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蒼巴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蘋果公司被罰款1.5億歐元丨科技早新聞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3月31日,在杭州西湖龍井茶園,茶農穿梭在翠綠的茶園中,採摘鮮嫩茶葉。(來源:視覺中國)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4月1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網際網路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4月1日,四川蒼溪至巴中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通車後,從蒼溪至巴中行駛時間將從原來的約2.5小時縮短至約50分鐘。(來源:新華社)
4月1日,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在洋山港尚東碼頭為“中海環球 CSCL GLOBE”輪開展1300噸船舶燃油加註作業,並開出了全國首張船舶電子燃料交付單(eBDN),標誌著上海港成功實現全流程數字船燃加註服務。>>更多詳情(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1日,穗莞跨城低空物流航線啟動,搭載了跨境電商貨品的無人機從廣州黃埔綜合保稅區順利起飛,10分鐘後,落地東莞水鄉河西數字產業區,標誌著全國首條跨境電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線試飛圓滿完成。(來源:科技日報)
穗莞跨城低空物流航線啟動。圖片來源:廣州開發區
法國競爭管理局3月31日宣佈對美國蘋果公司處以1.5億歐元罰款,原因是該公司濫用其在裝置定向廣告中的主導地位。(來源:新華社)
以色列巴爾伊蘭大學3月31日釋出公報稱,該校研究團隊聯合多所高校,研發出一套基於人工智慧的預測模型,可高精度預判雷擊可能引發野火的時間和地點,整體準確率超過90%。相關研究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來源:新華社)
我國科研人員對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的龍潭遺址進行綜合研究,首次在東亞地區發現尼安德特人特有的石器技術。這意味著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擴散到我國西南地區。相關成果4月1日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來源:科技日報)
龍潭遺址基納技術石製品。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
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四名跨界宇航員駕駛搭乘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龍”飛船,開啟人類首次直接飛越地球兩極的太空之旅。>>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蘭州大學牛一斐教授團隊在核物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揭示了原子核電磁輻射譜中低能增強現象的產生機制,破解了困擾學界20餘年的科學謎題。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來源:科技日報)
4月1日12時開始,黃河寧夏段以下水域進入為期四個月的休禁漁期,這標誌著黃河全域進入休禁漁期。(來源:央視新聞)

Hot News
熱點推薦
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地震,雲南也有震感,不少雲南市民收到地震預警。根據預警時間,身處室內的居民怎麼避險?地震來臨時,要注意哪些主要危險來源?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劉義陽


稽核:朱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