天,世界已經被他搞得天翻地覆。他的信心,會不會是很多人的噩夢?
且走且看吧。
1小時40分鐘,破紀錄的演講——
📌
90%聚焦國內
:減稅、移民新政“金卡”、貿易戰升級、邊境安全……他的政策真能落地?
📌
國際局勢新變數
:烏克蘭願談判,俄羅斯釋放和平訊號,美國要“收回”巴拿馬運河,還想買格陵蘭?
📌
馬斯克站臺
,民主黨冷臉,黨爭對立加劇,“團結”成了奢望?
他高喊“美國回來了”,但真相是“混亂如影隨形”。這次的信心,是奇蹟前兆,還是災難前奏?
👉 完整解析+深度點評,掃碼加入知識星球,獲取第一手洞察!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