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黃龍風景名勝區的鈣化池清澈通透,宛若翡翠寶石。(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我國科學家牽頭構建出多星組網地表太陽輻射高精度監測系統。該系統相當於給地球表面裝上了“陽光掃描器”,可精確監測近全球尺度的地表太陽輻射變化。相關成果發表於《創新》雜誌。(來源:科技日報)
3月31日,首批銳翔RX1E-A電動固定翼飛機正式交付,這是中國唯一取得型號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可開展商業化運營的電動固定翼飛機。(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片來源: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
4月1日傍晚日落後至月落前,將迎來本年度最大的一彎蛾眉月。當日、地、月三者連線的夾角為45度時,月相就是蛾眉月。這次蛾眉月是本年度離地球最近的一次,其視直徑比最小蛾眉月大10%以上。(來源:新華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周宗權研究組,基於團隊原創的無噪聲光子回波(NLPE)方案,將可整合量子儲存器的儲存時間從10微秒級提升至毫秒級,同時成功突破了傳統光纖延遲線的效率。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科學進展》。(來源:科技日報)
3月31日,全球首款每月僅需注射一次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藥——多奈單抗注射液,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暨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成功開出全國首方,5名患者同期接受了該藥治療。(來源:科技日報)

當地時間3月31日,日本政府方面公佈的最新估算資料顯示,如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發生,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可能超過292萬億日元,至多或導致29.8萬人死亡。據悉,日本氣象廳及地震相關專家等方面認為,自靜岡縣到南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在未來有發生特大地震的風險,並持續在關注和評估相關資料。(來源:央視新聞)
一項最新國際研究表明,在人類抵達紐西蘭之前,一種獨特的象海豹族群已在當地繁衍生息,並廣泛分佈於紐西蘭全境。相關論文發表於《全球變化生物學》。(來源:新華社)
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地震。7.9級地震是怎麼判定的?為什麼緬甸此次地震破壞力這麼大?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宋慈
稽核:張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