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日,安徽省安慶市天堂湖,工作人員駕駛船隻在湖面上進行日常巡查。(來源:視覺中國)
28日,全球首艘高速可潛無人艇“藍鯨號”下水。“藍鯨號”水面航速高達30—40節,水面續航可達數百公里,可實現數十米深的下潛和水下航行,能在水下靜態懸浮一個多月,隨時響應突發任務。>>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來源:珠海雲洲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8日舉行的國家能源局新聞釋出會上介紹,我國日前決定核准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福建霞浦壓水堆1、2號機組、山東海陽三期工程、廣東臺山二期工程、廣西防城港三期工程等5個核電專案。(來源:新華社)
據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28日訊息,該所科研團隊成功研發腦機介面柔性微電極植入機器人——CyberSense。這臺機器人能像縫紉機穿針引線一樣,將比頭髮絲還細的柔性電極精準植入動物大腦,為腦機介面與腦科學研究提供關鍵支撐。>>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28日,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H1509)順利實現塢內起浮,從結構和舾裝建造的“上半場”全面轉入內裝和系統完工除錯階段。>>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來源:中國船舶集團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27日訊息,調查團隊在西南岩溶國家公園建立區開展綜合科學考察過程中,發現一洞穴魚類新物種——長鬚原花鰍。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標準,其瀕危等級初步評估為“瀕危”。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生物鑰匙》。(來源:新華社)

圖為實驗室內拍攝的雌性長鬚原花鰍。周佳俊 攝
28日,我國首個利用電廠溫排水進行海水淡化的專案在山東煙臺投產。專案建成後每年可提供1.08億噸的淡水資源,有效緩解當地淡水資源的緊張。(來源:央視新聞)
4月30日9至11時,將迎來本年度首個“蛇年蛇月蛇日蛇時”。今年共會出現3次“蛇年蛇月蛇日蛇時”,分別在4月30日、5月12日和5月24日的9時至11時。這一有趣現象是基於我國傳統干支和生肖紀法標記年、月、日、時而形成。(來源:新華社)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西冊田村新發現一處重要的北魏遺址。該遺址分佈面積約4萬平方米,遺址文化層包含物豐富,可辨識的器型主要有陶壺、陶罐、陶盆及少量的建築構件等。(來源:央視新聞)
28日,京杭運河泗陽桃源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這座全長1060米、主跨385米的混合梁斜拉橋,是江蘇省最大跨徑的混合梁斜拉橋,被譽為“千里運河第一跨”。(來源:科技日報)

4月28日,京杭運河泗陽桃源大橋通車後,航拍泗陽市民驅車駛過大橋過運河。高鑫 攝
以色列一項新研究發現,細菌內部存在一個“隱秘控制中心”,能調控其致病能力。瞭解這一機制或有助找到對抗細菌性傳染病的新方法。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來源:新華社)
在我國,過敏性疾病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之勢。其中,兒童青少年過敏性疾病患病率也逐年增加。那麼,兒童過敏與成人過敏症狀有何不同?兒童長期服用抗過敏藥物有啥副作用?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王程玥
稽核:張爽
