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高鐵迎重要進展;橫琴口岸單日車流再創新高丨科技早新聞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5月1日,山西運城鹽湖色彩絢麗,彷彿大自然的調色盤。(來源:視覺中國)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4月30日,中國空間站第八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隨神舟十九號飛船順利返回地球。本次返回的科學實驗樣品涉及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空間新技術等領域的25項實驗專案,總重量約37.25公斤。>>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5月1日,昌九高鐵揚子洲贛江公鐵大橋最後一節鋼樑順利吊裝完成。該橋控制性工程西支主橋鋼樑已全部吊裝完成,預計本月中旬合龍。昌九高鐵全長137.7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來源:科技日報)
攝影:宋昱
5月1日,雙江口水電站庫區完成首次蓄水,標誌著電站向投產邁出重要一步。雙江口水電站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77億千瓦時。(來源:央視新聞)
5月1日,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專案工程總裝工作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啟動。該工程總裝工作現場裝配的部件數以萬計,總重高達6000噸。(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來源:聚變新能(安徽)有限公司
5月1日,針對網傳“五一前大量放票”,鐵路12306科創中心相關負責同志回應,4月29日、30日,鐵路12306日發售車票1900萬張左右,售票量保持平穩,沒有出現明顯波動,系統執行正常。(來源:科技日報)
據珠海邊檢總站橫琴邊檢站統計,4月30日,橫琴口岸單日車流首次超10000輛次,創橫琴口岸成立以來最高單日車流紀錄,這也是今年以來第7次突破歷史新高。(來源:央視新聞)
近日,研究團隊在桂林市靈川縣大境瑤族鄉發現一隻雌性黃腹角雉正在巢中孵卵。4月30日,4只黃腹角雉雛鳥成功孵出。黃腹角雉被譽為“鳥中的大熊貓”,是我國特有雉類,也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來源:央視新聞)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全國重點實驗室李一博教授團隊新發現一種讓水稻“不怕熱”的關鍵基因,並解析了其調控水稻耐高溫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4月30日發表在《細胞》。(來源:新華社)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聯邦法官當地時間4月30日裁定,蘋果公司違反了此前的一項法院命令,必須進行整改以更好地促進市場競爭。該法院命令要求蘋果開放應用商店,允許使用者採用外部支付方式。(來源:央視新聞)
日本媒體4月30日報道,在大米價格連創新高的背景下,日本多地近期頻現“大米盜賊”,給水稻種植戶造成經濟損失。2024年夏季以來,受極端高溫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響,日本大米價格持續上漲。(來源:新華社)

Hot News
熱點推薦
前不久,“打鳥”引發關注,不少人紛紛尋覓“打鳥”好去處。這裡所說的“打鳥”是指用相機鏡頭拍攝記錄鳥類。“五一”小長假,如何尋找拍鳥勝地?用相機“打鳥”有哪些技巧?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王程玥


稽核:朱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